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的女儿马拉拉说,等学业完成后将永远回到祖国

巴铁的女儿马拉拉说,等学业完成后将永远回到祖国

据观察,海外网于上月29日说过,“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以及诺奖得主马拉拉·优素福扎伊首次回到祖国巴基斯坦。由于顾及安全原因,她此次回国的行程保密,而她将在此期间会见包括总理阿巴西在内的诸多官员,预计将讨论推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等问题。”之后,有印媒于今天称:她周一结束了行程。在这次充满感情的回国行程中,她还得以回到斯瓦特山谷的家乡,并会见了总理阿巴西等政府官员。阿巴西对马拉拉的归来表示欢迎,并称她为国家的女儿。

石川看新闻也注意到,印度斯坦时报在报道中也一直强调,马拉拉的回国是保密的,她的行动受到严密保护,因为塔利班威胁要杀害她。而海外网的文章还提到,塔利班曾发表声明称,如果马拉拉活了下来,他们会再将其视为袭击目标。马拉拉2013年在联合国演讲时则表示:“他们认为子弹会让我们沉默,但他们失败了。在这种沉默之上响起了成千上万的声音。” 

另有印度媒体报道,马拉拉是因倡导女童教育而被塔利班枪手击中头部的。她这次回国是向政府和军队表明该国成功击败恐怖主义的努力的一部分。

500

 关于马拉拉更多的遇袭详情,据早前的国内媒体记录,2012年10月9日在巴国西北部遭遇不明身份枪手袭击,伤势严重。马拉拉当天放学回家途中所乘校车被一名身着警服的袭击者拦下。枪手登上校车,问:“你们谁是马拉拉?快说,不然把你们统统毙了。”很快,马拉拉的身份暴露了。枪手对着她的脸开了枪,子弹穿过头、颈,嵌入肩膀。之后,她被飞运英国,在伯明翰的伊丽莎白女王医院救治。2013年2月的一天,手术补造了颅骨,并使她恢复了听力。到了3月,马拉拉她换上新校服,在伯明翰就近入学埃德巴斯通女子高中。

 据观察,更进一步的详情是,根据巴国当地媒体报道,马拉拉和她的父母某一个国际机场被看到,随后他们在四天的回国行程后登上了飞往伦敦的飞机。一位政府官员告诉当地媒体:“马拉拉和她的家人离开了伊斯兰堡。”。

 上周在巴总理办公室的一次招待会上,马拉拉面对镜头泪流满面地说,最终回家是一个“梦”。“我一直梦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巴基斯坦......在和平和没有任何恐惧的情况下。”报道提到,马拉拉在周末短暂回到她的家乡斯瓦特山谷。她在推特上写道:“我闭着眼睛离开斯瓦特,现在我睁开眼睛回来了。”

 “我非常高兴。我的梦想实现了。斯瓦特地区恢复了和平,因为我的兄弟姐妹做出了宝贵的牺牲。”她在该地区主要城镇明戈拉外的一所学校说,她在那里由巴基斯坦军方护送。马拉拉还对她的家乡说,她已经等了五年多了,她还说,她经常在地图上看巴基斯坦,希望能回来。

 她说她计划在英国完成学业后永久返回巴基斯坦。据报道回顾,当天早些时候,在严密的安保措施下,马拉当天早些时候离开了她在伊斯兰堡住了四天的酒店,随后乘车前往机场。这位现年20岁的大学生离开酒店时,目睹了感人的场面。他感谢巴基斯坦官员上周末给她一架军用直升机,让她飞往斯瓦特山谷,那里曾经几乎是武装分子控制的地方,并看到她在西北城市明戈拉的家。

 上周六,她回到了明戈拉。马拉拉在推特上说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看到我的家人回家,拜访朋友,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我感到非常高兴。”马拉拉一边写着,一边贴着一张照片,照片上她和父亲、母亲、兄弟们站在家里的草坪上。

 在上述印度媒看来,马拉拉这次回国对巴基斯坦来说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时刻。巴国一直称斯瓦特是其与极端主义长期斗争的成功案例,美国等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常常无端找理由指责巴基斯坦。巴铁反对美国和其他国家指责其西北部仍然是好战分子的避风港。

 同时,石川看新闻也注意到,百度百科在给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做名片时也说,斯瓦特河谷位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是巴铁反恐的重点地区。

 根据报道,昨日马拉拉的叔叔哈桑告诉美联社说,“她将带着美好而难忘的回忆离开巴基斯坦,但她将返回英国,因为她想在那里完成学业”。

 而马拉拉本人接受本国电视台ARY新闻频道采访时说:“我们希望为儿童的教育而努力,使巴基斯坦的每个女孩都能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文/梁石川)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