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马克装置最大的问题就是属于单维参数装置,对压力的提升没有好办法
【本文来自《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难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华纳王说 (小编又在PUA我)
安培数没用,主要看粒子束密度和安培的关系。这个就是个噱头,属于花了钱了,听个响。
我唧唧回复下我唧唧,虽然回帖被很多人踩,但是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1)首先谈核聚变,主要形式两种,恒星 和 氢弹。 人类搞明白的就是氢弹,氢弹是用原子弹做扳机的,其实就是提供压力和温度,具体不展开。
2)托卡马克是苏联人想出来的一种方法,所谓 的 磁场约束,加中性粒子加热,所以在托卡马克装置的建设中,会用电流来评估托卡马克装置产生的等离子磁流体表观强度。这个指标没问题,但是不等于安培数上去就能发生可控核聚变。
3)托卡马克装置最大的问题就是属于单维参数装置,对压力的提升没有好办法,离子束随着温度升高反而更不容易加压。科学上我不认为现有在这个中核装置存在任何产生低压可控核聚变的前途。
4)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这个是托卡马克装置里面唯一能做局部压力和密度调整的参数,从科学的角度,这个东西给托卡马克装置在低压条件下做出核聚变提供了局部高压可能。但是我知道这个信号生成器在能量消耗上是极为巨大的,充其量是一种小聪明,在现有托卡马克装置水平上,也许能激发小规模(几十个核子)聚变现象,但是这个信号生成和加强消耗的能量远远大于内部的能量增益,物理学上是亏本生意。
科研体系和政府体系有一点和医疗体系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一种自我增强的内组织形态。也就是说,一个科研团队最大的利益就是不断地发出令人看不懂的新闻来维持团队价值和未来的投入。最典型的就是A股的企业时常在报章上发消息,什么重组,新业态,新模式,好消息,市场变化利好,等等。
当然这么做,维护信心是很好的。科研这东西,追求的是真理和实践,缘木求鱼肯定也是一种实践,给足够长的时间等着,鱼自己也学会了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