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还是要看专业,名气强弱都只是感觉而已,只有专业才能当自己的饭来吃

【本文来自《高校怎么大三分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tigeryao
  • 感觉到过去的上海工业大学也不算名校啊,徐大院长居然是这个学校的永远校长

中国解放后是伴随着重工业化而学习欧洲大陆与苏联的专业学院制,高等学校在1952年进行了大拆并与新建,所以这时大学是不是名校就并不是很重要了,大学就只有隶属关系区别并没有强弱,强弱嘛都是上级给与的,即使到了现在原来较弱的部属院校移交给了地方,但还是有很多专业是有行业看点的是世界级的。大学还是要看专业,名气强弱都只是感觉而已,只有专业才能当自己的饭来吃。

上工大在上海是伴随着上海建国后的重工业化的,原稍强点的冶金机械等也只是给上海的具体产业配套的,同时与之配套干活的专业学校是各种高等专科学校与原先的部属工科大学的上海本地职工分校,其中后来合并出来的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这类学校国内排名不高但是在上海本地企事业单位中还是竞争优势的。那些老专业虽然外地某些院校排名较高,但是上海就业市场上他们并没有什么优势,毕竟真正顶尖者在哪都能有位置,而平凡者则是大多数,而平时干的活都是重复性的劳动,所以本地院校占了点地缘人缘上的优势。上海大学在本地其实也不怎么样的(上海的部属院校才是主打),只是外地生源占比少,弄得在外地好像挺强似的,而在本地原先就上海考生的一本保底志愿,后来上海的一本学校增加了就熬成了婆。

钱伟长校长是做数学的,在30岁前就成名了,搞数学的30之后其实很难有什么成就的,他回国后就鲜有了。只是到了80年代有一帮子人去搞了应用,比如王选院士去做了激光照排,钱也要花钱来折腾,邓公不让他折腾就来做上工大的终生校长了。其实上工大是上海市属高校,钱是来挂名的可用来拉关系,而学校管理都是常务副校长的活,学校的机器人博士点就是钱他拉来的,与中科院系统的合作研究关系也是他拉来的,这也是平常大学很在乎院士的作用点。

上海大学虽然排名比本地某些部属工科院校要高,但却是靠堆专业点数量拉起来的,即使是某些较强的学科也是如此,而且同国内很多大学一样其实验室管理都是一塌糊涂,有很多完全隐患也被周边居民投诉过,是靠着关系才平息。其专业点铺的太多,想来也是没钱来做应该做的,设备维护及周期性计量也不去做,那出来的结果还能看吗?在十几年前我刚回国用他们的设备时就开喷过他们实验室就是个残次品。盲目追求排名,堆的点堆太多,而故缺钱缺人,就懈怠管理,始终是高校类研究所的硬伤。管理都是有成本的,同公司的实验室相比较,这类高校的实验室就是手搓品,那搓出来的数据能相信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