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到目前为止,已经分化出了两个派别

【本文来自《奇瑞10月销量首破20万辆,但新能源车尚待发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新能源车到目前为止,已经分化出了两个派别,一个派别仍认为汽车就是一个交通工具,是供人驾驶的,另一个派别认为新能源车是个智能化的平台,就象美国电影里的汽车超人,本身就有感知、决策、执行能力,用机器人的模式来做车。

        前者包括现在的业界第一比亚迪,其它由油车转向而来的奇瑞、长安等基本上都是这个想法,比亚迪的王传福就明言智能驾驶是忽悠,结果就是其销冠宋PLUS连个车道居中保持都做不好,智能驾和智能座舱真的也就平均水平甚至中下!奇瑞的机械素质在国内应该是顶尖的,但在新能源及智能驾驶甚至三电都才起步;后者以华为为代表,特斯拉显然也属同一阵营,维小理中除了理想,也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但实力就差远了,他们觉得汽车应该是一个智能机器人,技术超前,已经将所有的对手甩开了几个身位。

       太超前的东西开始的时候投入是巨量的,对能力水平的要求也是高超的,而市场是艰难的,这考验的是企业家眼界、魄力、企业实力,当下的世界上也就任老爷子和马斯克两人是知音了吧,但从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浪潮,智能化来看,无疑,华为的理念代表着发展的方向。门槛太高,实力不足的厂家就不说了,老老实实向华为靠拢吧,重点是比亚迪等几个实力的大厂要思考了,犹其是王传福要好好想想了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9
最热 最早 最新

  • 跑跑小霸王 以公正的,理智的,务实的态度观察。
    其实就是一个派系,就是智能化派系,稍微有点工业发展知识的人都能认识到。那几个你认为的什么车子供人开的派系,压根就是自己现在做不到,所以现在就鼓吹智能驾驶无用论。如果他们搞出来就立马会说真香的了。现在在智能驾驶这块,只有华为走的最远的了。其他厂商在技术能力和资源投入上都有短板。所以只能在局部使力。特斯拉也不例外。
  • 家庭用车价格区间就是10-15w
    叫什么名字无所谓的
  • 华为想造车,他不做自动驾驶做什么?有什么优势?比亚迪是造车的,自动驾驶太难搞,就先把车造好。这都是很自然,很合理的事情。华为是想用别人家的车把自己的自动驾驶搞起来,把鸿蒙生态建立起来。
  • 忍不住出声 作者
          比亚迪最牛逼的U8,在机械电器上往极致里推,但并没有注入“灵魂”,但华为的M7却在让车子“觉醒”,这有本质的区别,自动驾驶当然目前不具备条件,但这是方向性的问题,正如油车向电车的方向性转,而电车也在由交通工具向智能化方向转。比亚迪凭借三电上的突破占据了电车的领先地位,但当智能化来临时,比亚迪又何偿不是和今天的油车们一样,在拼命地拒绝向他不擅长的智能化转,余承东的话说得很直白:“有业界大佬说智能驾驶是瞎忽悠、胡扯,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对行业不了解;一个是他故意这么说的,因为他这方面能力还没做好,故意打击一下行业。”这就几乎是在指着鼻子了:这位业界大佬不是无知就是无能!
        智能化从L1\L2\L3\L4一路升级,现在比亚迪连L2都达不到,有迪粉说比亚迪弄了9年!不要说宋PLUS是比亚迪的落后车型,最新的冠军版才出了几个月,是销冠,是代表!华为现在也没有说他们马上就要做L4,现在条件可能还不具备,连L3都没提,很多人将最新的M7称为L2.99,但方向是明确的,是一在一步一步地向目标前进。
    还是科研进度问题,等到做得差不多了,王船夫也得出来力推自动驾驶。现在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道路智能化➕车路协同,肯定能自动。那么,没有道路,只靠汽车,能不能自动?
