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尺度最大的华语片,可惜上不了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大尺度,国产片。
这两个词,一般很少一起出现。
但最近有一部国产片,就凭尺度火出圈。
卖卵、代孕、儿童贩卖,触碰的全是敏感的话题。
只可惜,无缘在内地公映——
《石门》
本片的导演黄骥与大塚龙治,是一对专注于女性电影的夫妻组合。
尤其是黄骥,尽管在内娱并没有多大的名气,但在国际影坛,她的成绩是格外耀眼的。
她所执导的首部剧情片《鸡蛋和石头》,获得了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老虎奖”、多伦多亚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等多个奖项。
第二部剧情片《笨鸟》,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
在她的镜头下,女性永远是故事的主角。
留守儿童、校园霸凌、少女性启蒙……每部电影的主题都带着成长的痛感。
而本片作为“女性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更加野蛮、更加残酷。
影片的女主叫林森,就读于一所高校的空乘专业。
毕业在即,她比任何时候都要心急。
她拼命地找工作、学习,只为了能过上优越的生活,去更大的世界看看。
男友也给她报了英语培训班,还带她出入各种高端的聚会。
看起来未来前景一片大好?
但其实,现实要比这个骨感多了。
男友看似靠谱,但其实,毫不务实。
他穿西服,出入高档酒会,用英文伪装自己,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而林森,对她来说就是装点面子的“装饰物”。
他督促林森学习,也只是怕林森给他丢人。
与男友不同,林森比任何同龄人都要务实。
她辛苦打工赚钱,当过模特,做过销售……
一个人恨不得分身出八个人。
为什么这么拼命?
因为她摊上了一个糟心的原生家庭。
林森的父母经营着一家私人诊所,最近诊所闹出了一起医疗事故,导致顾客流产,需要赔偿十几万,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可即便林森这么努力,赚到的钱和债务相比也只是杯水车薪。
无奈之下, 林森想起了捞偏门——卖卵。
然而,在卖卵前夕,林森却查出了怀孕。
她告诉男友,可男友却计划出国深造,并不想要孩子。
还给了林森一笔钱,让她去打胎。
拿不定主意的林森,回到了老家,想和父母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母亲还真给林森出了个招。
让林森用肚子里的孩子还债。
正好债主失去了一个孩子,而林森又意外怀了一个孩子。
于是,母女两人找上债主,将自己的大胆的想法提了出来。
没想到,对方还真同意了。
于是,母女俩开启了漫长的“代孕”计划……
但从双方达成协议的那刻开始,林森的生活便彻底被怀孕打乱。
事业上,她暂停了学业,也中断了英语培训。
感情上,她骗男友自己已经堕胎,随后又找理由跟他分开。
原以为,只要怀胎十月,一切困难便能迎刃而解。
但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林森母亲这边,医疗债务还没解决完,又陷入到了传销的陷阱之中。
这样的家庭,对林森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无底洞”,填都填不完。
而债主这边的动静也很迷。
明明答应了以子还债,可他们对林森腹中孩子的状况丝毫不感兴趣,连问都不问。
作为一个接手孩子的“养母”,那个流产的女孩甚至都没出现过。
始终是一个自称女孩表哥的人跟林森对接。
这也让林森开始怀疑,对方是否真心想要这个孩子。
最让人困扰的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林森的母性也越来越泛滥。
每一次产检,每次感受胎动,都让她越来越舍不得孩子。
讲真,此时进度条不过到了三分之一,给小妹的感觉无外乎两个字——
窒息。
虽然有些抓马,但就像导演所说,电影中糅合了不少真实案例。
再加上,朴素的妆造,写实的镜头,都呈现出强烈的真实感和紧张感。
最绝的是,我们能在这部影片里,看到真实的女性生育创痛。
比如,怀孕初期,林森的乳房时不时的胀痛。
冰敷、按压,都无法解决问题。
体力也一点点跟着下降,林森每天都觉得浑身酸痛。
等到了后期,胎儿越来越大。
她的腰椎也越来越负荷不住肚子的重量。
时不时在半夜痛醒,连喘气都有些费劲。
这种镜头上的冲击,都给人一种强烈的无力感。
林森像一只困兽,既困在怀孕的身体里,也困在各种规矩和框架里。
更可悲的是,就算没有怀孕这档子事,林森也一直被束缚着、打压着。
因为长相精致,在一家设计工作室面试时,她被要求出卖色相去招揽顾客。
没人在意她的能力,也没人考虑她感受,在精英人士眼里,她充满利用价值。
尤其是那一副好皮囊。
除了她,地下产业中那些卖卵的女孩更是如此。
她们被关在宿舍之中,每天强制喝牛奶、吃鸡蛋。
她们没有姓名,一个个都像等待选购的商品。
相貌、年龄、身体状况、学历水平,都是她们手里的筹码。
这也是《石门》最犀利的地方。
女性被物化、被贬低,被剥削,都是在潜移默化之中。
而这些女孩为了生计,已经潜意识接受这种摆弄和拉扯,没人想过去抗争。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石门》是一部纪录片。
它就像社会的一个切面,让人窥见社会的一些“痛症”所在。
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不知有多少女性忍受着不公平待遇,在一步步失去着对命运的主导权。
就像影片的片名“石门”一样。
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推开那扇用偏见和不公铸造的石门。
但始终有人在石门外为此呐喊,为此抗争。
而电影的意义也正是如此。
不矫饰,不逃避,不做作。
真实关照人的处境,尽全力引起人的共鸣。
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