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拍?大尺度?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评价韩国电影?

仅针对韩国电影经常获得好评的“敢拍”“大尺度”这两点,简单谈几句个人的想法。

很多人称赞韩国电影“敢拍”,事实上对它所谓“批判”和“暴力情色”的尺度来说,“敢与不敢”可能并不算一个问题。电影能够得到官方的许可,其中很多更是获得财阀支撑的娱乐集团的投资,本身便意味着这种尺度的被允许。

对于官方来说,以“越来越敢拍”的尺度去博得以此为标准的评判优待,获得国际上的声望甚至奖项,这与kpop一样,都是韩国“文化立国”的重点内容输出。对于财阀来说,这种非现实的“批判”是普通民众和文艺工作者的一种发泄出口,因其“艺术创作“的形式而相对远离客观现实,甚至是尺度越大越暴力就越扭曲越极端越脱离现实,属于可被允许的矛盾缓解方式。

他们对作品可能引起的现实作用并不担心,因为所有人——包括创作者和民众——都明白财阀作为经济支柱的不可替代性,甚至或多或少地接受现状,大部分人也只会停留在文艺的虚拟层面进行情绪宣泄。

因此,财阀/官方与民众/创作者实际上达成了一种默契,我允许你适度发泄,你也不要付诸实践,一切停留在文艺层面。包括sm公司在旗下偶像组合mv中影射世越号事件,都没有遭到太严重的打压封杀。

如此看来,当“尺度”是被允许的默契时,就谈不上敢不敢拍,更无关于“态度精神”了,客观上讲更像是一种创作者在安全区内博得外人赞扬的小聪明。而就内容来说,过度极端的尺度往往脱离现实,特别是财阀题材里那些动物一样毫无人类逻辑可言的反派显然不是现实中人,这样的手法偶尔为之“点睛”尚可,日常化使用则必然削弱其现实批判性,作品的态度与表达均略被高估。

绝大部分的韩国电影导演都或多或少地局限在这个状态之中,只有奉俊昊、李沧东、洪尚秀等少数几人做到了突破。而他们一旦跃出,取得的成就也会尤其显著。

那么,什么是财阀和官方不允许的呢?当创作者开始以现实身份向现实事件进行表态抗议时,他们就离上黑名单不远了。2015年因政治立场和世越号事件评论,宋康昊等人被列入所谓的“文艺界黑名单”,就是最好的证明。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