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康曦影业王小康:“偶像产业太残酷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I 创·事记

500

作者 / 郑小玲

昨晚,《创造营》已经公布了首轮的晋级排名。目前节目已经进展到了三分之一。

500

事实上,开播之初,就有不少新玩家备受关注,康曦影业就是其中一家。去年,这家擅长社会题材剧集的公司确立偶像经纪部,“举全公司之力”要培养属于自己的新苗子。一年时间,已经实现了《创造营》的首次输出,对于康曦影业而言这是个良好的开始。

聊起这次进军偶像养成,康曦影业的董事长王小康导演,这个被外界称为中国都市情感剧教父的导演,他没有急切的希望练习生们一口就能吃成胖子。

500

(康曦影业董事长、著名导演王小康)

 

“(比起剧集)综艺养星更快速,它有效的缩短了艺人成长和成功的时间。”王小康导演认为,尽管综艺造星是这个行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最终的目标还是得回归到影视作品上。

从今年偶像节目的发展趋势来看,也许王小康导演是对的。不管是出于不可抗因素的影响,还是观众审美疲劳,偶像养成节目的热度,的确肉眼可见的下滑了,降温的速度超乎想象。

如果没有长期的规划,这些18岁、19岁甚至更年轻的练习生们,也不过是这场喧嚣下牺牲掉的泡沫,年抛、半年抛甚至季抛。 

500

“你不能到30岁还做偶像派吧”

“我们是分阶段的,前5年做偶像,后5年做演员”康曦影业对于艺人的培养规划很清晰,这是一场持久战,“培养起来一个艺人至少需要5到10年”。

康曦影业是偶像养成届的新人,在此之前,它是成熟的影视剧制作团队。

王小康导演曾经执导《《中国家庭》《钱多多嫁人记》《老公的春天》《宣武门》《八月未央》《彼岸花》等社会题材主题剧,同时他也是个懂得抓住年轻口味的导演,2015年后,王小康导演在康曦影业原有创作方向上又开辟了“青春派 · 国际范儿”的创作目标,带领着康曦影业创造过《狐狸的夏天》这样的热门网剧。而之后,康曦将充分开发握在手里的青春题材IP,进一步把握年轻市场。

500

(《狐狸的夏天》剧照)

但这个团队的确跟偶像养成的关系不大。

前有蔡徐坤c位爆红,后有杨超越锦鲤出圈,越来越多的人看准了偶像养成这个鲜活可期的市场。去年,康曦开始正式着手艺人经纪的布局,从导演的角色标准出发,投入近千万,力图培养属于自己的新人,以期望可以与康曦的影视剧资源相辅相成。

王小康导演直言“我们有很多青春系列的机会和资源,所以我们觉得应该要培养自己的新人。”

目前康曦偶像部共有11位成员,旗下厂牌“康曦少年团”,共有6位成员,崔绍阳、魏伸洲和李伟捷登上了以唱跳为核心的《创造营》,其他的三位目前已经进组,开始了新人演员的职业生涯。

500

与大部分影视剧公司一样,有内容是康曦的优势。创立之初就相继拿下了安妮宝贝《八月未央》《彼岸花》两本书的改编权。

按照王小康导演的介绍,康曦对于艺人的培养,将以内容为主分阶段进行。

“比如说19、20、21,这三年可以做偶像,22岁之后开始走剧的方向,因为19岁-22岁演戏,适合的角色实在太少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多参加综艺和活动来保持人气,之后就可以拍年龄段合适的剧集,25岁之后就得开始好好磨砺演技,向实力派进发了。你不能到30岁了还只是在做一个偶像吧。”

500

《彼岸花》海报

按照这个规划,崔绍阳三人,在节目结束之后,将直接进棚录制3首音乐作品,未来康曦影业的影视剧影视原声带也将成为培植他们继续生长的土壤。为了更好的辅助他们在音乐上的发展,康曦收购了一个音乐公司来进行相关的业务。

而当被问起对练习生们此次的表现是否满意时,王小康导演露出欣慰的笑容,“很满意,有个地方我很感动,魏伸洲跳舞的时候,那个状态是豁出去的,不管成功与否,他们三个孩子能有豁出去的心态,就对了,不能抱着只是去试试,不行就算了的状态。” 

500

偶像斗兽场的大练兵

 

众所周知,高淘汰一直是紧紧跟着偶像产业的形容词。而随着国内偶像产业的快速发热,淘汰率只会越来越高,速度也只会越来越快,也许都用不上年抛,很快就进入了半年抛,这就是这个产业的残忍之处。

500

黄立行在首期节目中曾说“这么大的节目,我以为你应该准备很久了才来”。事实上,市场并没有给这些孩子们太多的时间准备。


​魏伸洲、崔绍阳和李伟捷进入康曦之后练习了近1年,与韩国练习生相比这个练习时长不算什么,但与同类节目的其他练习生相比,这个时间其实不算短。有的三个月、有的半年,甚至有选手只练习了个把月,就匆匆上场。

剑尚未配妥,转身就是“生死”难料的选秀江湖。

但流量更迭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市场接纳他们的速度。去年,200位男孩女孩,大多数都还淹没在人群里,没能混个眼熟,今年就又涌出了300个新面孔,粉丝明显进入了疲劳期,饭圈用语来说就是“搞不动了”。拔尖的寥寥无几,蔡徐坤与杨超越的神话几乎没人能复制。

500

王小康导演坦言自己之前并未关注过此类选秀节目,直到自家艺人参与之后才开始认真研究,节目的残酷性也超出了他的预料,“偶像产业太残酷,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

目前国内偶像市场的多样化,让大众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外表审美和固定的选拔模式,什么类型的练习生能够冒头,则是每个渴望成名的练习生和经纪公司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大家都很好,很努力,这个对于艺人来说是很残忍的,这也是为什么(康曦)签约艺人很谨慎的原因,能不能适应这个行业也很重要,如果适应不了,就前功尽弃了。“王小康导演想要把艺人从0培养到10。

康曦的培养模式与韩国相似,练习生们每天需要练习的时长达到12小时,早上2个小时早功,之后是声乐、舞蹈课,中间是只有一个小时吃饭时间,每周有周测评、每月有月测评、每季有季测评。除此之外,王小康导演还格外强调了康曦对演技培养的重视。

500

王小康导演认为(观众)对于流量、偶像的看法需要时间慢慢回暖,因此这个产业最好的时间可能就在明年,“各家都在为艺人储备做准备”。而目前这个阶段,练习生们需要C端市场的检验。

对于国内大环境而言,演员的诞生,需要的成本明显要高于偶像的诞生。演员若想得到大众的认可,需要长时间、高质量作品的沉淀,而整体作品的呈现与收效是极--------长的战线,“对于大多数演员来说,至少需要5年才能混脸熟。”

因此,选择在这样的节目里“练习”自己的练习生,就好比一场低风险却有机会高收益的投资,正如王小康导演所说,“这是一次大练兵”。实际上,各类公司安排艺人参加偶像节目的初衷本就不尽相同,节目结束后对于艺人的培养目标自然也不一样。

但,无论做影视、音乐内容或者偶像艺人的公司,3-5年之后,能否站稳脚跟,关键还在于目前这个阶段能不能避开市场浮躁的影响,坚持投入时间和成本为艺人做长线的规划。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只是一句鸡汤。星光或许真的不问赶路人,但对于偶像产业而言,时光负不负有心人是个难以捉摸的未知数。而有意思的是,这个未知数也正是这个产业迷人的地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