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诺奖在东莞买房补贴1000万,提升补贴能吸引人才吗?如何才能打赢人才争夺战?
近日,广东省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公告,2023年东莞特色人才的住房补贴、生活补助、引进人才奖励、创业贷款贴息的申报工作,已经开始。其中,针对最高等级——特级人才的购房补贴,最高可达1000万元,是原本标准(最高250万元)的四倍。此外,其他层次人才的购房补贴标准也均有大幅提升。
根据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此前发布的《东莞市特色人才认定评定暂行细则》,东莞的特级人才目录包括32大类,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美、德、法、日等超过35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邵逸夫奖获得者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东莞评定的特级人才不仅包括科技创新领域,还包括教育界(担任过世界知名大学的校长、副校长者)、金融界(国际著名金融机构首席执行官或首席专家)、文艺界(近五年内获得著名文学奖、著名电影、电视、戏剧奖、著名音乐奖;世界知名乐团的首席指挥、艺术总监、首席演奏家)、体育界(近五年内直接培养出奥运会冠军或列入奥运会项目的世界杯、世锦赛冠军的主教练员)。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此前已成功引进过特级人才,但不便透露人数与名单。
在人才争夺战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不少城市已经发布人才新政,提高了对人才的补贴。
观网小伙伴,你觉得靠提升补贴能吸引人才吗?有观点认为自建高校群才是出路,对此你怎么看?
热门评论 2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8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个人对于各种地图炮向来没啥兴趣,也就不争论、不辩解、 不回应。再说按照省份来对比,省会城市江苏肯定是不如广东的嘛,然后苏州就一普通的地级市,既不是计划单列也不是副省级,凭什么对标深圳呢😄
不过,苏州真的只能跟东莞比比么?因为对东莞所知实在太少,不知可有熟悉广东经济的朋友可以解惑。前两天苏州终于成为“特大城市”了,当然东莞也在列。
吸引人才,不能只靠吸引眼球。
拿虐贝儿奖?这得脑残到怎么样
才想出这出戏
1】引进人才要结合当地的科研和产业发展实际。针对性引进人才才能成功。
2】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当年,苏州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跑到兰州大学门口抢人(实际上硬拽),结果,很多教授去了后,房子分了,职位有了,但最终无人问津,没事干,事业迟缓,甚至遭到排挤。
这是发达地区用人思维吗?诺贝尔得主到东莞,保证能发挥出能量来吗?
这些人难道以往就没有不错的工作、过得去的住所和薪资待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