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确定,这笔费用网约车司机可以名正言顺的收了!
最近,关于网约车跨城单空返费的问题引起了不少舆论的关注,“跨城费到底能不能收?该不该收?”成为争论的焦点。
出现司机和乘客的“跨城费之争”,是由于司机在执行长途订单时需要跨越两个或多个城市,导致行驶距离变长,司机回程时空驶和油费、高速费等成本增加,如果乘客拒绝承担交通费用,司机很可能白跑一趟,甚至赔钱,所以增加的成本又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跨城费争议的焦点在于这笔费用该不该出,该由谁出。目前在大多数平台当中,都没有对这笔费用做出明确规定,属于名不正言不顺的地位,因此大部分平台不会把多余的成本增加为司机的收入。
在乘客端看来,上车之前已经在线上定好了价格,有的甚至还是一口价订单,上车了却通知要加钱,加钱的标准也全凭司机的一家之言,违背了明码标价原则,容易引发纠纷,因为跨城费导致司乘纠纷的案例也并不在少数。
好消息是,有一家平台明确了跨城费用的标准。根据曹操出行发布跨城费规则说明,订单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级市内,且总里程超过规定公里数时,会加收跨城费,并且全额给到司机,以弥补司机空驶返程费用。
广州11月9日起开始执行跨城费的收费标准。当广州司机到佛山、东莞、深圳3个城市目的地时,就可以加收跨城费用。跨城费用从20公里起步,最低为10元,最高为50元。
南京于11月14日开始执行执行跨城费的收费标准,目的地为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杭州时,跨城费用从10公里起步,最低8元,最高35元。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不允许司机额外添加双倍路桥费、高速费,否则就按照违规收费处理。
依照国家发改委和物价局的有关规定,规定为出租车单程运营15公里以上,另行收取50%空驶费,这是许多城市出租车行业的通行做法。网约车司乘之间的矛盾,正是因为平台的计费标准没有适应更多运营场景和情形的覆盖,将部分网约车运营成本交由司乘之间来协商,缺乏统一标准,缺乏规则约束。
将跨城费、空返费纳入网约车平台的计费收费账单,即由平台经协商制定收费办法与标准,让系统来具体执行,或许是比较理想的办法。
从长远看,网约车的服务收费应实现“一费制”,即提供网约车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特殊补贴等,都由平台综合各种因素来生成费用账单,把收费交给规则、标准和算法,从而有效规避争议。
曹操出行规定的跨城费收费细则,虽然目前只涉及部分区域,且设置了封顶金额,但明确不同里程之间的标准,规则合理清晰,在一定程度上同时保障了司机和乘客的权益,让这笔费用摆脱了“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地位,也意味着部分网约车平台正在完善运营收费服务机制,这对减少甚至消除司乘之间不必要的纠纷,意义重大,这样的规则也值得其他网约车平台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