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五条人上《乐夏》捞人了
来源 | 摇滚客
今日BGM,《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五条人
就要返工了,大家假期过得怎么样?
转眼间,今年最后一个小长假结束了,2023已经步入尾声。
朋友圈里,从天南地北的音乐节回来的特种兵、离乡返工的螺丝钉们,都在熬过各自的戒断期。
但就在假期这几天,被大家抛在脑后的乐夏也突然爆出一则新消息:
第九期遗珠赛,五条人要来!
假期没顾上看乐夏的,这次是真的有福了!
被捞转捞人、被动变主动,这次以超级大乐迷身份回归的他们,果不其然又在乐夏的舞台杀疯了。
他们从被捞变捞人
重返乐夏的五条人,这次是来捞人的。
从被动转为主动,这次连他们的宣传照都应景地换上了比塑料袋牢靠的渔网。
少了“一条人”的他们还剑走偏锋,一首老歌都没唱,带来一首陌生的《你还好吗,今天》。
你还好吗,今天 (Live),五条人 - 乐队的夏天3 第9期这首歌来自他们2009年的一曲demo《相约第三世界书店》,是任性改名的结果。
现场成员更多、编制更大,复古的管弦乐加上原本的在地摇滚底色,一开腔还是当年的老味道、老配方。
不得不说,遗珠赛这首《你还好吗,今天》,也只算他们的正常发挥。
毕竟只是开场,比起他们和马东、大张伟的talking,这场舞台甚至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但“你知道,Rock'n'roll,永远都没有来到你面前”这句歌词出现时,我顿时明白:回来的还是当年的他们。
四两拨千斤的歌词、包含在松弛外衣下的犀利笔触,不错,这很五条人。
他们道出了一个没有人愿意承认的秘密,以为所有人心照不宣,可似乎没有人听到。
反而那句Rock'n'roll破音的一瞬间,平添了一丝戏谑的意味,让我再度回忆起梁龙那句“大哥你上乐夏,你上它有啥用啊……”
于是整首歌像大团圆结局一样,化解在一声“你还好吗,今天”的问候里,也拉开了今天遗珠赛的序幕。
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不是马东又提起这茬,我都快忘了五条人在上一季被淘汰三次,又复活三次。
三起三落,不禁让人怀疑请他们回来有没有三顾茅庐。
那么回来的理由是什么?仁科笑着锐评:因为你们请不到伍佰。
发乐夏3官宣微博时五条人IP还在音乐节现场,与此同时伍佰老师也刚结束内卷大省的行程。
大放假的,都是劳模,连轴转谁容易?
总之,这次五条人终于不用再怕比分,我们也不用怕他们再被淘汰。
遥想两年前的乐夏2,捞五条人的心急如焚简直就在昨天。
一曲《Last Dance》后,五条人被淘汰。
仁科当然是不服气的,在赛后采访时还表示“你们太遗憾了”。
就是这么一支全靠观众缘的乐队,在第二季带来了全季堪称封神的现场,我愿称之为几乎无出其右。
只要看过《阿珍爱上了阿强》的舞台,就不可能忘记这段仁科用酒瓶演奏的夏威夷吉他。
那个夏天沉迷乐夏的我和朋友,也很难不上头,逢人就模仿农村哉单手举外套、甩同款手势。
不愧是五条人,风度翩翩、英俊潇洒。
但接二连三的复活淘汰,即便是铁人,这样兜圈子也得兜麻了。
不过就像他们自己唱的,人生并没有什么意义,又何况输赢?
他们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这次回来,五条人没变的还是那一幅无厘头、混不吝的样子。
回应外界“你们不再摇滚了”的声音,仁科这句“摇滚,有的时候我也会让它‘滚’”深得我心。
就像是再一次回应《你还好吗,今天》里那句“你知道,Rock'n'roll,永远都没有来到你面前”;
也许有可能,“伍德斯托克”其实从未出现过,我们的追寻才构成了它本身。
但是,当追求摇滚就已经足够摇滚时,五条人直接选择让摇滚“滚来滚去”。
大张伟衔接的那句“溜溜球”比喻,主打一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把反讽拉到了极致。
摇滚就像溜溜球,需要的时候“滚”过来,不需要的时候“滚”过去,所以“roll”。
好像往往“最摇滚”的人,偏偏“最不在乎”摇滚。
当然,五条人变化确实很大,比如不久前成员牛河退出乐队,本身只有“三条”人的五条人彻底变成“二人转”。
以及正如马东所言,人家都到哈佛大学演讲了,真的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上一季这句话出圈后,和仁科对话的工作人员有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我不清楚;
但五条人他们,倒是马不停蹄地走在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上。
他们出了不少商务合作曲,和天猫超市、和特惠快车、和告五人、和马思纯。
大家都说,上了乐夏以后五条人也流俗,不再摇滚啦。
后来仁科现身《十三邀》、步入哈佛大学的课堂后,大家又发现五条人成了文化人,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啦。
但事情还远远不止如此。
当年心怀导演梦的五条人,又在今年先后官宣仁科参演的《雪云》、仁科配音的《艺术学院1994》、以及仁科阿茂参演的平遥参展片《失语症》。
从前想拍但没拍成的电影,这次也真让他们拿下了。
当年乐夏没捞回来的自己,他们也成全了 。
摇不摇滚、文不文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得自己成全自己。
他们不是听摇滚乐长大的
记得之前在刷到过一则视频《今夜,仁科不听摇滚乐》。
视频开头,是一只随风飞舞的白色塑料袋。
视频里的仁科并没有按照惯例弹吉他、唱歌、听摇滚乐、聊文学,而是在跳舞。
文化俱乐部乐队(Culture Club)这首《Karma Chameleon》贯穿整个视频。
音乐中,仁科夹着烟道:“我们听这种歌长大的,谁tm听摇滚乐有病啊woc!”
Karma Chameleon_Culture Club,Culture Club - School Reunion-The Disco录视频的人笑了,我看完也笑了。
是啊,没点病,谁听摇滚乐?
回到采样自电影《美国丽人》的片头:“你想看看我拍过的最美的东西吗?——白色塑料袋在街角独自起舞。”
跳舞的仁科也让我想起很多电影,《八部半》《低俗小说》,或是《山河故人》里跳舞的角色。
因为快乐、因为寂寞,也许只是因为想跳舞。
所以他们读文学、接商务、拍电影、重返乐夏……
五条人就像街角那只塑料袋一样,风起了,他们随之跳舞。
但是听了这么多乐队,才发现五条人身体力行地贯彻了“摇滚乐不重要,你自己才重要”。
对于乐队而言,哪条路都会太过短暂。
但哪条路也都是路,既然已经上路,不如先走下去吧。
用他们的话讲:问题出现再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