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0年起,“中华复兴”的昨天、今天、明天!

500

 (一)

  中华文明五千年,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直到清朝后期,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对手——“西方列强”,和以往彪悍的草原民族不同,列强有坚船利炮,有先进的科技,还有自成体系的文明。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败再败,一步步沦为了列强们瓜分的半殖民地,中国悲惨近代史也由此开启。

 为拯救国家危亡,无数中华儿女,上下求索,前仆后继。

  要救国,首先就得找出落后的原因,最早得出的结论是“器不如人”,这个结论是符合事实的,中国的落后挨打,最主要的原因是科学技术太落后,当我们还是普遍大刀长矛的时候,西方已经坚船利炮了,当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还停留在天圆地方的时候,西方已经发展出了现代科学体系了。如此巨大科技差距,就像降维打击一般,失败就已经注定了。

  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其名著《海国图志》最早提出“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认为“善师四夷者,方能制四夷,西方的技术,并非“奇淫巧技”,而是有用之物。

  湘军名将胡林翼在长江岸边行军,看到一艘英国火轮船飞驰而过,胡林翼当场晕倒,经过抢救,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变天了。 可见当时中国是有头脑清醒,具洞察力的战略家。胡林翼认为太平军不是威胁,以后大清真正的威胁是坚船利炮的洋人,师夷之长以制夷,已经等不起了。后来曾国藩在攻下安庆后,即刻采纳了胡林翼的建议,开办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

在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主持下,1861年“洋务运动”正式开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建立北洋水师,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械制造厂,兰州机械制造局等一系列的军用工业生产厂。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邮政、采矿、纺织等各类工业。并同时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1862年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此时的清政府虽然遭遇了鸦片战争等一系列失败,但是并未完全丧失一个大国的自信和自尊,魏源就认为经过若干年后中国必然“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相信中国一定能赶上和超越西方。而且此时勇气尚存,朝廷里有敢于亮剑的人,1876年64岁的左宗棠毅然出征,成功的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他带领7万人的军队,所用的武器,主要是兰州机械制造局生产的,西方学者认为左宗棠的军队的实力已经近似于一支欧洲强国的大军。通过洋务运动中国实实在在的看到了强国的希望。

  但1894年的甲午战争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此时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都已经去世,他们是幸运的,没有看到这让人痛心疾首的结果,30年的努力,灰飞烟灭,所有希望,一朝破灭。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甲午战争惨败后,中国就彻底失去了在“器不如人”上的追赶机会,已经再无力工业化了,也失去了和列强争雄的可能。到二战的时候,别人航母、飞机都能造了,泱泱大国连自行车也无法造。列强们已见识亚洲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业化威力,只要列强的军舰驻扎在中国一天,经济上吸血一天,中国就不被允许,也不可能发展出自己先进工业了。

  甲午战争为什么会败?很多专家学者,都上升到所谓“必然失败"的历史高度,但事实并非如此,甲午战争之前,北洋水师被认为是亚洲最强海军,甲午战争的失败,就是一场军事的失败,或许有资金挪用、训练不足,指挥失误、情报泄露等等问题,但不是“必然失败”。当时如果还有左宗棠这样的统帅在,甲午战争可能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甲午战争战败,让中国彻底失去短时间内复兴的希望,也失去和列强直接对抗的自信和勇气了,方寸大乱,不知所措。

   (二)

  洋务运动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第二代改革志士认为“器不如人”太肤浅了,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制不如人”,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是政治制度落后,所以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结果是,虽然共和制度建立,但“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合法权益依旧被列强瓜分,于是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将矛头指向了中国文化,认为“制不如人”也不是根本,“思想文化不如人”才是中国落后的根本,所以有了“打倒孔家店”、甚至“废除汉字”等极端口号。

  当一个人无法改变面现状,产生了对外的恐惧,精神就会选择逃避,开启内卷。国家也一样,甲午战争惨败,出路已经堵死,只有向内卷,于是不断自我否定,制度不行,文化不行,语言文字落后...。

  从“器不如人”转向“制不如人”、“文化不如人”,就像武侠小说里主角,被废武功后,躲进山洞里,找到一本武林秘籍,练成绝世神功而报仇雪恨一样。幻想中国采用了西方“先进”的制度(武林秘籍),那么中国就能强大起来了,这本质是失败后的精神的退缩,是失去了直面对抗的勇气和信心,活在啊Q一样的幻想中。

   我们今天站在上帝视角上看,其实很清楚了,西方一直不断的输出其制度,输出颜色革命,并没有让任何一个国家强大,反而制造了社会动荡,贫穷和国破家亡....。今天就连西方国家内部, 其引以为傲的制度也越来越走向僵化,问题越来越多。不仅是制度,西方文化同样也拯救不了任何一个失败的国家。

  中国自秦朝以后就不是封建制,而是中央制,三省六部制,完善的监察制度让权力受到制衡,还有选人科举制度,今天各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就是来源于此。世袭的皇权可能是最大问题,但是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卸到皇权上,当时英国还有女王,日本天皇的权力还在加强。

