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反而觉得,庞中华的字体是对初学者最友好的
【本文来自《小时候,你有没有练过一个叫做庞中华的人的字帖?| 人物专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高中时候经常练字,当然,不是专业去练,而是在课余时间爱好而已,毛笔字和钢笔字都练。
毛笔字开始练柳体,喜欢这种瘦隽刚直的写法,然后练欧体,喜欢这种清新方正的写法。但是对于颜体始终学不来,看不出来门道,就更不用提去临摹了。期间还间杂着丁永康、司马彦的字,还有其他几家的软笔硬笔,名字差不多都忘了。
那个时候写毛笔和钢笔,我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哪一家,好几家都有。但是,我始终对庞中华的嗤之以鼻,不是写不来,而是觉得太好写,太好学!
那个时候觉得不好练的书法才是艺术水平高的书法,像庞中华这种上手比较快的,根本不算书法,只能算是一种字体而已。
但是现在想来,反而觉得,庞中华的字体,反而是对初学者最友好的,因为他为了照顾初学者,对一些笔划的写法做了变通,不是像传统书法那样要求一定怎么样怎么样,而是从实际出发,打破了传统的技法。比如他写的【笔】这个字的最后一笔【竖弯钩】,他的写法里,那个【弯】和传统书法的技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这种技法,反而对初学者很友好。
还比如他的【一(横)】这个笔划,也和传统技法不一样,对初学者也非常友好。
也许,这就是很多书法大家对他评价不高的原因吧,因为他让写字简单好学了,他让书法和写字之间的鸿沟变浅了,这无疑会拉低传统书法家的逼格。就像当年那英之流对刀郎不屑一顾一样。
而事实上,书法界里也不是说都是什么真有水平的。一些书法家之间相互捧臭脚,就连丑书这种既没艺术性也没群众性的书法,都能赢得一片喝彩,还真不如庞中华,人家是切切实实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脱离人民群众的艺术,无非就是孤芳自赏而已,放下身段、走近人民,才会让自己的作品流芳百世。
若干年后,很多所谓的书法家都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是庞中华却一定会在书法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