    。。如果不能,那么车厂老板就比较正确。
  • 全部楼层
    自思自立
    汽车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交通工具,而不是所谓的补觉、洗漱餐饮等等娱乐性的功能。
    这个观点实际上是臆想出来的噱头,不存在的。说曾经有包火车卧铺列车开会议的,这个区别有三,一是火车和汽车的区别,二是正经会议和借会议为由去外地旅游的区别,三过去火车速度慢和现在速度快,导致网络的稳定度的区别。
    任何移动中办公或者会议或娱乐,都是一时性起的冲动,或者装逼。在90年代曾跟着领导去考察开发区,那开发区干部在车上就打开笔记本电脑(那时候笔记本电脑可是稀罕物呀)准备放开发区的视频,被开发区的接待领导制止了,“在不断晃动的情况下,你让谁看这个视频?就差那么半小时吗?”所谓的智能驾驶,只是少了一个司机而已。
    曾经有段时间很幻想开着奔宝去泡妞,然后去某个地方来个车震。后来冷静下来,发现这种行为实在并不可能是很享受的,可能有点刺激,但也只能是偶尔为之而已。
    智能驾驶对于需要长期加班或者高强度工作的人来说,估计还是有用的,毕竟下班后可能比较累了,智能驾驶就起作用了,但肯定不是因为娱乐舒适。
    智能化功能,大冰箱、大彩电只能说是现在造车者宣传的噱头,锦上添花吧。
    车震还要幻想?你想的也太对了。
  • 忍不住出声 良心被狗吃了一半,还剩一半 作者
          比亚迪最牛逼的U8,在机械电器上往极致里推,但并没有注入“灵魂”,但华为的M7却在让车子“觉醒”,这有本质的区别,自动驾驶当然目前不具备条件,但这是方向性的问题,正如油车向电车的方向性转,而电车也在由交通工具向智能化方向转。比亚迪凭借三电上的突破占据了电车的领先地位,但当智能化来临时,比亚迪又何偿不是和今天的油车们一样,在拼命地拒绝向他不擅长的智能化转,余承东的话说得很直白:“有业界大佬说智能驾驶是瞎忽悠、胡扯,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对行业不了解;一个是他故意这么说的,因为他这方面能力还没做好,故意打击一下行业。”这就几乎是在指着鼻子了:这位业界大佬不是无知就是无能!
        智能化从L1\L2\L3\L4一路升级,现在比亚迪连L2都达不到,有迪粉说比亚迪弄了9年!不要说宋PLUS是比亚迪的落后车型,最新的冠军版才出了几个月,是销冠,是代表!华为现在也没有说他们马上就要做L4,现在条件可能还不具备,连L3都没提,很多人将最新的M7称为L2.99,但方向是明确的,是一在一步一步地向目标前进。
  • 我觉得应该是两条路线的竞争吧。传统车企走的是先车后智的路线,发挥自己的优势。新势力和华为是车智同步的路线,其实也是在发挥自身的优势。现在竞争的下半场已经开始了,传统车企也在开始转向智能化。后面就看市场的接受程度了。
  • 忍不住出声 良心被狗吃了一半,还剩一半 作者
    这些为比亚迪鼓吹的人完全是文不对题,我吐槽比亚迪的主要有两点:
    1、新近上市的比亚迪销售冠军宋系列达不到其标称的L2辅助驾驶级别,在高速上不能车道居中保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王传福认为智能驾驶是扯蛋,是忽悠,在人工智能爆发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浪潮下,这种认知并用以指导企业的发展,用余承东的话来回应他吧:“有业界大佬说智能驾驶是瞎忽悠、胡扯,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对行业不了解;一个是他故意这么说的,因为他这方面能力还没做好,故意打击一下行业。”
  • 漢蓦
    将来电动车进入自动驾驶时代,那既不是交通工具,也不是智能平台,而是个移动的生活或办公空间,你可以在车上补觉、洗漱、餐饮、娱乐、学习、处理,甚至是打麻将,为什么只能坐汽车,可以躺、可以站,还可以健身嘛!所以,将来的交通不再是等待和期盼,而是最舒适的送达,或是快乐的空间平移。
    曾经有的会议是这样开的,包一节跨省的长途卧铺列车,上车前准备好所有会议材料,在车上讲话、分组、讨论、反馈、结论等日程全部完成,来宾下车就是旅游,工作人员在当地完成会后事项,等回程时把会议总结和安排发给大家,一切皆大欢喜。
    你看将来的自动驾驶电动车能不能实现这些功能?
