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怒怼蔡英文 帮国民党讲话

蔡英文上任以来,对外交往、对内“转型正义”是常常用来装点门面的东西。然而,前者缺乏“一中原则”让台湾的路越走越窄,后者被视作“清算斗争”,连陈水扁都看不下去。

5月5日,前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在前阿扁医疗小组召集人、现任台北市长柯文哲的陪同下,出席口述回忆录《坚持》发表会。

陈水扁在言谈中多次批评现任领导人蔡英文的做法,更有不少地方替国民党及其支持者辩护。

500

国民党党产和军人、公务员、教师的退休金(年金)改革,是陈水扁着力批评的地方。他说,这些事是政治问题,“要用政治智慧及政治手段来解决,不能够纯用法律解决”。

陈水扁不认为“特别条例”就可以达到“转型正义”的目的(而蔡英文主导的民进党就是用多个“特别条例”和专门机构来“转型正义”国民党)。他暗示,退休金改革和国民党党产是政治、历史、社会问题的结合,不纯然是法律问题,徒法不足以自行,因为中间处处是政治。

《联合报》在快评中指出,连陈水扁这种过去的“鹰派”都认为这(“转型正义”)是个有问题的政策,那这里的正义有多少水分,也就不言可喻了。

陈水扁最令蓝营选民共鸣的一句话是:党产的“当”与“不当”,都是历史问题,能够一刀切吗?这番表述,如果抛却其绿营身份,跟蓝营的立场差距不大。

500

对民进党来说最尴尬的,恐怕是律师出身的陈水扁用法律的武器批判民进党。陈水扁说,“不当党产”的定义非常严格,除非证明自己的党产合法,否则一律推定是不当党产,他认为这是有问题的,念法律的人都知道,“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也就是检察官必须拿出证据,若拿不出来,就判无罪。

犯罪问题尚且是无罪推定,党产不是犯罪问题而是民事求偿返还。他反问,能够用比无罪推定更严格的有罪推定?他很担心这种无限上纲,忽略掉历史因素和政治考量的做法,会让未来走得很辛苦。

500

陈水扁接着批评,人家(指国民党)要发给员工的薪水,可以冻结起来让他们发不出吗?讲好听一点是“转型正义”,但另一个角度,就是政治清算和斗争。他认为,总是要留一条路给国民党走,不能让人家连活下去都没办法。

陈水扁呼吁要给国民党一条路走,要让国民党拿出党产发薪水,当然可以说他不在其位说话不算,慷民进党之慨毫不在意。

还有人说,陈水扁真正担心的是,民进党选情选的好(2014)他就被放出来,一旦选的不好(假如2020)他就被关进去。

500

实际上,自从蔡英文上任,陈水扁就相关议题多次批评民进党,只是没有这次火辣,也没有这次炮火落点那么集中。他公然站在民进党主流的对立面,就是看准了民进党当权派拿他没办法而台湾民意在靠向国民党,即使未来国民党拿回全台执政权,对于“把陈水扁关回去”也得掂量掂量。

《联合报》的评论指出,陈水扁料定,有深绿护身,在2020大选前,民进党绝对不敢把他抓回大牢;蔡英文也宁愿“维持现状”,在“特赦”和关扁之间,留下保外就医的灰色地带。扁现在仿佛戳破国王新衣的小孩,经常透过社交媒体点评蓝绿,特别是对民进党下指导棋,许多被点名的民进党高层都敢怒不敢言,让人不禁联想起当年陈水扁女儿陈幸妤的名言:“民进党的政治人物,有谁没拿过我爸的钱?”

国民党颓势的时候依靠民进党的声势保全自己,民进党大胜以后不断批评中央党部要“特赦”,等到绿营大败以后更加批判民进党向蓝营示好,又有死忠“扁粉”确保泛绿人人忌惮……陈水扁的政治头脑,比政治洁癖的马英九强,更远胜于蔡英文这样的“嗜权又无能”之人。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