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到目前为止,已经分化出了两个派别
【本文来自《奇瑞10月销量首破20万辆,但新能源车尚待发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新能源车到目前为止,已经分化出了两个派别,一个派别仍认为汽车就是一个交通工具,是供人驾驶的,另一个派别认为新能源车是个智能化的平台,就象美国电影里的汽车超人,本身就有感知、决策、执行能力,用机器人的模式来做车。
前者包括现在的业界第一比亚迪,其它由油车转向而来的奇瑞、长安等基本上都是这个想法,比亚迪的王传福就明言智能驾驶是忽悠,结果就是其销冠宋PLUS连个车道居中保持都做不好,智能驾和智能座舱真的也就平均水平甚至中下!奇瑞的机械素质在国内应该是顶尖的,但在新能源及智能驾驶甚至三电都才起步;后者以华为为代表,特斯拉显然也属同一阵营,维小理中除了理想,也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但实力就差远了,他们觉得汽车应该是一个智能机器人,技术超前,已经将所有的对手甩开了几个身位。
太超前的东西开始的时候投入是巨量的,对能力水平的要求也是高超的,而市场是艰难的,这考验的是企业家眼界、魄力、企业实力,当下的世界上也就任老爷子和马斯克两人是知音了吧,但从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浪潮,智能化来看,无疑,华为的理念代表着发展的方向。门槛太高,实力不足的厂家就不说了,老老实实向华为靠拢吧,重点是比亚迪等几个实力的大厂要思考了,犹其是王传福要好好想想了
叫什么名字无所谓的
智能化从L1\L2\L3\L4一路升级,现在比亚迪连L2都达不到,有迪粉说比亚迪弄了9年!不要说宋PLUS是比亚迪的落后车型,最新的冠军版才出了几个月,是销冠,是代表!华为现在也没有说他们马上就要做L4,现在条件可能还不具备,连L3都没提,很多人将最新的M7称为L2.99,但方向是明确的,是一在一步一步地向目标前进。
。。如果不能,那么车厂老板就比较正确。
这个观点实际上是臆想出来的噱头,不存在的。说曾经有包火车卧铺列车开会议的,这个区别有三,一是火车和汽车的区别,二是正经会议和借会议为由去外地旅游的区别,三过去火车速度慢和现在速度快,导致网络的稳定度的区别。
任何移动中办公或者会议或娱乐,都是一时性起的冲动,或者装逼。在90年代曾跟着领导去考察开发区,那开发区干部在车上就打开笔记本电脑(那时候笔记本电脑可是稀罕物呀)准备放开发区的视频,被开发区的接待领导制止了,“在不断晃动的情况下,你让谁看这个视频?就差那么半小时吗?”所谓的智能驾驶,只是少了一个司机而已。
曾经有段时间很幻想开着奔宝去泡妞,然后去某个地方来个车震。后来冷静下来,发现这种行为实在并不可能是很享受的,可能有点刺激,但也只能是偶尔为之而已。
智能驾驶对于需要长期加班或者高强度工作的人来说,估计还是有用的,毕竟下班后可能比较累了,智能驾驶就起作用了,但肯定不是因为娱乐舒适。
智能化功能,大冰箱、大彩电只能说是现在造车者宣传的噱头,锦上添花吧。
智能化从L1\L2\L3\L4一路升级,现在比亚迪连L2都达不到,有迪粉说比亚迪弄了9年!不要说宋PLUS是比亚迪的落后车型,最新的冠军版才出了几个月,是销冠,是代表!华为现在也没有说他们马上就要做L4,现在条件可能还不具备,连L3都没提,很多人将最新的M7称为L2.99,但方向是明确的,是一在一步一步地向目标前进。
1、新近上市的比亚迪销售冠军宋系列达不到其标称的L2辅助驾驶级别,在高速上不能车道居中保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王传福认为智能驾驶是扯蛋,是忽悠,在人工智能爆发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浪潮下,这种认知并用以指导企业的发展,用余承东的话来回应他吧:“有业界大佬说智能驾驶是瞎忽悠、胡扯,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对行业不了解;一个是他故意这么说的,因为他这方面能力还没做好,故意打击一下行业。”
曾经有的会议是这样开的,包一节跨省的长途卧铺列车,上车前准备好所有会议材料,在车上讲话、分组、讨论、反馈、结论等日程全部完成,来宾下车就是旅游,工作人员在当地完成会后事项,等回程时把会议总结和安排发给大家,一切皆大欢喜。
你看将来的自动驾驶电动车能不能实现这些功能?
