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减少、撤销一些乡村学校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建立中心小学的话,配套条件要跟上
【本文来自《有学校只有一名学生,小规模乡村学校何去何从?学者:应集中生源》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乡村小学出现生源减少,乃至枯竭,也不算令人意外。本来最近几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就得明显的,再叠加人口向相对中心区域集中,部分相对偏远的乡村的儿童数量也就跟着下降了。
在我看来,随着生源的减少,乡村小学的撤并不可避免,强行维持着,效果也很差。首先,运行成本高,为几名学生配置一名教师及相应的校舍。其次,教学质量也低,不大可能为了一两名学生配置各科老师,只能一位老师教全科,质量也就不会太高。再加上乡村小学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有限,效果就更一般。
建立中心小学,将学生集中起来教学,似乎是最佳方案了。我其实不怎么喜欢这样的方案。不能让孩子在花费太长的时间在上下学路上,中心小学集中教学就意味着学生得住校。我总觉得,这么小的年纪还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比较好,情感成长会更好。但话说回来,不少青壮年也会选择外出务工,待在家里的应该是少数。相比让学生跟着祖辈当留守儿童,可能还真是中心小学住校比较好。
不过,如果只建立中心小学,而没有配套的良好的住宿条件,不考虑学生上下学困难,我是无法接受的。
另外,对于人口衰减厉害的相对偏僻的村庄,我觉得政策上可以考虑进行搬迁,集中安置居住,适当加快自然消亡的进程,各年龄段村民的生活也会方便些。当然,个人意愿还是要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