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核潜艇计划尘埃落定,“弗吉尼亚”级再成焦点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当代海军》

当地时间3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加州圣迭戈美国海军基地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以及英国首相苏纳克举行会面,并公布了为澳大利亚配备核潜艇的计划。根据声明,美国将向澳大利亚出售3艘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后续可能再追加出售2艘。

美国海军战略转型的产物

“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与美国海军战略“由海向陆”的转变有着莫大关系。在冷战时期,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的基本使命是在大洋深处与苏联的核潜艇进行对抗,或者是在全球范围内对苏联核潜艇,特别是对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进行长期的跟踪与监视。因此,在那一时期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追求的是水下高速、大深度下潜能力以及安静性,如美国海军的“洛杉矶”级以及“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当时首艇“海狼”号21亿美元的高昂造价曾经受到美国国内的猛烈抨击)就是这种设计思想的典型代表。

后来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海军失去了昔日在大洋深处的对手,因此其主要使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新的形势下,美国海军赋予攻击型核潜艇的主要使命是处理地域性战争、利用潜射导弹对陆地目标实施攻击、在沿海从事各种作战,追求多功能、多用途,而“弗吉尼亚”级潜艇就是这一思想的最直接产物。

“弗吉尼亚”级从立项伊始,就要求具备价格低廉、性能先进、任务全面等特点,既能在远洋深执行反潜作战,又能在近海海域执行监视与侦察、电子战、隐蔽攻势布雷、支援特种部队作战、支援航母打击大队作战、海上搜救等一系列任务。在酝酿阶段,该型潜艇曾经被命名为“百人队长”级核潜艇,1993年被改为NSSN(即新型攻击型核潜艇),1998年在正式开工建造之前,被美国海军最终命名为“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其首艇于2004年开始服役。

近海远洋的“多面手”

“弗吉尼亚”级潜艇的基本型长114.9米,水下排水量为7800吨,最大潜深488米,人员编制132名(15名军官),艇上装备一座S9G型压水堆,2台汽轮机,总功率29.84 兆瓦,采用泵喷推进装置,水下最高航速为34节。

500

作为水下的“耳目”,该型潜艇装备有AN/BQQ-10(V)综合声纳系统,包括AN /BQS-24型高频主动声纳、AN/BQS-13DNA 型艇艏球形声纳、AN/BQG-5型舷侧宽孔径声纳、拖曳声纳等。其中,艇艏球形声纳主要以主动方式工作,具有多目标跟踪能力。舷侧宽孔径声纳在两舷各有3个大型子阵,工作于低频段的声纳具有良好的水平和垂直指向性,可以很好地抑制流噪声,因而探测距离较远,并且具有很高的方位精度输出,可为作战系统提供远距离目标运动分析。拖曳声纳基阵分为粗线阵(TB-16 型)和细线阵(TB-29A/33 型)2 种,粗线阵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比细线阵更低的流噪声,提高了潜艇在复杂濒海环境下的反潜战和避免水下碰撞的能力;细线阵优化了声学性能和传感器定位系统,改进了甚低频性能和较高航速下的探测性能,综合探测性能要优于粗线阵。而AN/BQS-24型高频主动声纳安装于指挥台围壳前部和艇艏底部,主要通过发射高频声信号探测水下或冰下的水雷和其它障碍物,由于具有较远的探测距离和较强的方位分辨能力,该声纳的探测概率较高,虚警概率较小,使潜艇具备了在近海浅水区域探雷和绘制海底地形图的能力,提升了潜艇的浅水机动性。

在隐蔽方面,“弗吉尼亚”级潜艇采用了多种措施降低潜艇噪声,例如采用了泵喷射推进器、浮筏减震、声学覆盖层带前缘填角的流线型围壳等措施降低噪声。据称,该潜艇至少可以保持或者甚至优于“海狼”级核潜艇的安静性,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核潜艇之一。