这个观点实际上是臆想出来的噱头,不存在的。说曾经有包火车卧铺列车开会议的,这个区别有三,一是火车和汽车的区别,二是正经会议和借会议为由去外地旅游的区别,三过去火车速度慢和现在速度快,导致网络的稳定度的区别。
任何移动中办公或者会议或娱乐,都是一时性起的冲动,或者装逼。在90年代曾跟着领导去考察开发区,那开发区干部在车上就打开笔记本电脑(那时候笔记本电脑可是稀罕物呀)准备放开发区的视频,被开发区的接待领导制止了,“在不断晃动的情况下,你让谁看这个视频?就差那么半小时吗?”所谓的智能驾驶,只是少了一个司机而已。
曾经有段时间很幻想开着奔宝去泡妞,然后去某个地方来个车震。后来冷静下来,发现这种行为实在并不可能是很享受的,可能有点刺激,但也只能是偶尔为之而已。
智能驾驶对于需要长期加班或者高强度工作的人来说,估计还是有用的,毕竟下班后可能比较累了,智能驾驶就起作用了,但肯定不是因为娱乐舒适。
智能化功能,大冰箱、大彩电只能说是现在造车者宣传的噱头,锦上添花吧。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比亚迪车主,就是个路人甲,开着比亚迪的车,感受到了他在智驾这块根本达到不他所标称的L2级别,并且升级遥遥无期才忍不住出声,不是哪家的水军,作为一个客户,对产品不满意,甚至虚标L2,我还不能提意见了?这是比亚迪给你们下的文案让你们这样对待客户的吗?还是你自作聪明?最好去问问比亚迪的公关,这是不是他们的意思。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比亚迪车主,就是个路人甲,开着比亚迪的车,感受到了他在智驾这块根本达到不他所标称的L2级别,并且升级遥遥无期才忍不住出声,不是哪家的水军,作为一个客户,对产品不满意,甚至虚标L2,我还不能提意见了?这是比亚迪给你们下的文案让你们这样对待客户的吗?还是你自作聪明?最好去问问比亚迪的公关,这是不是他们的意思。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比亚迪车主,就是个路人甲,开着比亚迪的车,感受到了他在智驾这块根本达到不他所标称的L2级别,并且升级遥遥无期才忍不住出声,不是哪家的水军,作为一个客户,对产品不满意,甚至虚标L2,我还不能提意见了?这是比亚迪给你们下的文案让你们这样对待客户的吗?还是你自作聪明?最好去问问比亚迪的公关,这是不是他们的意思。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比亚迪车主,就是个路人甲,开着比亚迪的车,感受到了他在智驾这块根本达到不他所标称的L2级别,并且升级遥遥无期才忍不住出声,不是哪家的水军,作为一个客户,对产品不满意,甚至虚标L2,我还不能提意见了?这是比亚迪给你们下的文案让你们这样对待客户的吗?还是你自作聪明?最好去问问比亚迪的公关,这是不是他们的意思。
“辅助驾驶就是个性化选装配置,顶多值3000-10000块钱,太贵没人买。就一个驾驶辅助配置,被业界传得玄乎乎的,让人类花了几千亿美金,这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我开的就是比亚迪宋PLUS,其智能辅助这块真的比不上五菱,五菱和大疆合作的智能驾驶甩比亚迪8条街,你是不是又要笑?在高速这种最简单的路况下,比亚迪连车道居中保持都做不到,这是L2级别的入门级智驾,比亚迪连门都没入,这是事实!
