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旅游火爆说明了什么?

在某些自媒体平台上,总有一些人抱怨经济不景气的说法,甚至以弱者自居,开始哭穷,什么分文未存,什么饭都吃不起了……诸如此类,好像没钱花已经变成普遍现象了。但大数据骗不了人。

据文旅部公布的消息:今年中秋和国庆节假期,全国旅游出游预计达8.96亿人次,同比增长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138%。假期伊始,全国的文旅市场就异常火爆,酒店爆满、机票和高铁票销售一空,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加至少5倍。所有景区都是人山人海,当地管理部门甚至不得不紧急疏散人群。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旅游属于享乐型消费,在消费层级上排在比较高端的位置,也就是说,人们出门旅游,是在生存性需求得到基本满足,车子、房子等舒适性需求已经大体解决之后,才会出现的主体消费模式。

一般来说,一国一地区人均收入 GDP 达到 3000 美元的时候,就会出现观光旅游的需求。达到 6000 美元的时候,休闲度假的需求就会产生。当人均GDP超过 1 万美元之后,旅游将会成为大众消费的潮流。2022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7万美元,旅游的火爆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作为十四亿人口的大国,难免也会有少数躺平派,这些人还特别喜欢在网上发表议论,恨不得把国人都说得和他一样惨。但国庆节期间的旅游数据在那摆着,当中国大多数人都在游山玩水时,那些平时最爱让国人“反思”的躺平者,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呢?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