在武备上,“弗吉尼亚”级装备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48 ADCAP Mod5/6/7 型线导鱼雷、“捕鲸叉”反舰导弹、Mk67自航水雷和 Mk60自导水雷,还可以布放无人潜航器。同时艇身还装备有垂发系统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等武器。

由于要支援特种作战,“弗吉尼亚”级特别配备了特种作战舱口及外部运载器,其人员运载器可容纳9名特种作战人员和所需要的各种装备,大大拓展了特种作战人员的行动范围和作战效率,使得以往无法实现的一些较大规模的特种作战行动成为可能。

未来澳大利亚的“火力长臂”

此次根据三国达成的协议,美国将向澳大利亚出售3艘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后续可能再追加出售2艘。此外三国还计划以美国和英国的技术为基础,合作研制一种新型核潜艇。整个计划预计将在2055年完成,耗资2450亿美元。而为了让澳大利亚尽快拥有核潜艇和形成作战能力,美国首先会在澳大利亚部署“弗吉尼亚”级潜艇,用于潜艇艇员培训,之后向澳大利亚出售3艘二手核潜艇,而后面增购的2艘潜艇则可能是全新生产制造的。

无疑,在拥有5艘“弗吉尼亚”级潜艇后,澳大利亚的水下作战力量将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澳海军也将首次拥有远程对地攻击能力。

500

如上文所述,“弗吉尼亚”级在一开始就具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能力,其早期型号在艇艏安装了12个“战斧”独立垂发装置。而该型潜艇在建设过程中还采用了螺旋式发展理念,采用边建造边升级的思路,不同批次会换装最新的设备或技术。从“弗吉尼亚”Block3型潜艇开始,艇艏的12个“战斧”巡航导弹独立垂发装置换成了两个6联装整体垂发装置,在装弹数量不变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艇艏空间利用率,以用来合理布置其他各种设备。而目前正在建造的“弗吉尼亚”Block5型潜艇新增了一个舱段,以安装4个大直径垂直发射管(“弗吉尼亚载荷模块”),每个发射管可以装载7枚“战斧”,潜艇长度由115米变为140.5米,排水量增加到9000多吨,一共可携带40枚“战斧”巡航导弹。

在3月17日据美国《星条旗报》报道,在美国国务院批准出售后,澳大利亚表示计划从美国购买多达220枚“战斧”巡航导弹。同时根据2020年1月美国海军公布的“战斧”巡航导弹系统升级计划,美军会将现役“战斧”Block4导弹将升级至Block5,并从2021年起开始列装,Block 5型将分为基本型、5A型和5B型3个版本,3型导弹均将增加射程(Block4射程超过1600千米),并升级导航和通信系统,由此不难推测澳军获得最新型号的可能性比较高。

500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澳核潜艇还有可能装备高超音速武器。在本世纪之初,美国国防部推出了“常规快速全球打击”(CPGS)项目,目标是研究从美国本土发射、能在1小时内攻击全球任何目标的常规战略武器。2014年美国国防部正式将CPGS主导权交给美国海军,不久改名为“常规快速打击”(CPS)项目,开始实用化武器设计。根据资料,CPS项目采用的是由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开发的通用助推滑翔武器C-HGB。C-HGB是一种由航空金属+复合材料构成的圆锥形高超音速飞行器,并且带有可以提供末端机动性的小翼。在作战时,C-HGB由助推火箭发射到高空,然后以很高的速度滑翔下来(现在C-HGB高超音速弹头作为一个整体正被集成到美国三军的多项在研超高声速武器系统中)。在之前有消息称,美军已计划将C-HGB导弹部署在“弗吉尼亚”级潜艇上,其“弗吉尼亚载荷模块”的每个发射管可容纳三枚直径为34.5 英寸(876.3 毫米)的助推火箭,这样每艘“弗吉尼亚”级最多可装载12件高超声速武器。如果未来澳核潜艇真的装备高超音速导弹武器,那么澳海军将拥有一款准战略核潜艇,其战略打击能力和威慑力也将更加不容小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