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整个小区的孩子,心甘情愿地给你养老?
前一段时间,大概是6、7月份的时候,我在各大媒体平台上,注意到一股厌恶“小孩子”的风潮...
这股风潮最开始,是缘起于6月末出现的一篇关于韩国商铺设立“禁儿童区”的文章——
文章大致的内容是说:现如今韩国的年轻人,对小孩的容忍度极低,以至于到了不想跟他们共处一室的地步...于是商铺为了迎合这些年轻人,纷纷设立了“禁儿童区”。
而这些商铺,在韩国居然有500多家...
尽管这做法明显涉及到了歧视,但看完该文章的不少网友却表示羡慕、认同和期许——
在此之后,微博上更是涌现出了一波讨伐小孩在公共场合哭闹的视频——
比如一位带着1岁小孩出门的家长,因为孩子哭闹,而被个别乘客针锋相对...
而在另一趟车厢上,则是一位霸气姐姐站出来,替列车员指责吵闹熊孩子的父母。
正当两个视频的评论区,在为“到底谁对谁错?家长要承担多少责任?为什么社会对带孩子的父母有那么多敌意?”等议题,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的一栋居民楼里,一个叫做娥哥的男人,却在怂恿邻居家的小孩,给自己养老...
而被这位娥哥怂恿养老的,可不只止上面这一位。事实上,他试图怂恿整个小区里近60个毫无血缘关系的邻居小孩,来当他的养老预备军...
这不是我瞎说的!在他发布的许多视频标题里,其意图都表露无疑——
不知道大家感觉到其中的割裂没?
一边是互联网上的网友,在对小孩子们疯狂地释放敌意。而另一边,这个平平无奇留着两边铲的39岁五五分大叔,却能让邻居的小孩心甘情愿地答应给他养老...
当别人都在感慨出生率低,未来可能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来负担养老金的支出时,这位大哥未来的退休生活,就已经提前预定是衣食无忧了...
所以为了能一探究竟,这么多小孩愿意给他养老的秘密。我花了一晚上刷遍了在他B站的60多个视频(抖音有370多个,根本刷不完),结果还真的从中捋出了一些头绪!
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分享分享,这一令人心动的话题——
如何让小区里那些没血缘的孩子,争相给你养老?
第一步:拜把子
靠一个一个地说服,肯定效率低下,60多个小孩不知得说服到猴年马月...
所以娥哥采取了更有效率的现代方式——传销。
具体做法是先跟小区里的几个小孩一起玩,玩得好好的,有吃有喝。然后通过他们向小区其他小孩传达出:只要跟娥哥拜了把子,也能吃香喝辣一块玩~
于是其他小孩便很快闻风而至,人数也越来越多。
最初,只要拜了把子就能成为娥哥的弟妹,但到后来,因为想拜把子的人数太多,不得不设置一个月的考察期。
可即便如此,这群养老预备军仍然不断地扩张,目前已有66位成员。并且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娥家班。
其实只要娥哥想,娥家班是非常容易扩充到三位数的。之所以限定在六十几人,实在是因为他管不过来...
所以即便现役的娥家班成员,打算用送礼来让娥哥通融通融其他小区的慕名者,娥哥也只能无奈婉拒。
此外,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娥家班的命名规则还非常奇特!除了娥哥是大哥外,其他成员均以特定的数字+弟妹相称。
为了不让观众犯迷糊,每期视频娥哥都会贴心标注上每个出镜弟妹的序号,来方便大家对号入座——
这个序号,并不以年纪的大小来排序,而是根据先来后到。所以即便是娥哥自己的孩子,因为拜把子的时间晚于其他人,所以也只能排在第五——
对于这个命名规则,相信很多人一开始都会跟我一样,觉得娥哥这人也懒了吧!
为了图自己的方便,竟用简陋的数字便抹平了一个小孩那具有特殊寓意的姓名...
相较之下,人家《水浒传》的108将,不仅有名有姓,还会根据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等,来取相应的绰号。两者一对比,差距一下就出来。
可是直到后来,我陆陆续续看了其他视频后,我才反应过来:娥哥这样给弟妹取名,也并不全是为了他自己,更多时候,可能是为了方便弟妹们之间相互记忆的...
因为他本人的记忆量也不小,不仅要记清楚弟妹们的序号,就连他们的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都会顺带记齐...
