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这次乐夏最大的遗珠,不接受反驳!
这是《乐夏3》节目上最“失控”的一幕:
先是张亚东高呼一声:“实在太牛了!”
随后彭磊也跟上,毫不吝啬溢美之词:“折服,超级酷,太帅了.....”
最后大张伟也扯着嗓子喊起来:“黑马!”
于是,在一瞬之间,八仙饭店就以207的高分从复活赛中逆风翻盘,戏剧性地突破重围,成为第一赛段最后一支晋级18强的乐队。
事实上,自八仙饭店登上《乐夏3》的舞台,他们就源源不断地给乐迷带来感动与震撼:
初舞台展示中,乐队以张力丰富的打击乐赋予了《吞吐》空灵感,帷幕揭开,复古的音符层层递进,慵懒而迷人;
此后的节目里,无论是复活赛上技惊四座的超牛即兴,还是对张雨生遗作《单身旅记》细腻的改编,八仙饭店都交出了自己那份满分答卷。
他们凭借着令人惊艳的舞台表现,登顶微博热搜引发热议,“仙品”是互联网赋予给他们的标签。
图源:微博
如今,《乐夏3》已完结,作为本季“最大黑马”的八仙饭店,他们身上奔涌的才华与灵气,终于被大众看见了。
毕竟,在名为“八仙饭店”的这本随笔上,下一页的未知和扑朔迷离,永远值得期待。
北航才女玩儿摇滚?
了解八仙饭店的朋友都知道,主唱王帆是乐队的灵魂人物,但鲜少有人知,她还是一位“超级学霸”。
——中学就读于全省排名第二的石家庄二中,本科就读于985院校的北航,研究生去了全球排名前20的新加坡南洋理工。
可以说,王帆的求学路径,在高考“地狱模式”的河北省,绝对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程度。
按理来说,这样的天之骄子,完全可以走上一条大众眼里更体面也更有“钱途”的道路,但童年时期的一场音乐节改变了她的一生。
时间追溯到十几年前年前,作为张家口人的主唱王帆,常被爸妈带去看张北草原音乐节。
时至今日,她都始终记得音乐节上的一个场景——快要落日的时候,一个女孩子站在舞台上,唱着一首很有力量的歌。
在王帆看来,那是一个特别能打动人的瞬间:
“我回想那段时间的女子乐队,眼前都是彩色的BligBling的景象,带着一点电子音色的、有一点车库风格的女主唱,站在台上蹦蹦跳跳,活力十足。”
图 源 微 博
从那一刻起,王帆心中有团火被点燃了,歌手梦也逐渐生根发芽。
她常躲在被子里听歌,无论是Mudhoney、Ty Segall、Neu等小众音乐人,还是Bob Dylan、David Bowie、绿洲乐队等歌手的作品,她都耳熟能详。
就这样,一路顶着“学霸”的光环上了大学,王帆又开始“不走寻常路”。
14年,她与学校里认识的朋友聚在一起组乐队玩Grunge和布鲁斯,乐队几度更名,从“鬼压床”改成与恐怖电影同名的“八仙饭店”,不变的配方,一样的“邪典”气质。
可惜,没过多久,成员们各自有学业和工作变动,大家便分道扬镳了。
当年鬼压床乐队的演出海报
毕业后,王帆按部就班地参加工作,成了人民日报旗下旅游杂志编辑,足迹踏遍五湖四海。
虽然日子过得也算充实有趣,但她总觉得比起组乐队那段恣意潇洒的时光,如今的生活像是少了什么。
直到一场酒局上,王帆的吉他手朋友董林喊来了他的另一位熟人,贝斯手兼制作人的闫明琛。
酒过三巡,三人都敞开了聊天,王帆说她领略过大漠孤烟直,去过德国一个古老的修道院,喝酒蹦迪电音派对以后就是唱诗班在肃穆地祷告;
主唱王帆
闫明琛说他爬过地理杂志上的火山、去过非洲原始部落,不仅和当地人同吃同住,还买了一个铃铛,边走边摇,在徒步中寻找灵感。
贝斯手兼制作人闫明琛
一场酒局,陌生人之间却像多年的知己,三人一拍即合,决定组建乐队,八仙饭店2.0由此而生。
三人合影,左闫明琛、中王帆、右董林
2020年,为录制首张EP,王帆常常下班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往闫明琛的工作室。
三人一同熬夜制作歌曲,反复打磨专辑细节,每天狂灌冰美式提神,通宵后又各奔东西,继续各自白日里的本职工作……
如此往复,像一场秘密又漫长的“地下实验”。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专辑还没做完,成员们就因为日夜颠倒的作息拖垮了身体,进了医院。
幸运的是,音乐的碎片灵感,被这几个人拼拼凑凑,还真成了曼妙又完整的乐章。
正如王帆所说:“一起玩乐队,在于成员间对彼此品性、审美、能力的完全了解和信任。”
他们用声音和文字精心搭建了一个隐秘的音乐角落,听着他们歌里迷幻而忧伤的乐句和riff,灵魂仿佛由困囿中解脱,掠过树顶,跃向天空,是出逃的自由与喜悦。
啥风格?东方迷幻?