    汽车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交通工具,而不是所谓的补觉、洗漱餐饮等等娱乐性的功能。
    这个观点实际上是臆想出来的噱头,不存在的。说曾经有包火车卧铺列车开会议的,这个区别有三,一是火车和汽车的区别,二是正经会议和借会议为由去外地旅游的区别,三过去火车速度慢和现在速度快,导致网络的稳定度的区别。
    任何移动中办公或者会议或娱乐,都是一时性起的冲动,或者装逼。在90年代曾跟着领导去考察开发区,那开发区干部在车上就打开笔记本电脑(那时候笔记本电脑可是稀罕物呀)准备放开发区的视频,被开发区的接待领导制止了,“在不断晃动的情况下,你让谁看这个视频?就差那么半小时吗?”所谓的智能驾驶,只是少了一个司机而已。
    曾经有段时间很幻想开着奔宝去泡妞,然后去某个地方来个车震。后来冷静下来,发现这种行为实在并不可能是很享受的,可能有点刺激,但也只能是偶尔为之而已。
    智能驾驶对于需要长期加班或者高强度工作的人来说,估计还是有用的,毕竟下班后可能比较累了,智能驾驶就起作用了,但肯定不是因为娱乐舒适。
    智能化功能,大冰箱、大彩电只能说是现在造车者宣传的噱头,锦上添花吧。
  • 科技观察者 以普通用户视角看待科技发展
    全部楼层
    忍不住出声 作者
          你是领比亚迪工资的吗?你这是吃着比亚迪的饭回头砸比亚迪的锅吧,14年就研发智驾,到现在23年,这是9年了吧,9年了,L2都没过关,你这是在骂比亚迪无能还是王传福不重视,在他的这个错误的战略指导下的产物?比亚迪宋是冠军车型,才完成了产品换代,哪怕是最新款的宋PLUSDMI,才出厂几个月的冠军版L2都做不到,这是铁的事实!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比亚迪车主,就是个路人甲,开着比亚迪的车,感受到了他在智驾这块根本达到不他所标称的L2级别,并且升级遥遥无期才忍不住出声,不是哪家的水军,作为一个客户,对产品不满意,甚至虚标L2,我还不能提意见了?这是比亚迪给你们下的文案让你们这样对待客户的吗?还是你自作聪明?最好去问问比亚迪的公关,这是不是他们的意思。
    你一个不超过20万的车,你想智驾?而且目前25万以内都没有上实车落地,就连华为自己的车智驾还没真正落地,你自己就开喷。比亚迪主要是要先在三电 架构 电池上先革新,现在你已经看到了,比亚迪基本上完成了所有各个细分领域的研发,下一步就是加速智驾,你吹的那个呢,除了智驾还有啥?
