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竟然凭一己之力,称霸华语乐坛红了半个世纪!
小提问:整个华语乐坛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到现在,最经典的、最有代表性的情歌,你觉得是哪一首?
注意這個问题里的关键词是经典和代表性,也就是说,這首歌得包含以下几个条件:首先,一定是国民级别的金曲,普罗大众都听过,甚至都能唱。
第二,这首歌得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美感和神韵,包括在情感表达上得采用东方人的那种含蓄倦泳的方式。
第三,全民投票,拒绝小圈子自不光屏幕前的你要认可这首歌,还有你的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那也得认可。
那什么样的神曲能满足以上所有的要求?
三秒钟给大家思考一下
我个人的答案,在我的心目中,这首歌的名字叫做《月亮代表我的心》。
实在想不到整个华语乐坛还有哪首歌能比《月亮代表我的心》传唱度更广的。
不少明星线下开演唱会,甭管是事先安排还是即兴而为,都会选择唱这首歌。
还有很多影视剧,为了情节需要,还要特意安排角色哼唱这首歌。
而我们普通人不光平时爱听爱唱,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婚礼上,还有用这首歌当 BGM 的。
甚至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年轻人,表白的时候或者被人追问的时候,都会用到《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七个字,给对方一个回复。
更了不起的是,这首歌很早以前就实现了内销转出口,完成了中国现代流行文化的对外输出,在国外很多西方的音乐人就翻唱过。
比如,比如在摇滚圈有一定名气的Bon Jovi乐队,他们就唱过这首歌!
Bon Jovi乐队
还有萨克斯大神Kenny G,他也演奏过这首曲子,甚至很多老外学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也会唱这首歌。
所以《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不光是经久不衰的歌曲。
甚至已经演化成一种标志,一个招牌,一个文化IP 了。
关于这首歌曲背后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你绝对想不到!
月亮代表我的心音乐:邓丽君 - 宝丽金88极品音色系列 - 邓丽君演唱会
而且这首歌曲也被很多优秀的音乐人改编、翻新,正所谓认认真真二次创作,费尽心思,老歌新编。
原版有魅力,改编有惊喜,如此《月亮代表我的心》不光能长生不老,还可以羽化登仙。
差一点被埋没的神曲
给《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歌谱写旋律的人名字叫做翁清溪,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曲家。
这位老师写过哪些歌?比如《小城故事》是就是他写的:
而他创作《月亮代表我的心》,整个过程大概是这样的:1973 年孤身一人在伯克利音乐学院深造进修爵士乐的翁老师,喜欢独自去学校的公园里溜得散步。
在某一天晚上,他看到前方有一对情侣相互依偎,此时独居异乡的翁老师意识到:
然后就借着音乐创作抒发孤单愁苦之情,当场写下了很多曲子,其中就有《月亮代表我的心》。
那故事既然讲到这里了,我们就来看看曲子到底好在哪。
首先是主歌部分大量使用了附点四分音符,如此延长半拍流露出的情绪就会更强烈了。
而且附点音符还会给人一种摇摆的感觉,能够提升音乐的律动感。
所以说这首歌其实是自带R&B和爵士乐的潜质的,整首歌的结构是现在不太常见的ABABA,也就是主歌副歌各重复一次之后再用一段主歌收尾。
这种重复就不光是产生记忆点了,而且更是把情感表达进一步加强。
所以虽然整首歌乍一听确实不复杂,音节跨度不大,节奏变化不多,但是依然使用了一些小技巧,让整首歌的表达非常有层次感。
温柔中情绪依然有跌宕起伏,真诚中带着坚定。
翁老师回国之后,他原本是准备在这些草稿里面挑出一部分自己觉着比较满意的,交给作词人孙仪老师,请对方帮忙填词。
但是孙老师多留了一个心眼,对于翁老师的草稿照单全收,并且注意是在翁老师自己没看上的那部分作品里,找出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谱子,然后填上的歌词。
讲到这里,真的不得不感谢孙老师当年多留的这个心眼。
那么孙老师的歌词又好在哪里?
首先他没有直接抒情,把话说得赤裸裸的,而是借用一种意向,比较间接地、委婉地表达出心中的爱意。
那这种含蓄优雅的方式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因为我们是一个内敛的民族,容易害羞的民族。
从古至今,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音乐作品里,什么我爱你、我喜欢你、嫁给我这种话一般不会直接说出口的!