就在今年的六一,大家在一起聚会的时候,娥哥还上演了个小区版最强大脑的记忆表演——
而如果你仔细看上图,会发现里面除了正常的阿拉伯数字命名外,还会出现个别带小数的叫法,比如17.2姨夫。
这是因为如果后加入的娥家班成员,若跟之前的成员有亲戚关系,便会以之前成员的序号后添加小数点的形式,来称呼这位有亲戚关系的新成员。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娥家班这个群体里面,也有一个特殊的存在。
他不仅有着自己的名字(赵子博),而且还被赋予了一个独有的别称——妹夫。
因为他是33妹的青梅竹马,33妹曾说过妹夫是留着以后长大要处对象的人 ,且妹夫也许诺了以后要用100w彩礼娶33妹。于是这个妹夫称呼,就被娥哥这么定下来了~
不过看多了娥哥的视频,想必不少人都会跟我有一样的困惑:
难道娥哥记忆力真就那么好?娥家班的弟妹,他就从来没有叫错过?
后来我刷评论区时,巧遇一位高人,才解答了我的困惑...
第二步:一起玩
前面说过,大家加入娥家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能跟着娥哥一起玩。
日常各种吃香喝辣就不说了,路边撸串看到娥哥,喊他过去一起吃,吃饱后落下娥哥就行,他会给你结账的~
更厉害的是,娥哥抖音200万粉丝的时候,直接给娥家班在小区里整了个差不多200平的活动中心...
内含浴室、办公室、大客厅,还有长长的聚餐桌,我给大家截张动图,感受感受——
平日里,大人小孩都能来玩。不管是嬉戏打闹,还是邻里聚餐,都能轻松应付。
甚至为了庆祝活动中心的开放,当晚娥哥带领大家还在小区里放起了烟花...那个气氛,简直比过年还要过年——
不过以上这些,都还只是物质层面上的酒肉朋友。若是只靠吃喝玩乐,孩子们的家长也不是负担不起。
之所以都抢着跟着跟娥哥拜把子一起玩,肯定是因为其中有不少触动过孩子灵魂深处的经历,不然哪会那么爽快地答应给他养老呢?
而在我观看的六十几个视频里,还真发现过不少这样的瞬间——
比如有次娥哥跟院子里玩滑轮的老四打招呼,结果老四一不小心,给磕摔了...
叫过来后发现,原来老四的右滑轮鞋上,缺了个轮。而且一问之下才知道,老四这个滑轮还不是他自己买的,而是旁边一起玩耍的37弟换下来的旧滑轮...
尴尬的情况被大哥知道后,老四憋了好一会儿,才蹦出一句:大哥你跟我劝劝我妈去呗...
结果娥哥二话没说,带领一帮小弟忙活了一下午,把院子里那300多斤的纸壳打包送去废品站。
换来的废品钱,除了交给了帮忙的小弟们当做劳务费之外...
剩下的钱,加上自己掏腰包,直接拿去商场里给老四整了双新的滑轮——
不是直接包办老四的滑轮,而是借此机会,带领一帮小弟们进行一番劳动实践,领略劳动的快乐并收获相应的报酬。最后还顺便俘获了老四的心。
这格局和眼界,小弟们一口一个大哥,叫得名副其实吧?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33妹的6岁生日。
那天娥哥在小区溜达,无意间得知当天是33妹生日,当即转身就召集在活动区里的孩子们给33妹唱生日歌。
然后又买了一个大蛋糕,领着换上新衣服的33妹和众多的弟妹们,在小区的亭子里直接开起了生日party~
如此热闹的生日聚会,在当今这个原子化的社会,已经很难看见了...所以娥哥此举,引来一众网友投出艳羡的点赞。
以上这些,不难察觉都是娥哥带着大家一起玩的。
但其实平时没什么事时,谁都是可以跑到娥哥家里捣腾玩上一会儿的。那种感觉就像是躲进了自己的一个秘密基地。
比如33妹经常就跑娥哥家转悠,完全没有一点儿陌生的感觉——
而娥哥的21妹,堪称是娥家班的小当家,从小就对厨艺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
平时没事就跑娥哥家的厨房,带上食材,借用娥哥的油盐酱醋,把这当成厨艺工作室,整出各式各样的美食——
而21妹之所以会老到娥哥家做菜,那是因为在这里,她的成果一定会被娥哥认真地关注和对待——
所以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为啥我前面放的那两张养老宣言,都是发生在娥哥家里的了~
第三步:明事理
不过管理那么多号人,如果只是一起玩,好像还不足以让大家对你死心塌地。
关键在于:对待大家,要一视同仁。不能有偏心,这样大家才能对你这位大哥走心。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得是老五(娥哥的儿子)咬伤41弟的那个视频——
那天老五和41弟因为抢千秋而争执不下,结果老五一怒之下,直接往41弟的胸口上啃了一嘴。当时老五还不知道这事情的严重性,甚至嬉皮笑脸的...
