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笔下的“摆烂”时刻,句句都在青年人心巴上

大多数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网络流行词中必有“摆烂”。

摆烂多用于自嘲,其含义是任由事情发展,不在乎结果的好坏,不做过多的干预或者毫不干预,“破罐子破摔”和“不思进取”是它的表面解读。

500

一般我们默认只有普通人才会摆烂,那些知名人士必定勤勤恳恳冲劲十足,其实不然,偶尔的颓废、对生活的厌倦、对自己的怀疑等诸多情绪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名人也皆凡人。

1

“1911年7月15日:打牌

1911年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定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1911年7月17日:打牌。”

——胡适

2

“大部分同学是来寻找真理,寻找智慧的。我寻找什么?寻找潇洒。”

——汪曾祺

3

“尽我最大的力量,别的就管他娘的。”

——张爱玲

4

“我没有钱用,但又懒得去挣钱。请您给我寄一些钱来吧!我绝不食言,我只懒到五月份,从六月一号就开始写作!”

——契诃夫

5

“当自杀不足以解决生活的荒诞时,我们也许需要演员。”

——加缪

6

“论文终于抄完了。东凑西凑,七抄八抄,这就算是毕业论文。论文虽然当之有愧,毕业却真的毕业了。”

——季羡林

7

“一天到晚在那儿做事,全是我不爱做的。”

——老舍

8

“为了赢回我的青春,我什么都愿意做,除了锻炼、早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王尔德

9

“我第一天来文化馆上班时,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我发现,自己居然是第一个来的!我心想这地方来对了。”

——余华

10

“你想干什么?我想游手好闲。”

——毛姆

看到了吧,厉害的文学家大佬们也会摆烂!

500

这些文学大家的精神超越我们若干年,为什么现在的我们还能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呢?或许是因为生活已经够苦了,不摆个烂可怎么活!这种一时的负能量上头,给了我们一个喘息的余地。

500

惊天骗局!两级反转!

500

把胡适放在摆烂界一提,想必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胡适打牌”。

他在自己的留学日记中写自己每天都在打牌,中间醒悟过后决定痛改前非,但是第二天又继续打牌。

网友们在看到胡适的“打牌日记”后不免暗自窃喜,心想:胡适这样的大咖都摆烂,我等小人物摆烂那可不就是心安理得了吗!

500

但是,这并不是胡适日记的全文,而是经过网友有意删减之后的一个笑话段子罢了。

实际上,胡适是在每天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打牌放松。

胡适年幼丧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胡适的母亲对胡适的学习和生活可谓是管教有方,这才使得胡适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性。

母亲的教育使得他活泼自在,喜爱生活趣味,但是又不会一味地放纵自我贪图享乐。

500

鉴定完毕:

是爱打牌又自律的少年一枚吖~

500

汪曾祺喜欢自由,不喜欢被管束,所以当他听说西南联大学风自由的时候,他就直接选择去西南联大读书。

在西南联大求学时,他说:“大部分同学是来寻找真理,寻找智慧的。我寻找什么?寻找潇洒。”

汪先生确实很洒脱,他最爱西南联大的美酒、美食、好书。

面对不喜欢的科目,他投机取巧、蒙混过关,但是面对喜欢的科目,他也能挑灯夜战、埋头苦读。

他潇洒,但是这种潇洒是建立在考试能过关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学好自己感兴趣之事的基础上的。

汪先生的《受戒》一出世便震惊文坛,这一年,他60岁。

“抒情的人道主义者”逐渐广为人知。

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而是源于他60年以来的默默积累。

500

鉴定完毕:

是随心所欲又暗自蓄力的老顽童一枚吖~

500

“尽我最大的力量,别的就管他娘的”,张爱玲的这句话看似摆烂,实则不然。

张爱玲因为家境一落千丈,在她受尽屈辱逃出家之后,她就做好了自己把握未来的决心。

她在学习上发愤图强,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用以支付生活费用。

之后能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名声大噪也是因为她从小饱读诗书的经验积累。

张爱玲确实是尽力做事,而后才任凭天意。

这种尽力而为后不强求的洒脱心态也是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

500

鉴定完毕:

是刚强又傲娇的玫瑰一枚吖~

500

契诃夫说没有钱了,又懒得去挣钱,但是这只是他一瞬间的发牢骚罢了。

网络上说这是契诃夫的“缺钱文学”。

为了“骗钱”花而立下flag:

500

▲图片来源:小红书@生活在别处的兰波

契诃夫还有另一句格言这样写道:“人,不管是什么,应当从事劳动,汗流满面地工作,他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的幸福、他的欢乐就在于此。”

讲到这里,大家都懂了吧。

500

鉴定完毕:

是大嚷着懒得挣钱却又辛勤劳动、刻苦学习的小蜜蜂一枚吖~

500

网友给卡夫卡取了个外号:摆烂大师。

他被奉为现代打工人的嘴替,他说“我最擅长的事,就是一蹶不振”,真的戳到了我懒惰的内心!卡夫卡从事着钱少事多的工作,对他而言这简直是生不如死。

500

文学是他唯一的救赎,因此他在辛苦工作之余还抽出宝贵的休息时间来挑灯写作。

使他一蹶不振的是他面对剥削压榨时的谋生之心,使他兴趣盎然的是他面对文字乐土时的快乐之神。

为此,挑灯夜战,不在话下。

人生,不就是为了所爱而活着吗?

