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自由放养、毫无压力,≠没有体罚

【本文来自《教育部:中小学校要确保学生课间正常活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加油种花家
  • 受到一些西方快乐教育影响,这些年我们的政策是把家长和孩子宠上了天!

    大力推行学习“减负”--日本70年代也这么搞过,最后以失败告终;

    大力推行禁止课外学习--韩国80年代也这么搞过,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孩子不能打也不能骂连重话都不能说一句,稍微不对就告到教委然后处罚老师;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传统教育方式,历来就有“黄荆棍出好人”的说法,孩子也是分不同类型的,其实绝大多数孩子是不自觉的,有些在甚至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在外面其他人更不敢说他什么了;

    以前我们追求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努力读书,现在倡导孩子们多玩...减负;

    我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了,我说一句,我们孩子整个小学都是被老师打过来的,就小尺子和教鞭,违反课堂纪律或不按时完成作业,就打手板;幸好有这样的老师,因为以前我们忙得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大人经常在到处出差,妈妈下班回家也比较晚,我们孩子最后考入了直属重点中学;

    学习本身就是不舒服的事情,就像你不想上班一样;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谁特么能躺着愿意坐着,谁可以坐着要站着?

1,快乐教育≠自由放养、毫无压力,≠没有体罚。西方从来不是,中国教育改革所提倡的也从来不是;不能因为某些家长对孩子的极度宠溺,就走向鼓励暴力的另一个极端。

2,既然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难道领导要不愿上班的员工工作考的是体罚、是抽鞭子?那教育孩子就可以了?是欺负小孩不能跳槽吗?具体到“课间十分钟”的问题,我看都不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而是要从“人体的生理构造角度出发”。

2,拿自己小孩举例子太没有说服力了。不妨问问清华北大985的学生,从小体罚的多还是少?问问少管所的孩子,从小体罚的多还是少?

3,不妨问问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他对自己读书阶段是什么印象?他对自己曾经的老师是什么感受?如果再来一次他愿不愿意?但换言之,常常忙得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家庭,还能有很顺畅的代际沟通,想必一定有过人之处。

4,如果是刚大学毕业、00后的孩子,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受过体罚,我只能说东西部差距真的太大,至少我这里哪怕是山村小学,也不会动不动体罚学生;也没见过我的同学里有哪个杀人放火,倒是考上985的为数不少。

5,不是什么东西一说是传统就好像没问题了,给孩子喂板子的时候,有没有给他买个侍读书童呢?即便放到传统文化语境里,“黄荆棍出好人”也不见得上得了台面,启蒙教材里说的都是“昔孟母,择邻处”“窦燕山,有义方”。

6,既然举了日韩的例子,那也一定知道日韩年轻人自杀率有多高了。日韩的减负失败,到底是教育的问题,还是产业升级失败的原因?追求“头悬梁锥刺股”的春秋两汉,也都是贵族政治时期,也是因为上升通道太狭隘,只有读书这一条路。

7,“梅花香自苦寒来”“头悬梁锥刺股”,是要让孩子读书自己吃苦,不是让家长老师给他吃苦头!!

8,孩子是跟着家长学的,家长动不动述诸暴力,孩子也埋下暴力的种子。

还是鲁迅说的对,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PS: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是这么写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百廿年前尚能如此,倒是今不比夕了。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