以倭代华 文化入侵的一些问题
以倭代华的文化入侵的思路是这样的。他最开始从 倭国弄来的各种文化符号,他不说是倭国的,而是说是唐朝宋朝的文化,说倭国是冰箱,完美还原了唐朝宋朝的文化,再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再说倭国文化比现在的中国的文化更正统,中国人要找寻祖宗文化必须到去倭国。中国人必须认倭国为祖宗国。通过这个狸猫换太子绕一圈,倭国就把中国文化正统给篡夺了,把真正的中国文化正统给替换,消灭了。
这个逻辑链条第一个要打破的就是 倭国文化冰箱 论。倭国的确吸收了一些中国元素,但是他是以这些中国元素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做了大量的修改,并不是非常严格得一点不改变来自中国的文化元素。就像倭国的文字吸收了中文,但是他是用中文拼写倭文,倭文并不是中文。他们维修自己古代建筑都是混领土电梯直接上,修旧变新 何况是来自外国的事物。不可能不大变样。而且倭国人自己独立的文化生活赋予一些事物自己的文化意向,所以 一些东西,特别是中国本身并不关注的事物,就算最原处是来自中国,但经过倭国盘弄上千年,也不可能保持原初。比如樱花就和倭国的武士道文化相互绑定,樱花的意涵,就不只是一种来自喜马拉雅的植物了。(中国古代基本没有樱花文化,中国古代的花文化主要就是 桃花,梨花,梅花,荷花,兰花,菊花,牡丹,杜鹃花,等)
还有一个逻辑要打破的是 因为倭国的文化有一丝像中国古代某个朝代的东西。所以我们还原古代的文化,就要到倭国去。这也是谬论。因为中国有大量古代的文物,雕塑,墓葬,图画,历史传承的文字可以参考,有这个真爸爸不去参考,去参考一个野爹?这就是很扯。就像我们要还原宋朝的服饰,大可以参考各种画像和出土文物,而不是照着 和服 去臆想。
第三需要澄清的逻辑是 文化是活的传承,随着技术和人民生活习惯的发展变化,表现形式出现一些演化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并不是越古老的方式就越高级越高等,就可以鄙视演化后的方式。比如茶文化,因为茶叶通过发酵工艺,现在直接冲泡就可以饮用,大大扩展了茶叶的适用范围。这就不一定要墨守成规,和宋朝一样一定打茶粉,要点茶,搞这些冗长的程序。当然你一定要体会宋朝那样的饮茶方式,或者模仿 倭国的某种饮茶方式,也没啥。但是不要以此鄙视发展到现在的茶叶冲泡的饮用方式。高雅毕竟本质上是论心态的,而不是论形式。真高士心态,或行或止,都可以风雅。
另外 同一个事物,在中国人民历史中产生了演变,和在倭国民众历史生活也产生了演变,同是演变,作为中国人自然要继承当下中国诸祖先的历史而产生的演变,而不是跑去继承倭国祖宗历史产生的演变。除非你真想背祖叛宗,就不要拜错祖宗牌位。
第四,瞒天过海。有一些人引入倭国的文化元素,不说是倭国的风格,而说是唐宋风格,以混淆视听,这种不诚实,对一些鉴别能力不强的民众也是很有迷惑性。比如建筑中的堂破风,金螭吻,倭式灯笼,等等。这些也需要观众丰富知识,增强鉴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