2021年初,八仙乐队第一张迷你专辑《极乐大厦揭幕》发行后,成功入选网易云音乐年度瞩目摇滚专辑TOP5。
这是一张信息量多到爆炸的专辑:
灵感来源于肯尼斯·安格的电影,歌词描绘了一出“邪典东方群像”;
文本不仅埋藏了大量伏笔,还出现了各类动物的意象,如《吞吐》里蠢蠢欲动的麻雀、《迷津》里的白象与虎、《青少年哪吒》里诡谲的龙。
《迷津》歌词
至于歌曲中那飘渺的音色、怪诞又隐秘的东方旋律、具有梦核质感奇特的歌词......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音乐风格,那只能是“东方迷幻”。
《极乐大厦揭幕》电影原声磁带封面
从这种角度来看,八仙饭店的音乐更像是在一团雾中出现的老电影桥段,不过是时而闪过一些惊悚、荒诞而猎奇的镜头。
歌迷中,甚至有人半开玩笑说这是一种“按下播放键,就能直通地府”的阴间体验。
专辑的网易云评论区
王帆并不反对这样的说法,她解释说,他们想做的正是这种“可视化的音乐”,它并不靠MV带来视觉刺激,而是戴上耳机、闭上眼睛,也能在脑海中浮现出画面。
这个新鲜又疯狂的想法还要追溯到她小时候看的一部极为前卫的影视作品,《西游记后传》。她用“牛逼”形容这部作品:
“随便截一幕你现在看都是震惊三观的那种——如来佛骑在他的孔雀上,他的孔雀有人的脑袋,冲你飞来,特别神奇。还有孙悟空冒出来三个脑袋,疯狂地旋转。”
这种鬼畜魔幻又先锋的感觉不仅刻在了八仙饭店的作品里,后来也融入了王帆自带电音的歌喉里,像吃了一口芥末,有着直通脑壳的穿透力,莫名“爽口”。
当然,在编曲上,八仙饭店也有自己细致而独特的设计巧思。
以《迷津》为例,在以五声音阶的基础之上,制作人又利用吉他效果器做出来一种空洞却有力量的类似Pad的音色,点缀上半音营造迷离的氛围感;
另一首《凡士林》则在配器上巧妙地运用了铃鼓空灵的节拍与电吉他的金属质感带来的微妙反差感,搭配上王帆大量的气声唱法,格外浪漫。
而整张专辑中,最出名的当然还是这首出现在乐夏初舞台上的《吞吐》。
《极乐大厦揭幕》专辑封面
2022年,《吞吐》被收录在电影《爱情神话》中,成了这部2022年豆瓣评分最高爱情片的插曲。
英国Modem Sky UK CEO戴夫·波奇林吉称赞这首单曲说:“歌曲有一种真正的戏剧感,出色的吉他与人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事实上,当主唱王帆慵懒的声线在影院里响起的那一刻,无数观众掏出手机,开始疯狂“听音识曲”。
微醺的小调、半遮半藏的表达、黏糊糊又勾人的嗓音,完美地契合了电影的暧昧、摩登的情景,是忽明忽灭的情欲挑逗。
闭上眼,打开窗,感受着夏夜晚风,电影里上海巷弄的葱郁绿意仿佛也在眼前恍惚而过。
Ten thousand sticky dreams lost to reality
一万个粘稠的梦敌不过一个现实
Seer steals thief's cigarette and takes a puff
先知偷走盗贼的烟吞云吐雾
随着电影《爱情神话》的热映,《吞吐》也广受好评,不仅为乐队吸引到了一大批粉丝,也让他们受到了《乐夏》节目组的关注。
至此,八仙饭店算是真正的走入了大众视野。
不是黑马,是在路上
2022年底,董林因为本职工作太忙退出了乐队,八仙饭店集结再出发,新增了吉他手大黄、鼓手奇奇,变成了现在的四人组。
也是在同一时间,王帆敏锐地察觉到了,最近来看他们现场演出的,多了许多《乐夏3》的节目pd(节目制作人)。
“当时有很多pd找来说,想要去看你们的演出,能不能帮我们留几张票?”王帆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他们一度以为上《乐夏》稳了,还把北京的每一场演出的赠票都留给了pd。
结果等了半年,始终没有等来入选节目的通知,以至于乐队成员们一度怀疑他们就是来“蹭票”的。
八仙乐队3.0版
直到今年5月,王帆在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上,突然收到了来自乐夏节目组的邀约信息。下一秒,她兴奋地将手机举过头,展示给闫明琛看。
激动、紧张、不可置信,一时间,几人的心情很是复杂,他们有一点小小的焦虑:“如果没演好,大家会不会很失望?增加了曝光量会不会有负面效果......”
