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恐谍焦虑症,比想象中的更严重
8月11日,中国国家安全部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我国安机关于近期破获了一起美国中情局间谍案。犯罪嫌疑人曾某某在我某军工集团工作,属重要涉密人员,现年52岁。
在被单位公派至意大利进修期间,曾某某被伪装成驻意外交官的中情局罗马站间谍策反。中情局间谍与曾某某达成交易,承诺为其支付巨额酬劳,并同意帮助曾某某一家移民美国,而作为交换,曾某某则需要源源不断地向中情局提供我方军事敏感情报。
进修结束回国后,曾某某继续与中情局人员多次秘密接头,并且提供了大量我方的核心情报。
经我国安机关缜密侦查,曾某某间谍活动证据确凿。有关部门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及时消除危害。目前,国安机关已将曾某某一案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一、在华落网的美国间谍,终于不再享受打码待遇
这桩新闻称得上是过去一周以来我所看到过的最重要的新闻之一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我们过去这么多年披露出来的那么多间谍案件中,这应该是罕见的直接指名道姓的一次。没有再用“某国”和“某境外谍报机构”这种尚且顾及对方几分薄面的含糊其辞的字眼,而是直截了当地捅破了那层有跟没有其实也差不了多少的窗户纸,明白无误地向所有人,尤其是向广大中国老百姓以及美国政府说的:这事就是美国干的,这只鼹鼠就是美国中情局安插到我们这儿来的间谍。
我觉得这多少算是个信号。中美双方的斗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了,以前很多较量都还只是隐藏在桌面下进行,现在则是渐渐地都摆到台面上来了。就拿反谍防特这种隐蔽战线上的工作来说,虽然我们国家过去曾有过很长时间的全民反谍的优良传统,但在过去几十年来,这一块基本上已经很少有人提了。
相比之下,更多人张口就是“经济为重”,就算偶有那么几桩间谍案被有关部门和主流媒体披露出来,那基本上也都是要作消音和打码处理的,别说是犯罪嫌疑人的名字了,生怕要是把它们的背景给曝光了,搞得好像就会影响到我们和国外的正常经济往来一样。也正因此,我们中国老百姓甚至往往就连这帮间谍是在替谁卖命都不知道。
哪怕是我这种自认为关注的时事要闻要远比一般人更多的自媒体工作者,很多时候也是看了《纽约时报》或彭博社那帮西方媒体的报道了,才知道原来我们在什么时候又捣毁了一个潜伏在国内的中情局窝点。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还是那句话,双方的矛盾已经日渐公开化了。你们美国现在摆明了就是要把我们往绝路上逼,而且华盛顿那帮人对此丝毫不避讳。我们这几十年韬光养晦的也算是养到头了,这一天早晚都是要到来的。人家都已经掏出刀子朝我们胸口上扎过来了,我们还搁那儿遮遮掩掩用剑鞘来招架呢?没有意义了,狭路相逢,该亮剑时就亮剑。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还不向它们展示我们的迎敌决心,别说是它们了,这一关恐怕就连我们自己也过不去。
二、你敢动我的美国海军水兵,我就敢抓你的中国军工人员
能将潜伏在我们身上,尤其是军工口这种敏感部位上的虱子给揪出来,这当然是件好事。不过在曾某某落网的消息传开之后,我在我的朋友圈子里头也看到有一些同志和朋友在抱怨,说这个姓曾的撑死了也就是只小虾米而已,别说填肚子了,他这种小角色就是拿来塞牙缝都不够。
我能理解他的心情,这倒不是什么阴阳怪气,纯粹是感慨美国在对华谍报这块吃得深,让人总觉得抓完了一个还有下一个在等着你,就跟看碟中谍一样,好像永远也没个头。而且保不齐,越往后头揪出来的间谍,危害就越大。小虾米当然得抓,但如果能钓上来一条大鲸鱼的话,那就自然再好不过了。
我无意反驳他的观点,不过他的这番感慨,倒是让我想起了不久前在《纽约时报》中文网上看到过的一篇报道。说是美国南加州那边的检查部门最近逮捕了两名美国海军水兵,理由是“涉嫌向中国情报官员提供军事机密和敏感信息”。而且,十分凑巧的是,这两名美军水兵还都是华裔,而且都很年轻。
被捕的其中一名美军华裔水兵名叫魏金超(音译),又名帕特里克。魏金超此前曾在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上服役,而该舰停泊在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母港——圣迭戈海军基地。按照美方调查人员的说法,魏金超身为舰上的机械师副手,拥有可以访问美方敏感安全信息的权限。
而被捕的另一名美军华裔水兵名叫赵文衡(音译),又名托马斯。赵文衡曾在怀尼米港的文图拉县海军基地工作,这里分布着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多个飞行中队和海军营地,战略价值同样重要。
魏赵两人的被捕都和金钱有关,他们的身上都背负了因为收受贿赂而向中国情报官员提供敏感军事机密等间谍罪名。据文章介绍,他们两人在为华秘密工作期间,至少赚取了数千美元。其中数额较大的,当属魏金超因为向中国情报官员提供30本船舶技术和机械手册,而获得的5000美元报酬。
虽然我不知道魏赵两人泄露出去的那些军事情报到底有多机密,但就他们被捕时美国那边披露出来的涉案金额来看,我想应该也不至于会机密到通天的那个份上。因为真要是那么了不得的情报的话,他们俩能得到的报酬也不至于只有区区数千美元了。
退一步来说,如果《纽约时报》中文网披露的这些情况属实的话,那么在我们的对美隐蔽战线上,魏赵两人所处的地位,估计和曾某某在美国对华谍报系统中的所处的地位是差不多的,说白了都是边缘上的次要角色而已。你说这些人的落网能给中美两国布置在对方那里的情报系统造成什么重大损失吗?我觉着够呛。本来也就是一帮拿钱办事的线人而已,断了这几条线或许会给我们和他们擦破点皮,但是肯定到不了伤筋动骨的那个份上。
毕竟,能混到全球国力天梯排行榜前两名这个份上,大家谁也不是吃素的。
三、美国的恐谍焦虑症,其实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
