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翰——宦官出身的北宋名将

北宋立国后,鉴于唐代藩镇为祸的教训,对武将多不信任。每当将帅出征,皇帝必然从内宫选派亲信宦官出任巡检、都监、监军或直接担任实际军职。与唐代相比,北宋时期监军的实际权力更大一些,甚至能直接操纵战事进程。这些宦官中,有多人领军出征,亲临前线浴血战斗,战功显赫,秦翰就是其中的一位名将。

秦翰(952—1015)字仲文,真定获鹿人,13岁入宫成为一名宦官;开宝年间,升迁担任宫廷高级职务。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崔彦进奉诏率军数万进击契丹,秦翰担任都监,亲临前线,以英勇善战闻名全军。宋太宗给予特殊封赏,称赞他可委以重任。雍熙年间,秦翰出任滋州驻泊都监,仍主管先锋一事,其后升任内殿头高级职务出任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排阵都监。淳化四年(993年),替补担任内侍押班。

淳化五年(994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率领叛军进攻灵州,原已归附北宋的党项族首领李继捧(又名赵保忠)驻军延州,与李继迁私下沟通,宋太宗诏命名将李继隆率军讨伐,秦翰担任监军。秦翰担心李继捧(赵保忠)逃走,就乘坐驿车先抵达延州,假称奉诏前来慰问,用缓兵之计阻止李继捧(赵保忠)实施叛逃的阴谋。北宋大军到达后,秦翰又奉劝李继捧(赵保忠)用地主之礼在郊外恭迎朝廷大军,趁机与李继捧(赵保忠)并驾齐驱出城,李继捧(赵保忠)于是束手就擒。秦翰因功被加封崇仪副使。至道初年(995年),秦翰担任灵州、环州、庆州、清远军四路都监。宋真宗即位后,加封秦翰为洛苑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

咸平二年(999年)七月,辽圣宗正式下诏“伐宋”。宋真宗任命傅潜为镇州、定州、高阳关行营都部署,秦翰为行营排阵都监。八月,北宋集结二十万禁军准备反击辽军。傅潜胆怯软弱胸无韬略,多次避战不出,秦翰与定州行营都部署范廷召等人多次催促傅潜发兵,傅潜都未听从。宋真宗委派名将高琼接替傅潜,将傅潜逮捕入狱,并调集援军参战。契丹久战不胜,于是避实击虚,主动撤军。秦翰与范廷召等人率军追击契丹军,在莫州以东三十里处击败契丹军,斩杀数万人,并将契丹所掠走的男女老幼数千人全部抢回来。宋真宗诏令褒奖秦翰,诏命秦翰升任定州行营钤辖。

咸平三年(1000年)正月,益州戍卒起义,杀死益州钤辖符昭寿,占领益州,拥立都虞侯王均为皇帝,攻破汉州,拥兵多达十余万,曾击败北宋将领杨怀忠、雷有终等人。北宋官军败多胜少,损失惨重。

八月,宋真宗诏令秦翰为川峡招安巡检使前往督战。当时两位将领上官正与石普意见不一,秦翰担心发生事端,晓谕二人和解。秦翰与名将雷有终商议,在益州(今成都)城北的鱼桥另外筑起一座土山,以便观察敌情。不久,官军攻克城北的羊马城,于是搭建雁翅敌棚掩护士兵用洞屋进逼益州外城。叛军也在对面搭建敌棚对抗官军,自号“喜相逢楼”。九月,雷有终派兵焚毁叛军的敌楼,此后叛军士气日益沮丧,就修筑月城加强防守。

叛将王均多用毒箭射杀官军,雷有终招募敢死队挖掘地洞攻进城中,把叛军的装备全部焚毁。秦翰指挥官军从东、西、南三路进攻叛军的外城营寨,雷有终与石普分别带领士兵用洞屋攻城。石普命士卒挖掘地洞攻进外城,击溃叛军。雷有终登上城楼向下俯瞰,叛军余部又在天长观前筑起营寨,并在文翁坊秘密设立砲架;时近日暮,雷有终欲休战歇息,待天亮再战。益州兵马都监高继勋坚持战斗,派人禀告转运使马亮准备秸秆油籸,率兵手握长戟大斧,拿着火炬发动进攻,将叛军砲架烧毁,尔后率领十余名骑兵与叛军鏖战,适逢秦翰率军驰援,叛军退却不敢再战。高继勋预知叛军会在半夜逃亡,于是设下埋伏,将叛军歼灭殆尽。杨怀忠率军烧毁天长观前的叛军营寨,追击叛军直到大安门,前后杀贼三千余人。当天晚上,王均率众突围遁逃。雷有终怀疑叛军有埋伏,派人在城中街市纵火。第二天早上,雷有终与秦翰登上城楼,将益州接受叛军官职的小吏抓捕后集中在城楼下站立,在旁边堆起柴草,点起火堆,四处搜索魁梧健壮的男子让那些小吏辨识,凡是接受叛军委任的,就命令左右亲兵抓起直接投入火堆中,自辰时至申时,就烧死数百人,当时都说太残酷了。

益州一战,秦翰亲自督领众将进攻叛军,身中流矢也不后退,五战五捷。攻克益州后,宋真宗以手札慰问犒劳他。第二天,秦翰率兵追击叛军直到广都,斩杀千余人,缴获战马数千匹。随后,挥军继续追击叛军,十月,在富顺消灭叛军余部,王均自缢而死,蜀地平定。秦翰返回朝廷复命,因功升迁为内园使,兼领恩州刺史。

