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 VS G7

1975年11月,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日本和意大利六国领导人在巴黎确立了年度首脑会晤机制。1976年6月,加拿大加入,形成G7。俄罗斯1997年加入,2014年被开除。

2009年6月,金砖BRIC成立于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初始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2010年12月,南非加入变成BRICS。2023年8月,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加入,共11国。

金砖的精神是“互尊互谅、主权平等、团结民主、开放包容、深化合作、协商一致”。

金砖只是一个合作机制,它的目标不是对抗G7,但作为八卦群众,都喜欢看一下这两个组织的力量对比。

1. 谁能代表国际社会?

人口、面积,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500

即使在金砖扩容之前,金砖的人口、面积都远大于G7,也可以代表国际社会的,就是媒体能力差,说话声音小。最能打的是俄罗斯的RT,中文媒体在这方面差的太远。国内媒体翻译转载,别盯着G7的媒体,应该多引用金砖各国自己的通讯社、政府数据。

2. GDP对比

最关心力量对比的当然是经济,经济方面最可比的还是GDP。

数据来源:IMF,单位:亿美元,现价(下同)。

500

前11名就是G7加最早的BRIC,嗯,它们不是为了对抗,只是希望各自组织内发展的更好一些。

后加入BRICS的国家,排名差了一些,得加倍努力。2023年的预测数据可能比较准确,但2028年的就只能是参考了,至少阿根廷及之后的国家可以往前排一位。

2009、2014、2019-2023年的GDP情况。

500

中、美、金砖、G7的GDP占世界比例。金砖2009年是4国合计数据,2010-2022年是5国,2023-2028年是11国(下同)。

500

500

看这两个图,就能明显地感受到G7越来越没法主导世界了。

但金砖的GDP能追上G7吗?

GDP的趋势图:

500

趋势上,中国越来越接近美国,BRICS越来越接近G7。2022年、2023年的GDP总量,BRICS比G7少18.15万亿、18.66万亿美元,正好差一个中国。BRICS要追上G7,看上去10-20年不太可能。

3. PPP对比

GDP是衡量国家、组织经济能力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很多人更看重PPP。

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平价,international dollars)的趋势图。

500

​在购买力平价的比较下,2016年,中国以187,017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86,951亿美元,此后逐渐拉开,至2022年中国PPP是美国的1.19倍。

2020年,金砖以413,946亿美元超过G7的412,796亿美元,至2022年金砖PPP是G7的1.04倍。2023年增加6国后,IMF预期金砖的PPP增长显著高于G7。

如果再考虑未来美元降息后的汇率下降,去美元化使得美元在世界上的购买力下降,这两个下降叠加,对各国以美元计的GDP、PPP的影响,可能会超过10-20%。

这个未来并不会太遥远,或许就在3-5年内,某些国家的数据可能在1-3年内就有明显变化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