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訪美行是成功,還是失敗?
如果就討好美國的角度看,當然是成功的。侯友宜提出對大陸的「嚇阻、對話、降低風險」,美國智庫給予肯定。侯友宜呼籲成立「全民防衛動員委員會」,強化與美國合作,對抗大陸,表現的比賴清德更加激進,也深得美國歡心。所以,侯友宜此行代表,國民黨內親美派碾壓统一派,正式向馬英九路線說「bye bye」!
就選情的角度來看,國民黨到處吹噓是加分的,侯友宜民調已超柯趕賴。但昨天看到一份內參民調,卻顯示出不同的結果。賴清德仍遙遙領先,穩居第一,郭台銘則遠遠落後,穩居老四。第二名柯文哲領先第三名侯友宜,仍然維持一定的差距。
這份內參民調的結果可不可信,可以觀察幾個指標來佐證:一是民進黨正全力打柯,卻輕鬆放過侯,証明民進黨仍認定柯是主要對手,在野三人的老大。
二是國民黨上至朱立倫,下至各路名嘴強力吹噓「藍白合」,「侯柯配」。事實上柯文哲已下令停止與國民黨接觸,以免動搖軍心,因此侯柯配根本子虛烏有,藍白合也無進展。
三是國民黨和其旗下名嘴,搭配藍媒,仍在強力打郭,証明國民黨仍在意郭的動向,主要是顧忌郭與柯合作,進一步邊緣化侯。
連趙少康和郝龍斌都表示韓國瑜扮演非綠桶箍,不需要有朱立倫的授權,意思是韓國瑜在十月初回台灣,將以超然角色整合非綠。然而國民黨仍故意扭曲韓是助侯勸退柯郭,並釋放出絕無可能的「侯韓配」風向。其真正目的,就是想摧毀韓整合非綠的超然角色,堅持朱金侯的強硬路線。
如果侯友宜可以打敗賴清德,國民黨基於一黨之私的操作還情有可原,但值得參考的內參民調都還落後柯文哲,卻仍打腫臉充胖子,自吹自擂,就顯得掩耳盜鈴,半夜吹口哨壯膽了。
至於郭台銘最大的難關,在於賴佩霞是否能及時放棄美國籍,這一不確定因素大大影響到郭的連署,也使郭的支持度下滑。
國民黨若聰明,這時就該雪中送炭,才可能爭取將來郭的支持。然而國民黨卻反其道而行,落井下石強力打郭,極盡嘲諷奚落能事,這種做法只會促成郭倒向與柯合作,一旦兩人搭檔成形,要被邊緣化,落入困境的,就成為侯友宜和國民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