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改国名看中文词汇的去殖化

这段时间印度的英文国名要从India改为Bharat,关于这中间的种种原委影响大家讨论的很透彻。但我要提一个问题。印度要改英文国名,又不改中文国名,为什么国内有些人要跟着将其中文国名“印度”改为“巴拉特”或“婆罗多”呢?

以中国的国名为例,英文名“China”并不是中国的音译,学界推测词语来源于“秦”,俄罗斯称中国为“Китай”来源于“契丹”,日韩等汉语圈对中国的称呼则来源于“中国”。也就是说不管中国是叫大清、中华、中国,其他各国在各自语言中对中国的称呼并不变。

同样,印度是中国对它的中文官方称呼,我们为什么要改?有人说,当年韩国的首都就从汉城改为首尔了。但这完全是两码事,韩国是向中国申请修改其首都的中文名称。

当年韩国成立了“汉城中文标识改善委员会”,专门讨论商定了其首都的中文名是首尔,然后时任汉城市长李明博向中国提出修改首都中文名的申请,我们出于礼貌和尊重,同意修改对韩国首都的中文官方称呼为首尔。而并不是像如今印度只是提出修改英文国名为Bharat,国内就有人在讨论其中文名是“巴拉特”还是“婆罗多”。

网友在社交平台玩巴巴关系、老婆关系的梗那是网友找乐子无所谓的事,但一帮媒体、学者煞有其事的搬出巴拉特或婆罗多,搞的好像印度要改的不是英文名而是中文名一样。

这背后引申出的是一个更大,很多人不以为然的问题,就是中文词汇的去殖化。不久前在网上日常键政时有两个我觉得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殖民主义”和“纸”。

1、“殖民主义”在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的定义中已经特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资本主义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把它变成为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种侵略政策”。但是国内会有一些人会使用“colonialism”的定义来解释,即“一个大国对一个附属地区或人民的控制”。并将古代封建国家包括古希腊、古中国的对外扩张、移民、定居乃至周围势力的主动融合也扩大进“殖民主义”的含义里。同样有争议性的词就是“殖民”和“colonize”,“殖民地”和“colony”。

2、如果大家觉得这个词涉及到意识形态有争议,那另一个例子是“纸”,在之前讨论纸莎草纸是否属于纸的时候,有些人会抛开纸的中文定义“由含植物纤维的原材料经过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工艺流程制成”,转而认为paper的词源是拉丁语papyrus(纸莎草纸),因此纸莎草纸就是paper,就是纸。这些人甚至忽略了大英百科全书中对paper的定义是usually made of cellulose fibres, formed on a wire screen from water suspension,Paper has been traced to China in about AD 105.(通常由纤维素纤维制成,在丝网上由水悬浮液形成,纸张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 105 年左右的中国。)

所以就回到一个问题,当我们讨论一个中文词汇的定义,或者一个概念的中文名称时,为什么要去找对应的外语词汇及含义。诚然很多词语最初是对某个外语词汇的中文翻译,但在长久以来的使用中,其中文含义已经和外语本意已有很大区别。

尤其是涉及到社会主义和意识形态的一些词汇,比如上面的例子“殖民主义”,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中文定义和英文“colonialism”已经完全不一样,甚至现代汉语中的殖民和古代汉语的殖民也完全不一样。该用什么含义是基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现代汉语词汇的标准解释,而不是照搬某个外语词汇的意思,修正“殖民主义”的词语含义更不是所谓的照顾民族情绪。

如今,我们到了一个要用自己的定义来解释中文词汇,解释中文概念的时候,甚至未来的目标是用中文定义,中文概念来取代错误的英文定义和概念,那么首先从印度的中文国名是“印度”而不是“巴拉特”也不是“婆罗多”开始,如果要改,请印度向中国提出申请要修改其中文国名。

最后多说一句,中文词汇的去殖化这个说法可能有一点点大帽子,我相信很多人其实并不是有什么目的,而仅仅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尤其是在国内过去并不强调意识形态的背景下,很多人会无意中忽略不同意识形态下一个词的解释定义会有不同而产生很多误解。但就像我说的,网友玩梗那是找乐子是无所谓的事,但是媒体、学者,尤其是本来就是站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的媒体和相关领域的学者,希望能够意识到。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