  • 科技观察者 以普通用户视角看待科技发展
    全部楼层
    忍不住出声 作者
          你是领比亚迪工资的吗?你这是吃着比亚迪的饭回头砸比亚迪的锅吧,14年就研发智驾,到现在23年,这是9年了吧,9年了,L2都没过关,你这是在骂比亚迪无能还是王传福不重视,在他的这个错误的战略指导下的产物?比亚迪宋是冠军车型,才完成了产品换代,哪怕是最新款的宋PLUSDMI,才出厂几个月的冠军版L2都做不到,这是铁的事实!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比亚迪车主,就是个路人甲,开着比亚迪的车,感受到了他在智驾这块根本达到不他所标称的L2级别,并且升级遥遥无期才忍不住出声,不是哪家的水军,作为一个客户,对产品不满意,甚至虚标L2,我还不能提意见了?这是比亚迪给你们下的文案让你们这样对待客户的吗?还是你自作聪明?最好去问问比亚迪的公关,这是不是他们的意思。
    哈哈,你这个水平建议以后好好想想
  • 科技观察者 以普通用户视角看待科技发展
    全部楼层
    忍不住出声 作者
          你是领比亚迪工资的吗?你这是吃着比亚迪的饭回头砸比亚迪的锅吧,14年就研发智驾,到现在23年,这是9年了吧,9年了,L2都没过关,你这是在骂比亚迪无能还是王传福不重视,在他的这个错误的战略指导下的产物?比亚迪宋是冠军车型,才完成了产品换代,哪怕是最新款的宋PLUSDMI,才出厂几个月的冠军版L2都做不到,这是铁的事实!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比亚迪车主,就是个路人甲,开着比亚迪的车,感受到了他在智驾这块根本达到不他所标称的L2级别,并且升级遥遥无期才忍不住出声,不是哪家的水军,作为一个客户,对产品不满意,甚至虚标L2,我还不能提意见了?这是比亚迪给你们下的文案让你们这样对待客户的吗?还是你自作聪明?最好去问问比亚迪的公关,这是不是他们的意思。
    你好好看看 14年是和百度合作 但是百度的方案比较激进,可以说中国自动驾驶的开端就是百度,虽然你可以说百度不好,但是你不能抛开事实不认事实。后来的小鹏 华为都是后来者。华为的技术不错。比亚迪力求的是自研,早就投资了地平线 momenta 还和momenta成立了合资公司 迪派智行,而且比亚迪的智驾团队今年年中才完全建立,比亚迪要的是自研,你可以看看比亚迪在加速,11月3日的腾势n7高速noa就是证明,明年年初会有无图,比亚迪要的是成熟可靠,而不是半成品就上车吹嘘
  • 忍不住出声 良心被狗吃了一半,还剩一半 作者
    全部楼层
    科技观察者
    别吹华为无人能及了,比亚迪早就14年就研发智驾了,只不过比亚迪需要成熟的东西,而不是华为那种半截给你上车,然后迭代中升级,让消费者卖单。看看赛力斯sf5。你是个华为吹别吹成神了好吧
          你是领比亚迪工资的吗?你这是吃着比亚迪的饭回头砸比亚迪的锅吧,14年就研发智驾,到现在23年,这是9年了吧,9年了,L2都没过关,你这是在骂比亚迪无能还是王传福不重视,在他的这个错误的战略指导下的产物?比亚迪宋是冠军车型,才完成了产品换代,哪怕是最新款的宋PLUSDMI,才出厂几个月的冠军版L2都做不到,这是铁的事实!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比亚迪车主,就是个路人甲,开着比亚迪的车,感受到了他在智驾这块根本达到不他所标称的L2级别,并且升级遥遥无期才忍不住出声,不是哪家的水军,作为一个客户,对产品不满意,甚至虚标L2,我还不能提意见了?这是比亚迪给你们下的文案让你们这样对待客户的吗?还是你自作聪明?最好去问问比亚迪的公关,这是不是他们的意思。
  • 科技观察者 以普通用户视角看待科技发展
    全部楼层
    忍不住出声 作者
          这是王传福的原话:“那些(无人驾驶)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忽悠,都是扯淡!忽悠多少年了,有几个成了吗?我是搞战略的,我看得比谁都清楚啊,看不清公司就倒掉了!我花了几万名工程师,才摸清楚自动驾驶这条路到底通不通。比亚迪一路走到现在,每一次决策都是对的,难道这回我会错吗?”