两个小时的高铁,他们如坐针毡,还没到站,就回了消息:
“我们要去!”
很快,八仙饭店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然而在初舞台选曲这块,众人就陷入了纠结。
原来,他们最初考虑表演的是这首原创作品《青少年哪吒》,因为它的节奏最燃效果最炸更适合现场演绎,能获得的票数也是比较可观的。
然而犹豫再三,八仙饭店还是选定了《吞吐》:
“比起名次,我们更想试试把一首不适合竞赛的歌放到一个竞赛的舞台上,不如就来看看它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是一次实验。”
然而,正如众人所预料,因为《吞吐》节奏较慢,不太适合竞技类舞台,所以尽管八仙饭店顶着压力零失误完成了表演,得分却不太理想,差点“一轮游”。
好在,随后的即兴环节上,八仙饭店很快就发挥出了“高光时刻”力挽狂澜,场面一瞬逆转。
PK是从张亚东宣布规则开始的,四组乐队,限时一小时,改编《小星星》中的“一闪一闪亮晶晶”。
题面本身不难,但想要出彩,却并非易事。
比起其他乐队要么直接搬小星星主题,要么转小调,八仙饭店的处理则更令人意想不到——他们把大调旋律不加改动融入了小调的背景,创造不和谐音来营造暗黑氛围。
最终,八仙饭店以绝对的优势、断层碾压的实力,获得了全票通过,也就是开头的那一幕。
一些网友辣评
如果说即兴变奏《小星星》让八仙饭店在一众乐队中脱颖而出,那么改编赛上他们对张雨生遗作的绝美演绎,更是让乐队逆风翻盘,成了本季“最大黑马”。
为了能选到一首适合的歌进行改编,八仙饭店不断挖掘,听遍了张雨生老师的曲目,终于找到了这首《单身旅记》。
和张雨生其他作品不一样,《单身旅记》并没有那么高亢、激昂,而是更柔和,具有独立气质。
这种偏自白的作品和八仙饭店的创作理念非常合,闫明琛在改编这首歌时,甚至进入到了“心流”的状态,仿佛与张雨生隔着时空交谈。
编曲方面,八仙饭店的改编更激进,先用一段悬疑色彩的合成器铺底,再用偏复古的双吉他营造出撕裂、对抗的氛围,在不断渐进后达到情绪的爆发点。
为了向1966年6月7日出生的张雨生老师致敬,闫明琛用6667(lalalasi)的旋律做了一个人声的导入。
此外,虽无从考证张雨生是否在雨天出生,他们还是在最后加入了一段雨声的采样。
基于这样细腻又极致的共鸣,八仙饭店又一次成功晋级并俘获了观众的心。
没关系,我们还在打怪升级
虽然留下了惊艳的舞台,但毕竟是竞技类节目,永远围绕着“输赢”的主题。
八仙乐队在后面几场比赛中遗憾落败,成了本届观众心中“意难平”TOP1。
不过比起那些始终放不下的乐迷朋友们,乐队成员们倒是很豁达。他们将参加比赛视为“打怪升级”的梦幻之旅:
“灯光要如何运用,调音要如何完善,编曲怎么适应现场氛围,这些可能是你演10场20场都无法总结出来的经验,但在《乐夏》几场录制中就能得到归纳。”
而经历过初舞台失利、即兴环节被捞、改编赛贡献全场高光、后期被淘汰等起起伏伏,乐队几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也都在稳步提升。
越来越松弛的状态帮助他们近距离欣赏其他优秀乐队的舞美、内容、编曲和演奏:
“大家仿佛都是同学,在一个班级里联欢演出。一个班的人轮流上台表演节目,互相观察彼此,是一个特别好的体验。”
比起那些一次落败就郁郁不得志的音乐人,八仙饭店的淡然,仿佛已经到达另一层境界。
这种淡然,也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上。
毕竟你很难看见他们的歌里有对于现实激进的批判或思考,多的是“荒野抛山,火海沉船”“有貘食梦二两,梦里蛀满白象”这样如同陷入梦境中的呓语。
这种音乐固然是悬浮着的、脱离实际的,也注定不会同流行金曲一样被广为传播,但它的存在同样有价值。
正如村上春树曾在书里所写:
“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一个人只有坚持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才算不白活一场。”
音乐之于八仙饭店,是一场想唱就唱的快乐,无关名次、荣辱,唯有热爱。
「只身丈量梦境与现实,是投射在梦里,也在荒诞的人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