咸平四年(1001年)十月,辽军南侵北宋。秦翰受命出任镇州、定州、高阳关前阵钤辖;不久,秦翰改任后阵钤辖,李继宣担任前阵钤辖。十一月,李继宣与秦翰、杨延昭、杨嗣分别屯兵静戎军、威虏军。两军在威虏军一带交战,杨延昭、杨嗣率领轻骑6000人先赴羊山设伏,李继宣与秦翰分别整军待战。随后,秦翰率军前往羊山迎击辽军,李继宣留守赤虏。杨延昭、杨嗣与辽军主力遭遇,作战失利。李继宣率军奔赴羊山,与秦翰所部合围辽军展开大战。秦翰身先士卒,斩杀甚多。李继宣的坐骑接连中箭倒毙,三次调换战马率军血战,取得羊山大捷,斩首二万,击杀辽军铁林相公以下将领十五人,辽军精锐铁林军几乎全军覆灭。党项族首领李继迁率军围攻灵州。十二月,宋真宗诏令王超为西面行营都部署,秦翰为钤辖,统领步骑六万驰援灵州。咸平五年(1002年)三月,秦翰升任环庆、泾原两路钤辖,与王汉忠、李允正一同领军,防备李继迁再次入侵。

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进攻北宋。十一月,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准备亲至澶州督战,先派遣秦翰为钦差乘坐传车前往澶州、魏州规划军事部署,允许秦翰便宜从事。不久,秦翰又担任邢洺路钤辖,与朝廷大军在德清军会合,形成掎角之势。随后又宋真宗宋真宗诏令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继隆为驾前东面排阵使,武宁节度使石保吉为驾前西面排阵使,秦翰为驾前西面排阵钤辖,负责排兵布阵。秦翰受命后,急忙督率全军环绕澶州疏浚河道,用以抵御契丹骑兵。刚刚完工,辽军果然突袭到来,秦翰70多天不解甲胄,领军坚守城池,与契丹交战。最终契丹请求讲和,大军凯旋后,秦翰留下驻守澶州。过了一个多月,诏令秦翰率领所部兵马返回京师,升任宫苑使、入内都知。

景德三年(1006年)五月,党项族首领李德明向北宋上表称臣归附。时任泾州、原州、仪州、渭州都钤辖的秦翰与知镇戎军曹玮等人鉴于党项族屡次反叛,各自上表请求出兵征讨李德明,宋真宗因李德明屡次遣使朝贡,担心失去诚信,没有允许。此后,秦翰担任邠宁、泾原路钤辖兼安抚都监,率领所部巡察山外守备,召见陇山各少数民族首领,晓谕朝廷恩信,各族共有三千余帐相继归附。不久,康奴族抗命不从,秦翰与陈兴、许均率兵深入敌境讨伐他们,斩杀数千人,焚毁他们的庐帐,缴获许多获牛马。接着,秦翰又与曹玮、陈兴发起突袭,在武延咸泊川斩杀章埋族首领。朝廷特下诏书嘉奖,赏赐锦袍、金带、白金五百两、帛五百匹。原先,西部边境没有藩篱屏障,秦翰在要害之地进行规划,开凿巨大壕堑,计划用工三十万,仅仅依靠戍卒数年才完成,不给当地百姓增加劳役。宋真宗特地加任秦翰为迁皇城使、入内都知。因为秦翰戍边时间很长,尽心尽力,特地设置这一职务用以显示非同一般的宠信。秦翰上表辞让,宋真宗不答应。

  大中祥符初年(1008年),秦翰请求到东部地方就职,宋真宗亲自手诏把委任他到西部边境任职的特殊原因告诉他。不久,诏令秦翰改任昭宣使,又担任群牧副使,准备随从宋真宗到汾阴祭祀后土。这一年,夏州有人袭扰边境,宋真宗当即派遣秦翰前往脽上巡视,并全面巡察边境各地守军。等秦翰一到,事情已经平息安定,秦翰有返回继续扈从宋真宗巡行,凡是皇帝巡幸所至地方的各种事情,全都任由秦翰裁定,不需要等待朝廷回复。祭祀之礼完毕,秦翰加领平州团练使。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秦翰扈从宋真宗到毫州太清宫祭祀老子,秦翰还像到汾阴一样执掌事务。八年(1015年),宋真宗诏令营建修葺皇宫,诏命秦翰参与主管这件事。闰六月,秦翰在内庭的官署李突然去世,时年六十四岁。宋真宗非常哀伤痛惜,为秦翰掉泪,诏令追赠秦翰为贝州观察使,封赏的财帛衣物多加一等。皇宫修建完毕,宋真宗诏命派遣使者把袭衣、金带赐给他的家人。

秦翰潇洒倜傥,颇有武力,对于用兵方略很自信。前前后后参加过许多次战斗,身上受伤四十九处。李继迁未归附时,秦翰凭借使者身份常常出入他的大帐,丝毫不受怀疑,秦翰曾经对宋太宗说:“臣下作为一个宦官不值得可惜,希望能亲手刺杀这个贼人,死了也没有遗憾。”宋太宗深深嘉许秦翰的忠诚。秦翰性情温良谦让谨慎,诚信待人,各位将帅中有人刚愎自用与人不和的,秦翰都能得到他的赏识。秦翰轻视财货,乐善好施,与将士休戚与共,因而能得到众人拥护,都乐意被他使用。秦翰去世时,禁军中有人泪如雨下。

  秦翰从一名宦官成为一代名将,虽有时代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自身的能力与品德。生逢其时,建功立业,尽忠报国,万代流芳!正所谓时也、运也、命也,才也、能也、德也,缺一不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