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事业,是需要伟大的理想和信念,这样才有那样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本文由“弦歌雅意”推荐,来自《70年前,守住朝鲜半岛!》评论区,标题为弦歌雅意添加】
依据某人的人品论,我不完全赞同。但三观一致,有求同存异的空间,也的确是我选择交往与否的个人标准。
举个例子:
当年志愿军入朝的时候,有一位身份很高的“民主人士”把一些重要军事机密通过暗藏的电台,发给了美国人。在他的脑回路里,觉得文明之光自由之光的美国人打败了志愿军就是世界和平的希望,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自由的希望。
如果没有这次泄密,长津湖不用死那么多人。然后事情败露,人皆曰可杀,是太祖把这事儿压下来。后来被打成右派(嗯,现在很多人觉得只要当时的右派都是圣洁白莲花,都成英雄了。)讽刺的是,反右60多年过去了,这位民主人士似乎“吾道不孤,”还有好多人认为当年美国人打败我们国家才有希望。
有些事儿不想扯太多,本来就是战役层面的事儿,有些人非要往政治形态靠。说抗美援朝救了个王八蛋政权,朝鲜人民受罪都是我们的错。所以抗美援朝是错的!
是错的?!你见义勇为救了一个少年,多少年后这个少年杀人放火,责任都在见义勇为者的你身上喽。
有人站在道德高点上讲,说不能让将士拿血肉之躯去对抗美国人。
听起来似乎...人道,仁义!?可当年汪主席也是这么想的,委员长不抵抗也是这么想的。那束手待毙当亡国奴好喽。有条件用硬装备扛硬装备谁不愿意?你没有就不抵抗,就彻底放弃了?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个跟韩战不是一回事,不是说你省事就划等号了。韩战始于38线,中国人的保家卫国始于鸭绿江畔终于38线。“保家卫国”这个不仅仅是宣传,更是事实。
再举个例子:
三所里38军的想法是,志司所有的战略意图都要靠先敌抵达来实现,如果不能,所有兄弟部队的牺牲都变得毫无意义,打败美国野心狼也就无从谈起。所有的人都自觉自愿的把自己当成大局上的一枚棋子。这才有轻步兵14小时直线距离行军70公里,途中还有遭遇战。这个记录是世界军史上空前绝后。到今天,14小时行进70公里到今天也是顶级特种部队的水平。到达三所里以后,面对美军的优势兵力和活力,普通志愿军战士,只有一个信念:阻敌。因为友军一定会来,一定会像他们一样的排除万难及时进入阵地发起进攻。
而当年孟良崮上,上至张军长,下至普通马夫,谁心底里相信友军会来?
在绝境之时,三所里的每个战士,士气没有消沉过,因为对他们而言,只要多阻敌一分钟,美军被歼灭的可能就大了一分。这个时候,生死已经不是考虑。而孟良崮上,时间每过去一分钟,绝望情绪就增加一分。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是说伟大的事业,是需要伟大的理想和信念,这样才有那样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那一支军队,是人类历史上轻步兵的巅峰。志愿军的战略意图甚至是要下到连队和单兵,每个人都知道某场战斗的意义所在。这个是美军无法想像的。
以致于俘虏个别战士,得知志愿军的行军动向,美军都无法相信。因为这么机密的军事行动的保密要求不可能让一个下士知道。到底是哪一边的士兵被不明就里的置之死地,充当炮灰还要争议吗?
有个朋友,现在在美帝商学院当教授,说过他判断一个人人品如何,就是看他如何评价中国人民志愿军。
以前觉得有点偏激,现在也越来越认同了。那么多正面反面的争论,很多中国人非要相信那些证据来源不明,阴暗揣度的东西,这种人的确不敢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