500

鉴定完毕:

是热爱文学写作的社畜小帅哥一枚吖~

500

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里说“当自杀不足以解决生活的荒诞时,我们也许需要演员”。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所蕴含的态度跟现在的网络流行词“摆烂”差不多,但是加缪却并不这么认为。

500

他认为:“这则神话之所以悲壮,正因为神话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假如他每走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支持着,那他的苦难又在何方呢?”

诸神的惩罚没有压倒西西弗,加缪也没有被生活压倒。

500

鉴定完毕:

是敢于蔑视可笑规则的战士一枚吖~

500

诚然,大家也是有意识的。有时,大家的处境好似西西弗一样,把一块岩石不断推上山顶,但是累了的话,可以稍作停留再继续带着希望前进。

希望不灭,停留仍是助燃剂;希望不灭,摆烂也是加油。

500

摆烂的内涵:乐观与释放

大多时候,摆烂文学实际上只是一种戏谑、玩梗的做法。

有这么一个用以自嘲、能调节情绪、适用人群范围非常广的梗,谁能忍住不拿来用用?

玩梗摆烂文学的背后是大家负面情绪的释放,是在稍作休息之后重拾前进勇气的乐观之心。

摆烂文学已在网上流行太久了,选择逃避型放弃的“三和青年”“七抛青年”“啃老族”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些人消解了自身梦想和奋斗的价值,展现出一种“遁世”的错误价值观,背离了社会责任。

摆烂绝不是自我放弃!

北大核心收录的论文《社交媒体“摆烂”亚文化的价值流变、行为逻辑与调适政策》中深入研究了新浪微博中青年人的摆烂现象,通过分析青年摆烂的微观行动逻辑,指出“青年的摆烂行为并不总是带有浓厚的消极意味或强烈的颓废意图,反而在特定情境下折射出鲜明的策略主义倾向”。

你看!大家都精明得很,说着摆烂宣泄情绪却暗自规划着下一步的行动!屏幕前的你要是当真了,走上了自我放弃的摆烂路,可就真是酿成悲剧了!

学学傲娇玫瑰张爱玲“尽我最大的力量,别的就管他娘的”的精神。

先心无旁骛地尽力,再心安理得地摆烂。

500

网友们喜欢摆烂文学的原因大多是出于两点,一是自我的情绪调节需要;二是这个摆烂文学的含梗量实在是太高了,有趣得很啊!

啪的一下,从一些社会精英和成功人士们的只言片语中就给他们安上摆烂的名头,想着他们也有跟我们普通人一样的摆烂时刻,看来大家都一样啦~网友们这样做的原因大多是以求摆烂而感到不内疚罢了。

其实,不用为摆烂而内疚。

能在合适的时间摆烂,其实是一种大智慧。

有所摆烂有所不摆烂,把精力留给在意的领域,大家就都是聪明人。

500

大文豪尚且都有想要稍作停留喘口气的时刻,我们稍微摆烂休息片刻就更是应该的啦!人不是机器,当然不能每时每刻都学习和工作。

学习和工作等一切手段的目的都是快乐地生活。

如果你被工作和生活压得很不快乐,就请摆烂一下吧!

500

支持小摆,但别摆过头

摆烂最重要的是调节自身,让自己重新找回自己的灵魂,重新找回热爱的勇气。

也有部分网友摆过头了——深受错误的、消极的、绝对化的摆烂文学影响,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大文豪们能小摆、喜欢小摆,但绝不过度。

汪曾祺追求的潇洒和卡夫卡的一蹶不振都是小摆,正事儿他们也是一件不落地做完了。

汪曾祺不喜欢死读书,但是他却是中文系小图书馆里最勤奋的读者,他文学方面的课程得分几乎都是优秀!写作只是卡夫卡的业余爱好,他居然也能写得那么好!而且他把谋生的保险工作也做得也十分出色,“在常休病假的情况下,仍然屡获升职”。

人生不求太满,小满才是圆满。

人生不如意之处十有八九,处处锱铢必较只会劳心伤神,请放自己一马吧,放平心态、适当休息小摆,日子方能顺利地过下去。

人生不能大摆,小摆才是圆满。

我们的人生还很长,适当的小摆才能看到更多的美景,若时时刻刻都让自己的精神处于高压的紧绷状态下,那生活就毫无乐趣可言。

500

天地间的美是一种需要去发掘、去用心品呷的美。

美总是有杂乱无章的外衣,发现美需要我们有一双似喜马拉雅鹰一般锐利清晰的眼睛,而这双眼睛望的不是远方,而是自己那颗砰砰作响的红心。

而发现心的前提是要学会停下来,再前行。

小摆是舍,舍弃了无用内卷;小摆是得,得到了快乐人生。

适当小摆,才能品味舍得人生。

如果你最近很累,就停下来休息会吧,学可爱且聪慧的大文豪们那样小摆一下,会更快乐哦!!!

-END-

主      编:阿布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许露琪

版      块:聊撩好书

版      主:穆巴热克

作      者:杨长慧

校      对:阿吉古丽

排      版:布麦然姆

图片来源:网络,小红书、微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