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捉急?央视官宣,中国突破颠覆性技术,美B-21未问世,就已经过时

中国炼化“火眼金睛”,美军战机隐身衣将失效,B-21还没问世,就被死死掐住命脉,这下尴尬了。

500

前言:现代战场上,强火力输出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加上高精度的定位系统,基本可以做到“发现即摧毁”,在这个背景下,隐身技术变得尤为重要,美军F-117隐身战机曾在海湾战争中创下“0伤亡”的纪录,让世界见识到隐身战机的强大,但矛与盾的争斗,注定是不可避免的,有了隐身自然会出现反隐身。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在反隐身领域,中国达到了怎样的水平,美军隐身战机的先天优势还存在吗?

01

 中国突破颠覆性技术,精准捕捉隐身战机

      

 据悉,6月19日到6月25日,巴黎举办了第54届巴黎-布里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这是自2021年航展取消以来,两年内的首次航展活动,因此,该活动吸引了全球不少知名航空公司的参加。比如波音、达索、空客、洛克希德·马丁、巴西航空工业以及中国航空工业等,大概有30万游客参观,可以说,本届巴黎航展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航展。

日前,在中国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现场,官宣了一种YLC-2E型S波段的多功能雷达,介绍称,该雷达发射功率非常强大,可以让隐身飞机全套隐身手段失效,与此同时,这种雷达的监测频段波长短,频率高,与普通的探测雷达相比具有断层式优势。

YLC-2E型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代表的是中国反隐身技术的新成果,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目标进行探测,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500

实际上,目前的隐身战机、隐身轰炸机以及隐身无人机,并不是真的能在视觉上隐身,而是因为其涂装的吸波材料和经过优化的外形设计,在吸收雷达波的同时,可以让入射波从各个方向散射,减少地面雷达收到反射波的概率,简单来说,现代飞行器使用的隐身技术相当于是躲避雷达的技术。

我国第一代预警雷达的峰值发射功率高达10000kw,但升级雷达并非一味地加大功率,若功率越大,雷达的机动性就会变差,所以,YLC-2E型在这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突破,使用了先进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实现极高的能量应用效率,可精准识别隐身目标的雷达回波。

02

 不止一样,多路径破除隐身能力

当然,除此之外中国还有许多技术路径可以突破对方隐身能力,近年来,我国陆续推出了米波雷达、无源雷达、双多基地雷达等等,实现了不同角度的饭隐身能力。

500

现阶段,米波雷达是最直接、最高效的反隐身雷达类型,虽然精准度不高,但使用成本低,寿命也很长,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抢手。像无源雷达的话,它本身并不会发射电磁波,而是利用广播、电视信号等辐射源作为探测依据,当隐身飞机经过时,机身也会散射调频广播信号,在这个情况下,无源雷达就可以实时接收反射信号,根据波程差等信息确定目标二维或者三维坐标,最后锁定隐身飞机位置。

专家指出,如果隐身飞机无法做到全频段隐身,那么中国的反隐身雷达就可以探测并精确锁定,而这项技术,对美军B-21隐形轰炸机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03

 B-21组“蜂群”,妄图穿透中国内陆

JF-22超高速风洞的应用美国觊觎三峡大坝已久

中国“杀手”卫星有多强,美航母无处遁形

 

很早之前,为了确保美军在轰炸机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军耗费大量精力、资金研发了B-21隐形轰炸机,还高调披露了样机,声称其具备全球领先的隐身技术,可以确保美军在该领域独占鳌头。

尽管美军最新的B-21今年可能无法实现首飞,但美军方对这款轰炸机的期待可从未减小,最近,米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发表了一份报告,对B-21战略、战术进行了深度解析。

500

报告称,美军若想同时击败中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就应该采购至少100架B-21战机,早在2018年,五角大楼就将中国视为“新威胁”,但多年来却未拿出实际行动,直到解放军区域拒止体系不断完善,歼-20、霹雳-15先进空空导弹、福建舰等先进武器装备陆续揭开面纱,让美军过去20年自以为是“铜墙铁壁”的岛链封锁线沦为摆设。

在这个情况下,报告提出美空军对地打击理念应该改为“远程穿透打击”,依靠隐蔽性更好的轰炸机深入中国内陆,而B-21就是这种“远程穿透”的重要打击手段,但这种战术的危险性是非常高的。

如果采用“远程穿透”打击,那么B-21在高威胁空域飞行时,将可能面临被击落的风险所以,采购100架还只是个开始,未来咋也得装备到225架。

04

 没有最先进,只有更先进

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

但随着中国反隐身技术的提升,美军B-21的隐身优势必然会大打折扣,妄图“以量取胜”的话,付出的成本是相当昂贵的。

要知道,早在2013年,我国的米波雷达就已经可以探测到450km外的F-22隐身战机,10年过去了,可想而知中国的反隐身雷达技术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对隐身轰炸机定然有了更好的发现能力,如开篇提到的YLC-2E型雷达。

500

除此之外,在珠海航展上我国还公开展示了名为YLC-8E的反隐身雷达,对美军F-35和F-22,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印媒《欧亚时报》将其称为“中国雷达网络的骨干”,未来可凭借强大的功率输出和尖端技术信息处理,探测到世界上最先进的隐身飞机,还能远距探测其他类型目标,比如卫星。

有了这些技术的加持,未来部署在前沿地区,解放军态势感知能力将获得大大提升,目前,我国在南海岛屿就部署了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可以迅速捕捉空中目标,全方位进行信号探测,另外在华阳礁上也部署了高频雷达,据相关报道称,其可以探测到3000千米之外的隐身飞机。

05

 “矛”与“盾”,更适合协同作战

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

有人好奇,我国反隐身技术这么强,那么是否可以探测到自己的歼-20呢,二者相遇会产生什么效果?

客观来讲,中国反隐身技术虽然可以捕捉美军F-35、F-22甚至是B-21等型号战机,但要是说让这些目标无处遁形怕是有点夸张了。要知道,隐身飞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躲避雷达探测,反隐身技术是最大程度提升发现隐身目标的概率,为防空系统赢得充足的反应时间。

500

资料显示,YLC-2E型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为330千米,而F-22载弹攻击距离为150千米,也就是说,YLC-2E型雷达为防空系统争取的打击距离不超过200千米,而F-22能以1.6马赫的速度进行超音速巡航和突防,整体来说,YLC-2E型雷达综合反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千万不要小看这10分钟,这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像传统的旧型号雷达,恐怕F-22都飞到眼皮子底下,才能反应过来,到时候防空系统来不及开启,只有挨打的份,而YLC-2E型雷达的厉害之处,就是将美军五代隐身战机的超音速突防优势彻底扭转。

而YLC-2E型雷达与歼20不过是矛与盾的关系,在实战过程中,YLC-2E型雷达充当坚固的“盾”来抵御美军隐身飞机,而歼-20则充当锋利的“矛”对目标展开攻势,二者协同作战,更能凸显出各自优势。

结语:关于中国突破新型反隐身技术,大家还有什么了解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故事。

兵器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