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锡遭罢免将一鸡死一鸡鸣?

  美国国会内的个别共和党众议员「笼里鸡作反」,联手民主党众议员,以二百一十六票对二百零八票,通过共和党籍佛罗里达州众议员盖茨所提罢免案,成功罢免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这是美国联邦众议院二百三十四年历史上首度有议长遭罢免,且仅由共和党少数极右强硬派发动便能成事。

  麦卡锡今年一月历经四天十五轮的投票,才在惊涛骇浪中成功坐上议长宝座。过程百转千回,创下美国一百六十四年以来拖延最久的一场议长选举的记录。恰巧的是,这次策动罢免麦卡锡的同党议员盖茨,在今年初麦卡锡争取议长职位时就强力杯葛,第十四轮投票差一票就当选,当时麦卡锡气愤的走向盖茨,两人有番激烈争辩,直到第十五轮投票才跨过当选门槛。结果还不到一年,就遭到党内强硬派议员逼宫,由同党众议员盖茨提起罢免案,而且在对立的全体民主党众议员的「义助」下,罢免案获火速表决通过,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麦卡锡的被罢免,纯粹是美国的国内事务。实际上,罢免案的肇因是美国国会九月三十日批准一项为期四十五天的临时拨款法案,避免政府陷入断炊,但极右翼共和党人强烈反对将这笔援助纳入法案,不满麦卡锡与民主党合作,强硬派共和党人盖兹提出「罢免动议」。盖兹在投票结果出炉后痛批麦卡锡是「沼泽中的生物」,透过收集特殊利息资金并重新分配以换取好处而上台,而他们正在平息这场狂热。

  根据众议院规则,麦卡锡的盟友、共和党众议员麦克亨利被任命为临时议长,直到选出新议长。众议院随后迅速休会,以便议员们可以开会讨论往后的道路。白宫表示,希望众议院能迅速选出另一位议长来接替。因为众议院议长是继总统、副总统之后,美国的第三号人物。在美国总统因故不能视事时,第一顺位继承人是副总统、第二顺位便是众院议长。

  按照法律规定,麦卡锡被罢免后,仍可以重新参选议长。但麦卡锡表明,不会再争取议长职位,而他并无后悔对话谈判,指管治就是要寻求共识。

  尽管麦卡锡的罢免案是美国的国内事务,但却与美国同台湾地区的关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因而有人形容麦卡锡失去议长宝座对台湾是一大冲击。实际上,麦卡锡的「抗中友台」立场极为明显,他主张对中国强硬,并加强台湾地区的军力。去年五月在众议院成立共和党「中国工作小组」,去年底中期选举共和党重掌众议院后,他宣布若当选议长将成立众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今年一月,众议院以三百六十五票赞成、六十五票反对,表决通过成立「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持续「撑台抗中」。

  麦卡锡不但在去年夏天曾力挺时任众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地区,并承诺若共和党执掌众议院,他希望以议长身份再次率团访问台湾地区,成为第三位访台的众院议长。今年一月美国网媒《酒杯新闻》报道麦卡锡拟春季访问台湾,消息引起北京强烈反弹。《金融时报》三月初引述台湾当局官员称,蔡英文说服麦卡锡改为在加州会晤,以免过度刺激北京,威胁台湾「安全」。

  为此,麦卡锡改为在美国与蔡英文会晤。今年四月五日,蔡英文「过境访美」时到访位于加州的列根图书馆,麦卡锡亲自迎接,双方还举行闭门会谈。事后麦卡锡声称,「相信此时此刻美台之间的连结,比我一生中任何时刻都要牢固」。此举引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批评,强调坚决反对美国政府第三号人物、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同蔡英文会见。因为此举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领土完整。

  麦卡锡下台后,会否影响美国的亲台政策?估计在美国政客掀起及营造的「仇中」氛围之下,尤其是美国国会是反映民意的机构,议员会以「投其所好」的手法来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因而估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走了一个麦卡锡,可能还将会有「米卡锡」或「粟卡锡」接过其衣钵,继续进行敌视中国大陆的活动,并影响国会推出「撑台法案」的力度和数量。

  实际上,据《华尔街日报》引述共和党消息来源报导,麦卡锡遭罢免的当天晚上,众院共和党团领袖史卡利塞就开始与党内议员联系,讨论争夺议长宝座的可能性。共和党是众院多数党,八面玲珑的史卡利塞如今在国会的地位仅次于临时议长麦亨利,但变数是他正在接受血癌治疗。而其他可能角逐议长的众议员中,属于国会「台湾连线」成员还有众院共和党党鞭艾默,共和党研究委员会主席赫恩。包括众院司法委员会主席乔丹、众议员罗伊也是潜在人选。

  而路透社报导列出的可能接棒者则有史卡利塞、艾默、乔丹以及唐纳兹等人,其中属于国会「台湾连线」成员则有麦亨利,以及众院民主党领袖杰佛瑞斯。如果共和党继续内哄,杰佛瑞斯将是民主党议长的不二人选,今年初与麦卡锡角逐议长宝座时,杰佛瑞斯曾在其中几轮投票中,得票数高于麦卡锡。

  路透社甚至还点名前总统特朗普也是可能人选。因为美国宪法并未规定众院议长一定要由众议员担任,所以不能排除有这个可能性。一些特朗普的共和党盟友曾表示他可以出任议长,但目前专心投入明年总统大选的特朗普显然无意于此。

  因此,美国联邦国会众议院议长的对抗中国大陆及「友台」态度趋向,将是「一鸡死一鸡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