       “辅助驾驶就是个性化选装配置,顶多值3000-10000块钱,太贵没人买。就一个驾驶辅助配置,被业界传得玄乎乎的,让人类花了几千亿美金,这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我开的就是比亚迪宋PLUS,其智能辅助这块真的比不上五菱,五菱和大疆合作的智能驾驶甩比亚迪8条街,你是不是又要笑?在高速这种最简单的路况下,比亚迪连车道居中保持都做不到,这是L2级别的入门级智驾,比亚迪连门都没入,这是事实!
        另外,现在的智驾,大家堆硬件是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软件及学习迭代,这方面华为的能力无人可及,并且电子产品的成本下降及迭代的速度会让人目瞪口呆的,如果比亚迪仍是现在的这种指导思想,前景难说,巴菲特甩了比亚迪的股票,那是世界顶尖的战略团队做出的决策
    别吹华为无人能及了,比亚迪早就14年就研发智驾了,只不过比亚迪需要成熟的东西,而不是华为那种半截给你上车,然后迭代中升级,让消费者卖单。看看赛力斯sf5。你是个华为吹别吹成神了好吧
  • 科技观察者 以普通用户视角看待科技发展
    全部楼层
    忍不住出声 作者
          这是王传福的原话:“那些(无人驾驶)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忽悠,都是扯淡!忽悠多少年了,有几个成了吗?我是搞战略的,我看得比谁都清楚啊,看不清公司就倒掉了!我花了几万名工程师,才摸清楚自动驾驶这条路到底通不通。比亚迪一路走到现在,每一次决策都是对的,难道这回我会错吗?”
       “辅助驾驶就是个性化选装配置,顶多值3000-10000块钱,太贵没人买。就一个驾驶辅助配置,被业界传得玄乎乎的,让人类花了几千亿美金,这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我开的就是比亚迪宋PLUS,其智能辅助这块真的比不上五菱,五菱和大疆合作的智能驾驶甩比亚迪8条街,你是不是又要笑?在高速这种最简单的路况下,比亚迪连车道居中保持都做不到,这是L2级别的入门级智驾,比亚迪连门都没入,这是事实!
        另外,现在的智驾,大家堆硬件是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软件及学习迭代,这方面华为的能力无人可及,并且电子产品的成本下降及迭代的速度会让人目瞪口呆的,如果比亚迪仍是现在的这种指导思想,前景难说,巴菲特甩了比亚迪的股票,那是世界顶尖的战略团队做出的决策
    你开的比亚迪宋plus 你那个车多少年了?腾势n7 高速noa很强,你咋不买呢?我建议你去买五菱,你看看你愿意不愿意多花几万买个智驾?
  • 科技观察者 以普通用户视角看待科技发展
    全部楼层
    忍不住出声 作者
          这是王传福的原话:“那些(无人驾驶)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忽悠,都是扯淡!忽悠多少年了,有几个成了吗?我是搞战略的,我看得比谁都清楚啊,看不清公司就倒掉了!我花了几万名工程师,才摸清楚自动驾驶这条路到底通不通。比亚迪一路走到现在,每一次决策都是对的,难道这回我会错吗?”
       “辅助驾驶就是个性化选装配置,顶多值3000-10000块钱,太贵没人买。就一个驾驶辅助配置,被业界传得玄乎乎的,让人类花了几千亿美金,这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我开的就是比亚迪宋PLUS,其智能辅助这块真的比不上五菱,五菱和大疆合作的智能驾驶甩比亚迪8条街,你是不是又要笑?在高速这种最简单的路况下,比亚迪连车道居中保持都做不到,这是L2级别的入门级智驾,比亚迪连门都没入,这是事实!
