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油消费量看七国集团工业实力在过去二十年的变化

500

石油工业是能源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石油被称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石油主要有两种用途:

第一,石油用于生产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燃料;

第二,石油是现代石油化工的原料,用途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材料。

 

石油是全球商品贸易中最大宗的商品。

石油消费量的变化能够很好的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规模和工业实力的变化。

 

 

1965年至今全球石油消费量的变化

 

500

 

 

1965年至2022年,全球石油消费量从15.15亿吨增加到43.95亿吨,增加了28.8亿吨;同期G7的石油消费量仅增长了4.13亿吨,从9.42亿吨增加到13.55亿吨,G7国家石油消费增量占全球石油消费增量的14.3%。

 

1965年,G7国家的石油消费总量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比例是62.2%;到2022年,这个比例下降到30.8%。

G7国家是全球工业发展最领先的国家,他们在工业技术和工业生产规模上具有极大的领先优势,这种优势十分显著的体现在他们石油消费量在全球的比重中。

只不过随着其它国家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G7国家的工业生产规模领先优势才有所缩小。

 

500

 

 

500

 

 

美国是G7国家中工业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在G7中的占比基本都保持在50%以上,2022年美国的石油消费总量占G7的比例为60.7%。

日本和德国的工业实力紧跟在美国之后,两国的石油消费量也是仅次于美国,2022年日本和德国的石油消费量分别是1.52亿吨和0.97亿吨。

 

 

2000年后G7国家石油消费量的变化及影响

 

500

 

 

500

 

G7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基本在1973年前后第一次达到巅峰,此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石油价格迅速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滞涨,西方国家的石油消费量持续减少并一直到80年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再度恢复增长,并一直持续至2000年前后,G7国家的石油消费量也接近了70年代的最高点。

 

但是2000年后G7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出现了新的变化。

在过去二十多年,G7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基本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少。

2000年到2022年,除了加拿大的石油消费小幅增加600万吨,其它六个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全部出现下降。

石油消费量减少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在此期间减少的数量高达1.12亿吨。2000年日本的石油消费量还有2.64亿吨,到2022年就下降至1.52亿吨。

美国石油消费量减少的数量仅次于日本,在2000年至2022年石油消费量减少了5600万吨,但是美国的石油消费量仍远远超过其它G7国家。

 

500

 

 

G7国家石油消费量的变化与他们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变化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日本的石油消费量在2000年至2020年减少最多,同期日本的制造者增加值减少了1057亿美元,是G7国家中唯一制造业增加值出现下降的国家。

美国的石油消费量虽然也出现了减少,但是受益于2000年以来的互联网、运动通信和智能手机等新技术的发展,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6891亿美元,是G7国家中表现最好的国家。

德国制造业的表现仅次于美国,在2000年至2020年增加了3273亿美元。

但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这4个国家的制造业规模在过去二十年基本没有扩大,这也是他们石油消费量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

 

 

哪些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增长最多?

 

500

 

500

 

 

 

在2022年全球最大的10个石油消费国中,只有G7国家中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石油消费量在2000年至2022年间出现减少,其它石油消费大国的石油消费量都是增加的。

在2022年全球最大的10个石油消费国中,石油消费量增长最显著的两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和印度,在此期间中国和印度的石油消费量分别增加了4.4亿吨和1.3亿吨。中国和印度也分别成为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

日本由于石油消费量的大幅减少,2022年石油消费量仅位居第六位,甚至不如沙特和俄罗斯。

 

500

 

 

石油消费量的变化与各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变化相关性还是很高的。

2000年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变化最大,增长了34917亿美元,这个增长规模的背后是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增加了4亿吨。

中国制造业规模的扩大,既包括了传统重工业发展,也充分享受了移动通信、半导体等技术发展的红利。

印度同期的制造业增加值扩大了3028亿美元,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德国。印度制造业规模的发展也离不开石油的支持,特别是印度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享受到技术红利的规模较少。

 

 

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受到严重挑战

 

从石油消费量来看,G7国家制造业规模相对全球其它国家的优势在2000年后大幅缩小。

以G7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2000年后受到了中国的挑战,G7国家中除了美国和德国其它国家的制造业规模在过去二十年仅有轻微增长,甚至出现了大幅的下降。

 

日本由于错失了移动通信发展的技术红利,而传统优势产业如家电、造船、钢铁等又首先受到中国的冲击,是G7国家中第一个出现制造业规模大幅下降的国家。

 

欧洲国家经济的疲惫同样不能忽视,英国、法国、意大利的制造业规模在过去二十年基本没有变化,考虑到通胀因素实际上是减少的。

以汽车为代表的高端机械工业是欧洲的优势产业,如果这些产业受到中国的挑战,欧洲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也可能会出现萎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