但所有人都能看出来,41弟是明显在让着老五,毕竟41的身高也就比娥哥矮上半个头...
于是,娥哥立马带着41回家消毒。
当娥嫂听到自己孩子把41咬了,立马慌张地跑了出来...甚至还担心需不需要打个...狂犬疫苗???
下面是娥哥当时听完之后的表情和回应...至于字幕里最后那个“得dei”字,则是娥嫂的倔强~
消完毒送走41后,老五才悄悄地溜回门前,只不过一开始那张嬉皮的笑脸,现在已经变得满面愁云...
不过真正让我佩服的是,娥哥给自家孩子开门后说的第一句话是:
遇着事,不要躲。
很多成年人,在遇到麻烦的、让其把握不了的事情时,第一反应就是——逃...
这其实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亲近的人跟他一起解决过困难和矛盾,所以在他认知里,困难和矛盾是解决不了的,所以他就只能逃走。
而娥哥的第一反应,就是教老五不要怕,他会跟老五一起面对。之后他还会认真倾听老五讲述事情的经过——
最后在娥哥的撮合下,老五跟41弟又重归于好了。只不过老五在认错的时候,还是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因为他直接就给41跪下了!
看到这,真的很难不让人泪目...
整个事件,娥哥并没有过分地指责或打骂老五,而是充分了解情况,并试着让老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全家人一起去承担后果。
而且从前面举过的例子来看,娥哥不仅是这样对待他的孩子,他对其他的弟妹都是如此。
试问这样一个明事理、懂人情的大哥,谁不想童年的时候也有一个呢?
总之,按照前面三步走下来,娥家班的弟妹对娥哥,那叫一个死心塌地。
以至于评论区里,经常能刷到网友想见识一下娥哥头七的评论...因为网友们太了解娥哥在孩子心里的重要性了。
甚至有传闻说,因为娥哥的存在,他那个小区的房价,都还涨了好几千...
尾声
以上三点看似简单,但其实都涉及到了一个核心——平等。
娥哥不会因为自己是大人就高高在上。但有的大人却因为觉得孩子年纪小,就不把孩子的话当话,不把孩子的需求当需求...
孩子是小但不是傻,你有没有发自内心平等地尊重他们,他们是能感受到的。
平等地对待所有孩子,这也许是娥哥最招人爱戴的地方。不仅是娥家班的孩子,对待非娥家班的小孩,娥哥也能做到一视同仁。
比如有期,一个叫老刘的孩子,带着奶奶散步时,顺便来看望下娥哥。
期间娥哥顺口问起奶奶,老刘的学习如何?奶奶是这样回答的——
结果娥哥转身,在看到老刘面露尴尬的时候,立马推翻奶奶的结论——
在看这期视频的时候,相信大多数人都不太会注意老刘表情的变化,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仔细拆解一下——
听到奶奶说自己不用功,老刘的嘴角是拉垮下来的...但随即娥哥用反驳支持他后,他又不好意思地笑着(只有一瞬)别过身去~
而且在知道老刘得经常上补课班时,娥哥是这么告诫的:
童年就这么几年,要开心地玩。
难怪视频开头,老刘见到娥哥时,脸上一下就洋溢起快乐的笑容——
细品一下老刘这段话,你会发现老刘这小子:
句句不提加入,但却句句不离加入~
在《请回答1988》里面,有句经典台词是这样说的:爸爸我啊,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的,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
当时我看了之后非常感动,但是现在看了娥哥的视频后,我又有了一种新的感悟——
虽然父母可能是第一次当,但孩子总当过吧?
而所谓的平等,不过就是用你小时候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你现在面前的小孩罢了。
若能这样,还用担心孩子不给你养老吗?
这人可以有!!!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