要不在说之前,得先扯点儿别的铺垫一下,缓和表白时紧张的心情。
这个方法叫做兴,赋比兴中的兴。
比如在古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前,还要客套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哪怕是在现代,以民风淳朴、感情真挚著称的云南山歌,也是这个套路。
“假情假意假温柔”这一句之前,还非得说什么“假烟假酒假朋友”。
要不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借”这招玩到极致。
孙仪老师使用的这个意象是月亮,月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本身就有爱情、纯洁、阴柔之美等等象征。
从古至今,哪朝哪代,文人骚客都喜欢用月亮来表达爱情,比如唐朝有:“多情只有春庭月,有位离人照落花。”比如宋朝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哪怕到了民国时期,不是依然有“白月光”这种说法吗?
而且不光中国人是这样,很多国家都有这个习惯,比如在日本:“今夜月色真美”,就是“我爱你”的含蓄表达。
另外整首歌的歌词不光借用了月亮这个意象,还有一个对着月亮发誓的场景感,這個也是一種传统。
因为对于太阳、月亮、火焰这些可以闪闪发光的事物,我们人类在内心里会感到敬畏,甚至是恐惧,这种情绪是刻在我们基因当中的。
所以发誓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不说谎,以般就对着这些发誓。
大家看电影《以和为贵》,里面最后串爆让吉米仔发誓,不也是对着灯火,而不是什么帮规发誓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现在社会发展了,很多人别说对着日月,就算对着妈祖也是满嘴PPT。
而且这首歌的歌词非常恰当的做到了点到即止,不光是传统功夫讲究点到即止,传统文化也讲究点到即止。
既然你要问我爱你有多深,那我用月亮表明了心迹就够了,不含含糊糊,不拖泥带水,没有苦口婆心地说教,更没有反向PUA。
而且歌词里对于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情侣双方各自条件如何,没有任何描述。
所以这份爱非常的纯粹,不带任何功利心。
其实理想中的爱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而不是像人民广场、天坛公园那里每天上演了一幕幕。
邓丽君摘桃子?
讲到这里也许有人就会问了,以前一说起《月亮代表我的心》,全家就都想到了邓丽君。
但听你这么一说,这首歌就如此了不得,那邓丽君作为演唱者是不是就是个摘桃子的?
当然不是,首先我们得知道这首歌的原唱不是小邓阿姨,而是上世纪70年代一个叫陈芬兰的女歌手。
这位陈芬兰在当时绝对不是籍籍无名之辈,她被誉为台湾省的美空云雀,唱红了很多歌曲,但是很可惜,不包括这首《月亮代表我的心》。
直到 1977 年,经过邓丽君翻唱之后,这首歌才真正开始火遍两岸三地。
成为华人世界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和海外传唱最广的中文歌曲,可能没有之一。
那邓丽君的演唱到底好在哪里?如果不谈什么气息、音准、咬字这些基础操作,直接说整体感觉就是:
“娓娓道来,将歌里的爱唱进了你的心坎里,如同夏夜的晚风,如同床前的月光。”
而且邓丽君的这种温柔包含着一股绵劲儿,是柔但不是弱,更不是虚。
这种温柔是一种处事方式,而不是怯懦退让的态度,这种温柔的底色是带着坚定的真诚。
《月亮代表我的心》被邓丽君在1977年唱火了之后,不少歌手都用自己的风格进行了翻唱,甚至作为新歌。
当然这里的“新歌”要打双引号,收录在专辑里一起发行出来,比如下面这个版本:
齐秦的这个版本在intro部分就很不一样了,首先时长直接翻一翻邓丽君的版本,四个小节一共 10 多秒,齐秦的版本快半分钟了,而且使用的配器差别也比较大。
邓丽君的版本有电子钢琴,有弦乐,有贝斯,有古典等等,但是齐秦的版本只有一架钢琴的solo。
如果说前者是将各种配器调和在一起,共同营造出花前月下的自然环境,追求的是一种氛围感,那么后者就是走极简风格,凸显出演唱者的内心世界,为人物的独白做好铺垫。
而且不光是intro部分,整首歌从第一段主歌到第二段主歌配起,都只有这个钢琴的solo,弦乐群得等到第二段副歌才进入,那这样的一个安排,让整首歌的情绪变化就变得非常明显了。
两个版本表达出的情感也是有所不同的,邓丽君的版本是甜蜜的,温馨的。
是两人热恋时的你侬我侬,山盟海事,或者是不想继续恋人未满,准备捅破那层窗户纸了。
而齐秦的版本很深沉,还带着一丝苦涩,就感觉他在我的饭菜里加了洋葱一样。
无论是编曲还是演唱,总让人隐隐约约的觉得他是在呼唤某位王姓的故人。