        另外,现在的智驾,大家堆硬件是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软件及学习迭代,这方面华为的能力无人可及,并且电子产品的成本下降及迭代的速度会让人目瞪口呆的,如果比亚迪仍是现在的这种指导思想,前景难说,巴菲特甩了比亚迪的股票,那是世界顶尖的战略团队做出的决策
    你觉得无人驾驶可能吗?不到l4级以上都是辅助驾驶,王传福原话就是辅助驾驶很有用,目的就是把辅助驾驶价格打下来,让大家花个几千块就能享受到辅助驾驶而不是花几万块。你去好好听听他的演讲吧,别断章取义。当时他演讲的时候你看看一个个吹的似乎马上要无人驾驶了,现在看来你觉得可能吗?我建议您好好了解无人驾驶概念和投入研发多少年了,有成功的吗?理论上的全场景无人驾驶几乎不可能,但是高级别辅助驾驶有可能也很有用
  • 智驾是可以自己开发,但在国内法律没有完善这方面的缺口之前,厂家不该拿出来忽悠老百姓。
  • 将来电动车进入自动驾驶时代,那既不是交通工具,也不是智能平台,而是个移动的生活或办公空间,你可以在车上补觉、洗漱、餐饮、娱乐、学习、处理,甚至是打麻将,为什么只能坐汽车,可以躺、可以站,还可以健身嘛!所以,将来的交通不再是等待和期盼,而是最舒适的送达,或是快乐的空间平移。
    曾经有的会议是这样开的,包一节跨省的长途卧铺列车,上车前准备好所有会议材料,在车上讲话、分组、讨论、反馈、结论等日程全部完成,来宾下车就是旅游,工作人员在当地完成会后事项,等回程时把会议总结和安排发给大家,一切皆大欢喜。
    你看将来的自动驾驶电动车能不能实现这些功能?
  • 吞噬托 吃饭睡觉打托托
    全部楼层
    忍不住出声 作者
          这是王传福的原话:“那些(无人驾驶)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忽悠,都是扯淡!忽悠多少年了,有几个成了吗?我是搞战略的,我看得比谁都清楚啊,看不清公司就倒掉了!我花了几万名工程师,才摸清楚自动驾驶这条路到底通不通。比亚迪一路走到现在,每一次决策都是对的,难道这回我会错吗?”
       “辅助驾驶就是个性化选装配置,顶多值3000-10000块钱,太贵没人买。就一个驾驶辅助配置,被业界传得玄乎乎的,让人类花了几千亿美金,这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我开的就是比亚迪宋PLUS,其智能辅助这块真的比不上五菱,五菱和大疆合作的智能驾驶甩比亚迪8条街,你是不是又要笑?在高速这种最简单的路况下,比亚迪连车道居中保持都做不到,这是L2级别的入门级智驾,比亚迪连门都没入,这是事实!
        另外,现在的智驾,大家堆硬件是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软件及学习迭代,这方面华为的能力无人可及,并且电子产品的成本下降及迭代的速度会让人目瞪口呆的,如果比亚迪仍是现在的这种指导思想,前景难说,巴菲特甩了比亚迪的股票,那是世界顶尖的战略团队做出的决策
    真是笑话  王传福如何如何  至少在当前他是对的  看看一众新势力  拿个所谓车机把人当傻X玩  结果  看销量  可见大多数人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的  这就是个车驾人还是人驾车的问题
  • 就怕被祸害了
    我这多说一句,这种两个派别是和我们国家的汽车市场有关系。
    中国的城乡二元化结构非常明显。
    这存在与各种方面。
    高端智能驾驶的车,瞄准的是城市中的高收入人群,实实在在的说,不是谁都有能拿出几十万那个钱来买车。
    另一个就是农村市场。
    农村的电动车市场,非常非常庞大,可以说,农村购买和使用电动车,更加具有优势。
    农村对电动车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便宜,便宜,便宜。
    在保留核心功能的基础上,越便宜越好。
    所以,这并不是啥开拓进取心的问题,而是自己的产品定位是什么。
    什么时候,智能驾驶的汽车能做到15万以下的价位了,你看所有厂家会不会来卷这个赛道。
    抛开市场谈情怀,未免有点情绪化了,要知道,做不到量,一切都是空了吹。
    正确的,下沉市场最难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