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美新关系

【本文原发自我的公众号“六哥观察” ID:liugeguancha 】

近日,外交部低调发布《关于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500

根据发言人毛宁的回答,预计方案是为9月19日至26日举办的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准备的。

500

因此,大体可看作中国对全球治理的理念基调,以及自身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全文8000多字,没有半个字提到美国。

这,或将预示中国在对美关系战略策略上发生不一样的改变。

 

 

美国这个老大不是省油的灯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当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作为美国的朋友则是致命的。”

 

回顾中美建交以来的历史,坦率地说,作为唯一的全球霸主,美国留给中国及中国人民的印象并非总如好莱坞英雄那么阳光、快乐和感人。

 

正如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主张,妖魔化中国、遏制中国成为近年美国战略国策的一部分。

 

特别是自特朗普政府以来,迄今,中美关系可谓是当前国际舆论场最令人头疼的地缘政治之一。

 

2021年当地时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阿拉斯加举行。杨洁篪、王毅在开场白中直言不讳“我们把你们想的太好了,以为你们会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

 

今年3月6日,国家领导人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深刻指出:

 

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4月19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在国会参与辩论时指出,俄乌战争(冲突)、日益加剧的中美紧张关系和贸易保护主义,已然构成目前影响全球的三大危机。

 

 

中国的探索

 

 

德不孤,必有邻。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与美国政客及学者不同,早在2015年,中国领导人访美时在欢迎晚宴上表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当然,国际政治不是温情脉脉的请客吃饭。

 

面对深刻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党和政府统揽全局,也多次对大政方针适时作出调整。

500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作为独立社会观察者,纵观历史,我认为中国政治家有一个清晰的、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文明的顶层设计过程。

 

对当前中美关系焦虑、迷茫的网友、以及媒体专家学者不妨再回顾一下这段讲话。

 

2014年2月17日,国家领导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讲话。

 

 在学习理解上,要防止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生搬硬套,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

 

运用在全球治理中就是:“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做到沉着冷静、保持定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沉着冷静、保持定力,就是要冷静观察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动,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及时优化调整战略策略,又保持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各种风险所惧,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向前进。

 

 

充分体现了作为当今世界最杰出、最伟大的中国政治领袖缜密的文韬武略、高瞻远瞩。

 

实乃中华民族之幸、人民之福。

 

2013年3月23日,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

 

10年来,这些理念已开花结果,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响应和支持。

 

2021年9月21日,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发展优先、坚持普惠包容、坚持行动导向。

 

初步显现中国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巨大政治智慧。

 

二十大后,跨入2023年,中国政治家更是打出了一系列超漂亮的组合拳,赢得国际信赖和赞誉。

 

2月22日,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

 

2月24日,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劝和促谈、公平正义。

 

3月10日,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北京签署恢复外交关系的协议,就是上述理念的实现。

500

 

对此,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网站发表题为《拜登的美国在中国的世界新秩序中被挤到一边》的文章,这样说道:

 

中国促成了沙特和伊朗之间的一项协议……中国的卓越成就使其在外交方面跃上一个新水平,超过了拜登上任以来美国在该地区所取得的任何成就。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

 

以俄乌冲突为例,对于美国在战争中虚张声势的霸权和浇油拱火的算计,中国的全球治理思想和战略逾来逾稳妥、清晰。

 

3月20日至22日,国家领导人应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一次在动荡、复杂、独特国际政治背景下的非凡访问,注定将载入史册。

 

它给世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该干嘛就干嘛,中国再也不会陪着美国人玩了。

 

荒唐又可悲的是:面对生灵涂炭的战祸,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中国劝和促谈的呼吁拒绝停火,甚至还龌龊地自认为是“卑劣圈套”,真不愧为盎格鲁撒克逊人政治血统。

 

 

3月30日,中国总理李强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说:

 

“在不确定的事件中,中国的确定性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中流砥柱。过去如此,未来和当下更是如此。”

 

可谓斩钉截铁、落地有声。

 

天下苦美国久矣。

 

4月5日到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石破天惊,呼唤欧洲战略自主,表示不能再做美国政治附庸。

 

4月13日到15日,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呼吁终结美元主导地位。

 

3月31日,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表题为《“敢于斗争”:中国的世界新秩序》的文章,作者指出:

 

中国认为,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正在衰落,中国准备用更符合中国利益的新秩序取而代之。

 

但其实,中国外交态度一直都很明确:中国无意取代美国,中国只想让人民生活过得好一点。

 

只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海盗起家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己度人,不放过,中国不得不另辟蹊径。

 

 

中国为什么能?

 

 

作为独立社会观察者,中国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行动,得益于开国元勋历史形成的相对平衡核实力、以及对世界格局的清醒把握。

 

早在2015年5月26,国务院发布《中国的军事战略》,就已预估:

 

维护和平的力量上升,制约战争的因素增多,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总体和平态势可望保持。 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将有新的发展,各种国际力量围绕权力和权益再分配的斗争趋于激烈,恐怖主义活动日益活跃,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等热点复杂多变,小战不断、冲突不止、危机频发仍是一些地区的常态,世界依然面临现实和潜在的局部战争威胁。

 

 

其次,就是中华民族仁爱、大同、和平的传统文明精神。

 

2016年11月11日,国家领导人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92年前,孙中山先生这样表述他对中华民族的期盼:“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对世界逐渐有了全新的洞察与思考。

 

2022年4月21日,国家领导人在博鳌论坛年会讲话,强调指出:

 

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被拆的人会受损,拆的人也会受损。

 

根据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Our Global Neighborhood)的研究报告,“治理”即为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综合活动与能力。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民可清晰感受国家发展的理性和秩序。

 

所谓“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通过系列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为国家治理体系注入科学规范、提高运行效能、完善相关系统的过程,主要针对制度设计能力;至于“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将治理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并逐步加强的过程,讲究实践制度的执行能力。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前院长俞可平曾在2014年出版的着作《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治理”是一种偏重于工具性的政治行为、一种实现社会政治目标的手段,包括“善政”和“善治”两部分。

500

 

他又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相辅相成——有了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也只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当中官员质素尤其重要。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对外关系法》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法律遵循。

 

开宗明义指出:

 

第一条 为了发展对外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张世界各国超越国家、民族、文化差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第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推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对外工作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史记》有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美国作为全球霸主七十余年,面临二战以来最激烈的地缘政治冲突 —— 俄乌冲突不思进取,只求私利,让全球遭受能源、粮食危机,时刻面临生化与核危险,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理所当然要乘势而上、为全球治理做些力所能及的大小事情,就当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题中应有之义。

 

因为,这就是全人类共同的命运和利益。

 

综上,

 

世界大和平大发展的车轮滚滚,一往无前。顺之者兴,逆之则衰。

 

而美国,若不及时改弦更张,或许从此以后,再也不配作我们的对手或“敌人”(网友语。)了。

 

对于我们的某些媒体专家学者及广大网友来说,未来,在纷繁的国际舆论场中,也勿需焦虑、急躁,当以更大格局、更高姿态正确、理性看待中美博弈,开放包容、齐心协力,呈现可亲、可敬、可信的世界新公民、大国新气象。

 

 

(注:所谓“敌人”,是指全球社交网络中网友间的戏谑之语,非政治或军事意义。

 

根据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0条的规定:“任何鼓吹战争的宣传,应以法律加以禁止。任何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张,构成煽动歧视、敌视或强暴者,应以法律加以禁止。” )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