清朝到后期,王朝近200年,就像人的寿命到了80、90岁了,已经腐朽僵化了,社会已经失去活力,阶层固化,长期没经历战争,且整个社会和平安逸久了,从上到下恐惧打仗的,就像一座房子,在外面看依然高大屹立,但实际上梁柱已经腐朽,摇摇欲坠了。这是历史的周期律作用,清王朝就算不是碰到列强,也一样难逃失败,太平天国军队,一样可以摧枯拉朽横扫清朝绿营。

其实是不是“制不如人”,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让才能拯救中国。

  很显然,拯救中国的前提就是国家的独立自主,当一个国家的命运,掌控在别国手里,复兴无从谈起,当一个国家内部,外国人拥有不受管制、享有特权的租界,又何谈国家尊严。

  从战场失去的独立,只能从战场上找回,战场上失去的尊严,只能从战场上赢的,没有其他途径。

在没有赶走列强之前,中国只有一个复兴的主题: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中国的独立自主,始终逃避不掉和西方列强一场拼死搏斗,彻底赶走西方列强,只有这样才能除掉身上的枷锁,赢得国家独立和人民精神上的独立。

当然如果某种制度,有利于建立强大的军队,那学习引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当时学的都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外表而已,什么“民主、共和”,西方的本质就是海盗,大炮射程才是其内在逻辑,这点日本到是学到精髓,也迅速成为了列强之一。中国在“共和”之后不仅不能提高国家力量,反而进一步涣散了力量。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从“器不如人”到“制不如人”到“文化不如人”的每次的转折点,其实都是因为战争的失败,鸦片战争失败、甲午战争的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变相失败。所有的问题的根源都是战争的失败,而每次转换的答案却离战争越来越远,南辕北辙,“制度救国”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失败了。

   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共和”之后,清朝签的不平等条约依然在履行,新的条约还的继续签,北洋政府也想不承认前朝的条约,但是几番折腾后,也只有妥协。中国土地上,依然有列强驻军,军阀混战不断,各路军阀背后都有列强的影子,后来蒋介石名义上统一中国,而其背后所依靠是英美的力量,此时和鸦片战争时的中国区别是,鸦片战争时,尚觉得是奇耻大辱,而经过100年,国人已经接受中国落后的现实了。

  当时中国太弱了,几乎就是没有工业,武器靠欧美提供,并深度依赖。我们根本没有军事能力去驱逐列强,废除不平等条约,连想都不敢想了。而当时清朝至少还是敢和列强独立宣战。

  在经济上,西方的工业化优势,和不平等条约下,民族资本难以生存,买办阶级已经和洋人媾和,充当收割中国的白手套。在文化上,西方一切都是好的、先进的,中国的一切都是落后的,文人们恨不的翻遍5000年中华文明的每个角角落落,寻到一处“丑陋”,狠狠批判,已证明自己是不一样的中国人,精英们在逐渐异化。

  从军事到经济到文化,中国都看不到一点点希望,这几乎就是一盘死棋。从1840年开始,中国人苦苦挣扎了100年了,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发现还在原地踏步,甚至还倒退了。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器不如人”到“制不如人”到“文化不如人”,中国已经坠入谷底,再继续下去,就会是“种不如人了”,承认种不如人,也就放弃挣扎了,心安理得低人一等,心安理得的任人践踏了,如果跪上个几百年,中国人身体和精神也就再难以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就要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三)

  鲁迅曾有一个著名的铁屋理论:有一间封闭的铁屋子,万难破毁,里边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闷死,昏睡入死没有痛苦挣扎。现在你大嚷一声,惊醒几个清醒的人,而这不幸的少数者, 要去承受这无可挽救的苦楚。这反应的是当时中国的境况,是看不到一点希望,只有绝望。

  这是个残酷的事实,但当时并不是所有人能看清这样的事实。尤其是青年学生们,青春热血,不甘国家沉沦,民族受辱,奔走呼号,产生了很多救国的主张,持各种主张者,相互激辩,其中有无政府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社会主义等等。表面看一片欣欣向荣的觉醒年代,其实根本没有力量。

  如果按照通常的剧情发展,这些理想丰满的学生,等他们见识到现实的残酷,见识到社会的底层逻辑,哪是什么“共和、民主”,而是看谁手里的枪杆子更硬,国家之间竞争就更是弱肉强食。等他们在现实前碰的头破血流,热情耗尽,他们也会变成铁屋子里麻木的一员。

然而历史的剧本,并没有按正常的逻辑发展下去,因为这群热血青年里有毛泽东,他发现了能打破这个铁屋子的唯一方法。

  当时,所有人看到的都是中国不足之处,器不如人,制不如人,文化不如人,只有西方学习,弥补这些不如人,中国才能强大,这几乎就是当时能看到的唯一出路。而毛泽东恰恰相反,他看到的却是中国“足”之处,我们是有自己的巨大的优势的,这就是中国四万万的人口,当时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四万万人如果能团结一心,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就可以弥补包括“器不如人”等一切不足之处,任何敌人在其面前都会被被砸的粉碎。