21 世纪初的那几年,被称为华语乐坛的黄金年代,很多音乐人都在不断尝试新的曲风,都在探索音乐的新玩法,而对于《月亮代表我的心》这种经典情歌而言,老歌新编就成了一个看似必然的选项。
陶喆的《月亮代表谁的心》,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基于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做出了一个巨大的革新和改版。
在整体结构上,《谁的心》相当于是把《我的心》的主歌加副歌做了一个浓缩,嵌入进来作为副歌,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把主歌和其他部分创作出来。
intro部分一轨古筝如水银泻地一般,然后是一轨锣声,节奏轻快,衔接紧密。
陶喆在这里仅仅花了两秒钟就给整首歌开了一个很东方的头,接下来是一轨民乐外加打击乐,随后一个很小的打击乐片段随之主歌开始。
和《我的心》不同, 《谁的心》主歌一开始节奏就很快,并且从歌词上来看,虽然都是和爱情有关,虽然都要借用月亮来说事儿,但是具体的主题差别还是不小的。
《我的心》里的爱始坚如磐石,明明白白 。
《谁的心》里的爱,却总让人感觉这份爱情不知道怎么产生的,也许就是“情不知所以,一往情深”。
而且你说是现实也行,使人比较渣也好。这份爱情好像追求的就是曾经拥有,无所谓天长地久。
因为他自己都说了,我没有想象坚强,原来所谓地久天长也只是误会一场,并且把主歌和副歌部分对照起来看,就更有一种假假真真,恍恍惚惚的感觉了。
如果 《我的心》是上来直接向对方表真心,那么 《谁的心》就是先搪塞一句:大家开心不就行了吗?
然后在对方的再三追问下,终于认真回复一句:真的,我真的就是爱你。
而在副歌部分,陶喆终于用自己的方式复刻了这段经典的旋律,和声和主vocal叠加在一起,既有 Echo 的感觉,又把情感表达给强化了。
而如果纵观整首歌,还有一个非常精妙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会忽略的地方,就是陶喆对合成器的运用。
《谁的心》里除了鼓、贝斯以及夜凉如水的 hi-head和中国传统乐器的采样音色以外,还有一个看似游离在体系外但听起来非常舒服的合成器,时不时出来一下,增加了整首歌的闷骚感。
这一轨闷骚的合成器在歌曲开始的第二秒就已经出现了,然后贯穿整个intro,1分09秒的间奏也是这个音色,只不过音高拉高了一个8度。
而合成器是在传统声学乐器以外创造出世界上本不存在的音色,是一个从0到 1发明声音的过程。
所以理论上可以科技与狠活儿出一切声音,这个就和某些朋友去网上定制一个娃娃是一样的道理。(手动狗头)
这首歌里的合成器就搓出了一种类似二胡,但是又不是二胡的感觉。
而就在陶喆的月亮代表 《谁的心》这首歌发行之后,华语乐坛又有一位才子也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了这个经典IP:
方大同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是一首很典型的爵士歌曲,不同于邓丽君的温柔和齐秦的苦涩,这个版本有一种骚气的欢快,听着听着就会不自觉地摇摆起来。
方大同在这里的演唱优雅当中略带一丝慵懒,而且同样也通过配器使用上的变化,让所表达出的情感不断增强。
第一段主歌配器上仅仅使用了低音提琴以及打响指。
然后从副歌开始加入一轨钢琴solo,最后在结尾处通过一段很细化的即兴就彻底放开了,而且这一段还是通过主vocal加和声的方式演绎出来的,给人的感觉和声的部分就是对主vocal的附和。
好比什么呢?各位设想一下,男主单膝下跪了,礼物也拿出来了,等待女主点头的时候,一堆气氛组在旁边大喊:答应他答应他!
所以《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此经久不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后来有不少杰出的音乐人进行改编和二次创作。
其实改编真的是件好事,不光能给之前的传统延续了生命力,为之后的创新提供基础,而且不同时代的改变也能体现出人们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等方面的变化。
就像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和陶喆的《月亮代表谁的心》,不光音乐风格,连爱情主题都变了,看似离经叛道,但仔细一想:
现实里这一代年轻人对待感情的态度和老一辈人就是不一样。
不过改编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也希望接下来依然有不同版本、不同音乐风格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被改编出来,不过喊麦版本的就算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