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吹牛的究竟都是哪些人

来源:@李子李子短信

可能我们身边都有这么一两个人:懂得很少,说得很多,跟别人聊天很多事情不懂装懂,懂一点就瞎吹牛X炫耀,自己觉得自己又努力又聪明还很受欢迎,实在是非常烦人。

(什么?你身边没有这种人?你得好好看看自己)

到底是教育的失责,还是道德的沦丧,导致了有那么一些人总是热衷于吹X?除了内在的个性之外,有没有别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呢?

最近UCL和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几个(闲得慌)的劳动经济学研究者忽然开始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他们把「热衷于吹自己不懂的逼」这种人定义为「bullshitter」,在各个英语国家的学生中间做了一个大样本量(4万)的数据分析。

他们问这些大学生,你对「proper numbers」「subjunctive scaling」和「declarative fractions」这些数学概念有多了解?请用1-5来打分。

实际上,这三个概念全部都不存在……

这些概念被混在了「rational number」(有理数)「vector」(向量)等中学常用数学概念来迷惑被试,而表达出对这些虚假概念「熟悉」的人,大概率就是吹X人士无误了。

然后,研究人员分析出了这些人的组成,发现——

- 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吹X。此前对综合学力(PISA)的研究中,男学生通常对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自信、乃至是过度自信,总是高估自己的学力,也和这个结论相符。

- 来自高社会阶层的,比来自中低阶层的更倾向于吹X。

- 北美的吹X文化胜过英、爱、澳、新。由于这次研究只有英语国家,所以还不知道别的国家的情况。但是这也符合了美国人爱夸夸其谈的刻板印象,恐怕也与社会推崇「自信」的价值有关。

而且比较有趣的是,美国女学生虽然不及男学生爱吹,但是男女差距是最小的,贫富差距也是最小的,充分体现了北美吹X文化的普遍性……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吹X的行为,和一个人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有非常强的关联。比如,自己面对一个问题,有没有足够多的自信来解决这个问题,对自己的能力有多强的自信等等。即使控制了其它社会方面的变量,吹X者对能力和解决问题也更加自信(虽然不一定真的可以解决……)

而爱吹X的人,自我感觉通常也是比较良好的,甚至会觉得自己更受欢迎——或许,他们会把吹逼作为一种让自己更受欢迎的方式去实践,吹得越多,也会更加觉得自己人见人爱了。

实际上,对自我效能的研究,也有相当多是基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分析。一个人从小接受到什么样的信息,鼓励做什么样的社会表达,这些都会决定一个人对自身所处位置的判断。男性受到的性别教育不仅让他们更加勇于表现自己,也更加容易自我感觉良好;而来自上层的人,更容易顺风顺水,ta 所享受到的社会资源成为了自身认知的一部分——但很可惜,有的时候你的聪明和出色,仅仅是因为起点比别人高罢了,而不是你自己有多牛X。

至于美国人嘛……这个国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正能量教育,有些时候是有点太过了......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