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两位纽约时报记者餐叙,互相了解对方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老胡今晚与纽约时报驻华记者柏凯斯和王月眉餐叙,互相了解对方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我说道,中美关系的氛围近期有所缓和,外界有分析说是因为中国经济放缓,所以有了与美国缓和关系的愿望,这是一种误读。中国一直希望中美关系良性发展,这个态度是长期的。但是前段时间美方破坏中美关系的动作太多太密,本来中美关系有缓和苗头了,但今年2月美国击落了中方因失控误入美国上空的气球;4月份美国众议长麦卡锡又见了蔡英文,加上军售,总是打断中美刚冒头的缓和气氛。最近这段时间,美方针对中国的破坏性行动少了一些,多名美国高官又连续主动访华,使得双方的气氛有所变化。
我说,我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写道,中美目前相互是什么很难定义,但双方肯定还不是敌人,今后也不应该成为敌人,我相信很多中国人同意我的这个看法,我也相信多数美国人也不愿意中美成为真正的敌人。所以,中美形成正确、积极的互动非常重要。我特别说,美国想用“小院高墙”战略封住中国高科技发展,肯定成功不了。华为的突破只是一个例子,中国人的突破会有很多。关于台湾的事我们聊了很多。我表达的看法是,美台不要逼大陆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选项,一旦走到战争那一步,我相信解放军能够一举拿下台湾岛,而且我不相信美军届时敢于直接军事干预。当然,军事行动之外,将出现极其复杂的局面,届时整个国际关系都将面临严峻考验。大陆希望最终实现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美台不要把台海局势朝战争的方向逼。
两位纽约时报记者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但是我们约定了互不引用对方的观点,如果要引用,须提前将引用的内容知会对方。
值得一提的是,柏凯斯来自一个特殊的美国家族,他希望我把这一点告诉自己的读者。他的家族与中国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母亲曾祖母的姐姐兰马利亚1887年最早来到中国,对当地医疗和教育做出重要贡献,福州于今年6月为这个家族先人等美国人在福州的善举举行了“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柏凯斯参与了其中的很多活动。我在文末带上了福建日报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