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企的问题不是企业制度,而是权责和功过如何认定

    国内国企高管管理的都是国家的财富,某种意义上也是国民共有的财富。在这个信息流通迅速的时代,国企和政府大多数动作都受到媒体和大众舆论的关注,但凡项目有一点贪污受贿的可能性,都能被媒体们炒上天。这也导致很多国企高管们裹足不前,畏惧干正事干实事,即使要干也要套层皮,让下级部门、企业去干,这样出事了也少算一点自己的。这种风气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国企转向类似权利寻租的“生意”:将事务或资金转包或转借给民营企业,仅收取稳定的“租金”或“利息”。这样就以最小的风险达成了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和增值;对外,舆论缺少对于国企资产增值实质的理解,对内上级领导也没法对“蒸蒸日上”的企业高管有所指责,简直完美。但实质这些国企丧失了在其行业内试错成长的机会,甚至可能丧失了原本擅长的对本职行业的技术理解、环境感知能力。

  如要改善这种环境,以下几点是个人的一点点浅见,希望大家也能提出自己的想法:

 1、必须要大力整治媒体的“小作文”环境。中国互联网发展也20余年了,但是对网络舆论的立法远远落后于相关技术的发展。国企、政府甚至个人只有一点负面新闻都可能被无限制放大,各种政策、事件被包装成爆点抓人眼球,断章取义只能算是基本操作、九真一假才能算玩的真6。 譬如,网上的“工作一小时就不算失业”的统计局谣言,现在还在各大网站上流传,但你去看完了统计局的原文才能理解这个“工作一小时”是区分你进不进入工作人口统计范畴的依据,不是你有没有失业的依据。如果你作为一个“一周内一小时都不工作”的学生或是婴幼儿,你是不会进入统计范畴的。

2、无论是组织、舆论还是个人必须要能区分“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资产损益”。前者是因贪污、行政效率低下等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的无意义的损失,而后者可能是因技术路线走错、激进提高生产、政治局势变化、大宗商品波动等原因导致的国有资产账面损益。后者如果都被拿来攻击国有企业是对那些兢兢业业、开拓进取的高管的不公平。国企高管也不是个个都是神算子,不说技术投入,就是成熟产品的新销售方式、新销售渠道都可能是大胆的尝试。茅台最近搞了很多在原有成熟产品的新形式:咖啡、巧克力,这些新产品能不能打动市场?新鲜劲过了能有多少稳定的销售?应该安排多少产能给新渠道、新商品?这都是一步踏出去要承担成本的。当然这方面的信息也经常被某些媒体扭曲,毕竟“贪污腐败”造成的问题,总是比“投资决策失误”这类的理由更能引爆社会舆论。

3、新技术、新组织形式对未来改善问题的前景。区块链的去中心记账能防止高管合谋粉饰账目;AI参与决策和监管记录能够及时给予决策辅助以及将信息同步给监管部门;大审计更是将监管权力从地方集中给中央,提高中央对地方的监管和鞭策能力,防止地方出现山头主义和内部利益交换。通过新技术和新的结构更新,才能更好的区分和认定“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资产损益”,为考核干部和人才选拔打好基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