另外,现在的智驾,大家堆硬件是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软件及学习迭代,这方面华为的能力无人可及,并且电子产品的成本下降及迭代的速度会让人目瞪口呆的,如果比亚迪仍是现在的这种指导思想,前景难说,巴菲特甩了比亚迪的股票,那是世界顶尖的战略团队做出的决策
“辅助驾驶就是个性化选装配置,顶多值3000-10000块钱,太贵没人买。就一个驾驶辅助配置,被业界传得玄乎乎的,让人类花了几千亿美金,这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我开的就是比亚迪宋PLUS,其智能辅助这块真的比不上五菱,五菱和大疆合作的智能驾驶甩比亚迪8条街,你是不是又要笑?在高速这种最简单的路况下,比亚迪连车道居中保持都做不到,这是L2级别的入门级智驾,比亚迪连门都没入,这是事实!
另外,现在的智驾,大家堆硬件是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软件及学习迭代,这方面华为的能力无人可及,并且电子产品的成本下降及迭代的速度会让人目瞪口呆的,如果比亚迪仍是现在的这种指导思想,前景难说,巴菲特甩了比亚迪的股票,那是世界顶尖的战略团队做出的决策
“辅助驾驶就是个性化选装配置,顶多值3000-10000块钱,太贵没人买。就一个驾驶辅助配置,被业界传得玄乎乎的,让人类花了几千亿美金,这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我开的就是比亚迪宋PLUS,其智能辅助这块真的比不上五菱,五菱和大疆合作的智能驾驶甩比亚迪8条街,你是不是又要笑?在高速这种最简单的路况下,比亚迪连车道居中保持都做不到,这是L2级别的入门级智驾,比亚迪连门都没入,这是事实!
另外,现在的智驾,大家堆硬件是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软件及学习迭代,这方面华为的能力无人可及,并且电子产品的成本下降及迭代的速度会让人目瞪口呆的,如果比亚迪仍是现在的这种指导思想,前景难说,巴菲特甩了比亚迪的股票,那是世界顶尖的战略团队做出的决策
曾经有的会议是这样开的,包一节跨省的长途卧铺列车,上车前准备好所有会议材料,在车上讲话、分组、讨论、反馈、结论等日程全部完成,来宾下车就是旅游,工作人员在当地完成会后事项,等回程时把会议总结和安排发给大家,一切皆大欢喜。
你看将来的自动驾驶电动车能不能实现这些功能?
“辅助驾驶就是个性化选装配置,顶多值3000-10000块钱,太贵没人买。就一个驾驶辅助配置,被业界传得玄乎乎的,让人类花了几千亿美金,这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我开的就是比亚迪宋PLUS,其智能辅助这块真的比不上五菱,五菱和大疆合作的智能驾驶甩比亚迪8条街,你是不是又要笑?在高速这种最简单的路况下,比亚迪连车道居中保持都做不到,这是L2级别的入门级智驾,比亚迪连门都没入,这是事实!
另外,现在的智驾,大家堆硬件是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软件及学习迭代,这方面华为的能力无人可及,并且电子产品的成本下降及迭代的速度会让人目瞪口呆的,如果比亚迪仍是现在的这种指导思想,前景难说,巴菲特甩了比亚迪的股票,那是世界顶尖的战略团队做出的决策
中国的城乡二元化结构非常明显。
这存在与各种方面。
高端智能驾驶的车,瞄准的是城市中的高收入人群,实实在在的说,不是谁都有能拿出几十万那个钱来买车。
另一个就是农村市场。
农村的电动车市场,非常非常庞大,可以说,农村购买和使用电动车,更加具有优势。
农村对电动车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便宜,便宜,便宜。
在保留核心功能的基础上,越便宜越好。
所以,这并不是啥开拓进取心的问题,而是自己的产品定位是什么。
什么时候,智能驾驶的汽车能做到15万以下的价位了,你看所有厂家会不会来卷这个赛道。
抛开市场谈情怀,未免有点情绪化了,要知道,做不到量,一切都是空了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