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是小项目呢?!单台50万千瓦的冲击式水轮机已经是全球最大了
【本文由“大鱼儿”推荐,来自《世界最大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锻件首套研制成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深空导航
扎拉水电站共计两台合计100万千瓦,小项目了,单独为这个项目研发高水头机组本钱都收不回来。研发的真正目的显然是大拐弯水电站的6000万千瓦机组,这里落差2000多米,水头太高的,高的目前没有适用的材料来制造水轮机,梯度利用水力是必然的,但分断建造困难也很大,分断越少越好。哈电是共和国的栋梁之一,要出这个力的。
怎么会是小项目呢?!单台50万千瓦的冲击式水轮机已经是全球最大了(目前全球最大的冲击式水轮机是奥地利安德里茨为瑞士毕奥德隆电站制造的单台42万千瓦的冲击式水轮机)。
大拐弯水电站的6000万千瓦,仅仅是此处的水电资源理论估算值,目前大拐弯水电站仅仅列入国家远景建设计划,官方没有任何此发电站设计方案。网上有设想,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为低坝,开挖引水隧洞,设9个阶梯式水电站达到总落差2200米,实现年3000亿度发电。所以,落实到每个阶梯的单台冲击式水轮机也就是50到100万千瓦。
另外,就算2000米的水头,也并不是什么高的没有适用材料。上面说的安德里茨为瑞士毕奥德隆电站制造的单台42万千瓦的冲击式水轮机,瑞士毕奥德隆电站的水头高达1883米,而且是20多年前制造的。
说到难点,其实是雅鲁藏布江地貌对水电站的综合设计的考验,比如瑞士毕奥德隆电站就因为压力管破裂导致水电站停用9年,之后对压力管重新设计才恢复发电。而雅鲁藏布江的地貌比瑞士更加复杂和困难。
国内水电技术是逐渐通过引进吸收发展起来的,之前主要是针对国内水电资源特点,对大水量的混流式水轮机的研发和制造。现在开始对西南的高水头水电资源,以及对现有水电资源的挖掘开始加大了对冲击式水轮机的研发。
欧洲由于缺乏像亚洲,南美和非洲这样的大水量水电资源,所以利用高坝积攒有限水量后,利用隧洞产生高水头发电,所以其冲击式水轮机的技术一直领先。
大功率的冲击式水轮机整体不是什么卡脖子技术,而是国家需求和战略部署的问题,现在需求有了,而且有了混流,轴流等水轮机的技术基础和强大的产业链了,高水头大功率的冲击式水轮机就自然开始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