我们这边因为逮住了一个曾某某而提心吊胆,那美国人那边呢?他们把魏赵两人给抓捕之后就能安心睡大觉了吗?怎么可能。在反谍这块,美国人现在其实同样焦虑得很,从某种程度上,比起我们来,他们的恐谍焦虑症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抓捕了魏赵两人之后,加州南区联邦检察官兰迪·格罗斯曼在圣迭戈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在会上,格罗斯曼痛心疾首地表示,魏金超等人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违反了美国的《反间谍》法,这是妥妥的叛国行为。这样的行为居然出现在圣迭戈基地这么要害的军事要隘,这更加凸显了他们所作所为的严重性。“这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只是公事了,只要事关圣迭戈基地,那就是私人恩怨,我们是绝对不会容忍这种行为的”。
不仅如此,格罗斯曼还在新闻发布会上特意吐槽了魏金超等人的忠诚度问题。他认为既然你都已经归化美国了,那就不应该再和中国那边的“敏感人员”,尤其是中国的情报官员保持“不正当往来”。“因为这是对你新定居的国家的背叛,对你新祖国的背叛。”
不是说这外国人不讲究爱国主义这一套的吗?不是说爱国主义是流氓们最后的避难所吗?怎么你们加州检察官的这些个说法,和我从那些公知精英、润人殖子的嘴里听到的不一样呢?说好的自由主义,个人至上哪儿去了?说好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又哪儿去了?合着这要是抓到了不爱国甚至是叛国的美国公民了,原来你们也会破防啊?
再说了,万一人家这俩华裔的归化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呢?如果他们从来就没有对美国忠诚过,那背叛美国一说又从何谈起呢?你们美国政府总不至于真就以为,只要外来移民对着你们的誓词照本宣科了,他们从今往后就真成你们的人了吧?现在是2023年,又不是1993年,如今的美国早就不比当年的美国了,长此以往要是还抱着这种心态处理相关问题,那我看美国人将来还有得破防。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格罗斯曼的说法,魏金超他们俩还不是美国近几年来落网的唯二间谍。如今指控他们时所依据的美国《间谍法》条款,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其实已经被引用过好几次了。只不过可能因为那几次最后都没抓到通华的间谍,而且事发地点又不像圣迭戈基地那么敏感,所以最后才没引发太大范围的关注罢了。
换句话来说,除了魏赵他们俩之外,其他的美军基地里头,没准直到现在都还潜伏着齐楚秦燕韩等通华的间谍。要是把这帮人全逮齐了,没准美国人那边连一幅春秋战国的地图都能拼出来。
我算是明白为什么格罗斯曼这帮美国官僚会对这个事情这么紧张了,所有人都以为美国在搞间谍这块天下无敌,所以美国的反间谍网络必定也是铁板一块。殊不知,中情局之流虽然外战内行,但丈八的烛台终究也没法照到自己。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看似光芒万丈,但在她那炬火也难以照亮的脚下,灯下黑依然是一种常态。
结语、防谍如反腐,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我之所以要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并不是想借美国人在反谍这块的马有失蹄,来为我们过去曾经出现过许多纰漏的防谍工作转移焦点的。问题就是那些问题,它们不会因为我们的眼睛不去看了,就自动消失了。有病当然还是得治病,不然我们岂不是就成了那个穿着新衣招摇过市的糊涂皇帝了。
我之所以要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其实是想和大家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反谍防谍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个东西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是在抓间谍,就是在去抓间谍的路上。这才是反谍工作的常态。这一块就连专业水平自诩比我们高那么多的美国人都不能免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觉得,哪天要是真把一条大鲸鱼给钓上来了,咱们国内潜伏的美国间谍就都跟着作鸟兽散了呢?
虽然很多同志和朋友老是会吐槽,说国内现在鼹鼠遍地跑,但其实真纠结起来了,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这些看似是鼹鼠的家伙,其实都不过是不出来和主流舆论唱反调就浑身难受的润人殖子罢了。而它们难受的原因无非有三:一是做梦都想跻身既得利益集团而不得;二是原先在既得利益集团里头但后来被踢出去了;三是虽然身在既得利益集团但却埋怨自己明珠蒙尘。
这帮人我不敢说全部,但我想至少大部分应该都和鼹鼠扯不上什么关系。你什么时候见过明明自己身处敏感位置,却还整天都像个营销号一样,在社交媒体上挑拨大众神经给自己引流的?这种人要是都能被中情局之流发展成在华间谍的话,那我们这反谍工作简直不要太好做了。甚至都不劳国安的同志出马,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几通12339下来,没准连买房的全款都攒好了。
但是真正的反谍的工作不会那么好做的,要不然中国岂不是人人都成百万富翁了。斗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了,我们应该做好起码的思想准备。在美国那边,像魏赵二人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越来越多的;而在我们这边,像曾某某这样的事情,以后也会越来越多的,对此我们需要学会习惯。
反正还是那句话:防谍如反腐,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不管大家有没有机会赚到那传说中的50万,总之做好思想建设是没有错的。我们的前人在这块曾经干出过无比耀眼的成绩,我相信我们今后一定还会再接再厉。希望大家都能不忘初心,提高警惕,保卫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