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中的哈萨克斯坦人,不该被遗忘

 “瞧,哈萨克人1941年做了些什么?当时不应该保卫莫斯科,而是放弃它。这样一来战争立马就可以结束,现在我们将开着德国车、沿着德国高速公路驶向阿拉木图,还可以喝上德国啤酒......”

  “是的,这样一来申根签证就不需要了。”

  这段对话出自两个哈萨克斯坦的年轻人,其中一人正在向他的朋友讲述自己前不久的德国之行。

  恰好,这段话被路过的哈萨克斯坦历史学家、政治家布拉特·苏丹诺夫听到。这样的对话不禁让苏丹诺夫感慨:或许,自己的同胞不再了解历史,也不想了解历史了。

哈萨克人是否应该参加卫国战争?苏丹诺夫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因为这是一场抗击共同敌人的战争。

  苏丹诺夫认为,与两个年轻人有一样想法的人可能还有不少,只是这些人不明白,自己的祖辈不仅拯救了后代,而且拯救了世界文明,他们为此流血牺牲,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苏丹诺夫手中有一份日期为1942年4月27日的德国文件《东部总计划的备注和意见》,字面如下:

  “应当记住,从西伯利亚到贝加尔湖一直都是欧洲的殖民地,居住在这些地区的蒙古人和突厥人一样,仅仅是在最近一段历史时期才出现的。”

  而另一份文件,是NACUI军官博尔曼1942年7月23日关于占领区的政策:

  “无论如何也不能给占领区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在任何情况下非德国人都不许接种疫苗,接受治疗,当地民众也决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如果我们在这方面犯了错误,就是在未来给自己树敌。”

这样的计划是纳粹德国提出的,它使苏联2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860万人是苏联红军,而其余的都是平民。

  在被占领的领土上,苏联人民3年没有任何医疗救助,忍饥挨饿,像奴隶一般被使唤。

  斯巴达300勇士是一个壮举,难道潘菲洛夫28勇士却只是神话?

  《斯巴达300勇士》:战争题材电影,讲述的是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波斯希腊温泉关之役。公元前480年,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统率50万大军大举进攻希腊,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亲自率希腊联军扼守住地势险要的温泉关,但希腊守军很快就被击溃,列奥尼达斯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亲自率300名斯巴达勇士垫后,与数万波斯军展开了血腥的殊死搏斗。最终,这300位勇士全部战死,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关一战中付出了2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潘菲洛夫28勇士》:俄罗斯历史战争片,本片讲述二战中的一个著名故事,苏军潘菲洛夫步兵师的28名士兵在通往莫斯科的地段上消灭了18辆德军坦克,阻止了德军前进的步伐,苏军只有5人幸存。

“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而是应该尽可能地告诉后代。否则,我们就无法在年轻人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那些因收取了外国钞票所以保持沉默,甚至歪曲历史的人有很多,但请记住,无论向潘菲洛夫师的英雄们泼了多少脏水,事实都不会改变的!”苏丹诺夫说。

伊万·潘菲洛夫,卫国战争时期莫斯科会战的英雄,少将(1940),苏联英雄。1941年11月18日,潘菲洛夫在莫斯科州沃罗克拉姆斯克区古谢涅沃村作战时英勇牺牲。后被所在部队颁发列宁勋章1枚,红旗勋章2枚,"工农红军建军20周年"奖章1枚。1942年4月12日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他所指挥过的这个师,被命名为潘菲洛夫师。

  “现在有些人谈到斯巴达300勇士的时候,钦佩地赞叹‘这真是壮举’,而谈到潘菲洛夫28勇士时却称‘这是个神话’。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对的,因为把英雄从记忆中抹去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苏丹诺夫强调说,特别是一片土地上的国家保卫者,被试图替换成那些和敌人合作的人,只能导致民族的分裂。

  苏丹诺夫认为,大家不应该忘记的,还有这些人。

曼舒克·马梅托夫

  例如,曼舒克·马梅托夫,整整一年都在为入伍而奔走。

包尔江·玛穆什

  卫国战争中的另一个英雄包尔江·玛穆什,既是一个战地记者,也是一名战斗英雄。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沿着战壕走了数公里,看到了士兵如何倒下、牺牲,我还看到了NACUI份子如何残杀老人、儿童、妇女、伤员,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画面,很少有人能忍受......”

  “哈萨克军队基本参与了所有的重要战役。一些人尽皆知的数字,我还要列举一遍:哈萨克斯坦共组建了12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7个独立步兵旅以及约50个独立团和营。其中3个骑兵师和2个步兵旅的士兵都由哈萨克族士兵组成。”苏丹诺夫说。

  据哈国365info网报道,战时共有119.6万哈萨克斯坦人入伍,67万人投入到工业生产中。而在1941年,哈萨克斯坦总共只有642.5万人。

  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近三分之一的军队来自哈萨克斯坦,包括310师和314师。

  英雄苏丹·拜马加姆别托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掩体射击口,后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

  在斯大林格勒,德军遭遇5个步兵师和1个哈萨克骑兵师的沉重打击。

拉赫曼江·克什卡尔巴耶夫(右)

  第一个将胜利的旗帜插上德国国会大楼的人,是士兵拉赫曼江·克什卡尔巴耶夫。

  曾有一份美国报纸,在1942年2月12日的期刊上,刊登了审问德国战俘的情景:

  “我们向前进攻,迎面冲来的是黝黑皮肤的士兵,他们的作战是那样勇猛顽强,我们只能退缩,无法抵挡猛烈的进攻,带着恐惧被打败。有人告诉我们,和我们战斗的是哈萨克人。太可怕了,我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无畏的民族。”

卫国战争期间,成千上万的苏联女性走上前线,与男性军人并肩作战,共同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她们中的一些人成为狙击手,并取得了令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为改变战争进程做出了贡献。

  其中,就有这么一位哈萨克女英雄,她叫阿丽亚·摩尔达古洛娃(Aliya Moldagulova)。

阿丽亚·摩尔达古洛娃出生在哈萨克斯坦,在列宁格勒遭遇战争爆发。1942年5月,阿丽亚还是一个在孤儿院成长起来的16岁女孩,她所在的孤儿院从被包围中的列宁格勒疏散到后方。当年12月,阿丽亚成为不久前组建的狙击训练教官中心学校的一名学生。

  在学校,阿丽亚由于成绩优异获得一支刻有她名字的步枪。第二年7月,阿丽亚被派往前线。

阿丽亚的一名战友回忆说:“1943年8月,狙击手阿丽亚·摩尔达古洛娃来到我们旅。她是位非常柔弱而可爱的哈萨克小姑娘。才18岁的她,到10月份就已经击毙了32名法西斯分子。”这位战友说,阿丽亚有着特别不怕死的精神。

  此外,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狙击手,还能捕获德军俘虏,从战场上抬下伤员,并为他们实施急救。

  1944年1月,阿丽亚在解放俄罗斯西北部佩斯科夫州的战斗中牺牲。

据目击者回忆,她一次次地带领战士们进攻,口中高喊着:“弟兄们,战士们,跟我冲!”在一次进攻中,被地雷碎片击伤的她仍然投入了肉搏战。她被一名德国军官再次打伤,但成功杀死了这名敌人。最终,第二次伤势夺去了阿丽亚的生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