  青年毛泽东看到这个力量,并迫切的将其表达出来,1919年在《湘江评论》连载《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他认为民众的大联合是改造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方法,今天读此文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书生意气,激昂文字。虽然此时他的思想体系尚未完全成熟,但已经看到了救国救民的根本力量之所在,长缨虽尚未在手,但已经可触及了。

当然这也只是理论上可行,也有人看到这点,但是只发出了“四万万人一盘散沙”的哀叹,就掉转思路了,因为能让四万万中国人团结一心,这怎么可能实现呢。这不仅在当时的难题,也是中国历史以来的千古难题。

  几千年来,中原王朝无论人口规模,经济规模都碾压式的优势,同时也有所谓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但是却多次被北方游牧民族打败,游牧民族人口只有百万级,而中原人口几千万甚至上亿,中原王朝没有利用好巨大的人口优势,经济优势,没有把人有效组织起来,是重要原因。中国人绝顶聪明,不是不想组织,而是做不到。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尊卑长幼的秩序,其实这只是表象,背后深层原因是,中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没有约束,不像西方人有宗教信仰,中国人精神没有依附,天生独立。让众人形成合力,上下一心是很不容易的,而一盘散沙是却很容易。所以我们才自古一直强调秩序重要,因为这是我们弱点,而西方却恰恰相反。这个问题在后文会详细论述。

  总之,四万万同胞组织起来是,是一个难于登天的事,但是一旦成功,万众一心,那就是战胜一切的力量。器不如人,就可以克服。制度文化不如人也将会烟消云散,这是当时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了。

 毛泽东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愚公解释移山可行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溃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看到了子子孙孙亿万人的力量的联合,就可以挖走大山,这是愚公敢于挖山的理论基础。而毛泽东是一样的,看到亿万民众只要联合起来,就一定能推翻压在中国人头上的大山。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毛泽东可能一辈子当小学教员。 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时候,杨昌济问毛泽东的志向是什么? 毛泽东坦率的说不知道,让杨昌济很不解,毛泽东救国救民之志,其实早在少年时期就有了,怎么可能会没有志向呢。只是那时他没有找到可凭借的力量,没有找到实现志向的方法,在毛泽东看来,不能实现的志向,和没有志向没有区别。

  毛泽东看到了四万万众的巨大力量,他从此再也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志向。

  

   1927年毛泽东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将眼光投向农村,这和《民众大联合》里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农民当时占中国人口的90%以上,其中生活贫苦农民又有占绝大多数,通过土地革命,重新分配土地,就能赢得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至此,毛泽东不仅找到救国救民的根本力量,而且也有了一套可行的实现途径。

同年的八七会议召开,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会议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方针,会后毛泽东即赴湖南领导秋收起义,之后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后来和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会师,建立了中央苏区。毛泽东用实践证明了的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后来全国相继建立了多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毛泽东的指引下,中国革命的大方针从此确定,再没有改变过。但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却受到他的同志们的不理解,一度失去军权,在失败的教育下,又重新请回了毛泽东。再后来博古、李德来到中央苏区,毛泽东备受打压,再次失去军权,导致中央苏区的沦陷,红军被迫长征,直至遵义会议,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重新出来领导红军,最终力挽狂澜,直至获取全国的胜利。

   “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系列思想,是可载入史册的伟大战略思想,但并不难理解,即使一开始不赞同,但在事实面前,聪明人能很快认识到其正确性。但当大家以为学会了,没有毛泽东也行的时候,发现却不行。

   这就像老师傅教徒弟,徒弟们觉得自己会了,但等到自己去实践的时候,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原来师傅还留了一手,最重要的本领并没有教授。毛泽东没有留一手,他是一心一意的教授,但深层次的东西,学生们无法理解。不理解也没关系,只要跟着毛泽东干就行了。

  “农村包围城市”这个战略方针,如果时间倒退100年,或许不需要毛泽东,也足够能取得天下了。但是当时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了,而且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统治者,还有其背后的列强,巨大的实力差距下,仅有正确的方针,还远远不够。

  毛泽东通过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通过党指挥枪,建立了一只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神奇的军队。自此我们在组织力上对敌人就是降维打击,弥补其他方面的巨大差距,中国革命才有了成功的保障。

  毛泽东带领这只神奇的军队,一路战斗成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国民党政府,赶走了西方列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抗美援朝胜利,让帝国主义在海岸线架起几坐炮,就能殖民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从此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软弱可欺的中国,新中国爆发出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这段奋斗史,史诗一般传奇,即使再过千年,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最耀眼的光芒。可能真的是“天佑中华”吧,不断加速坠落的中国,当所有努力都失败,在几乎失去希望的时候,硬是被一股伟大的力量改变了历史的方向,中华民族从此昂扬向上,太不可思议了。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这段奋斗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中国国运因此改变,中国人精神也为之改变。这段历史中蕴藏了无穷的精神财富和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文明最本源的大道。读懂这段历史,理解这段历史,我们才能看清脚下的路,才能走的更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创造更伟大的未来。(待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