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厂矿隐蔽在苗疆扎根下来的华联厂

前几天,陪接通知的妈妈去华联厂附近的洗马河街道文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

从早上9点开始体检,到差不多12点才体检完毕,这时间段,正是工作单位下班的时间。

爱摄影和摄像的我,就步行看能不能在从来没有到过的这个地方,拍摄到一些心仪的画面,感受到一些触动心弦的情景。

走着走着,就看到迎面走来仿佛似洪水猛兽般的一群人,个个都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他们洋溢在脸上的自信和走路时的雄赳赳、气昂昂姿态,在当前这混沌的社会里,基本上已经绝了迹。

感觉这么一些优秀的团队的每一位,根本不是凡人,都是精气神十足的超凡脱俗神仙!

出于好奇,我就想一探究竟,了解一下这么一些生活在人间的神仙来自何方?他们的工作是在做什么?

等到了厂门口,才知道原来这些生活在人间的这些神仙们,他们工作的厂矿,原来是振华集团下属,我久闻大名、崇拜已久的中央厂矿~华联厂!

当初,计划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的所有中央厂矿,搬迁到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的时候,作为苗疆圣山雷公山下,苗族文化中心苗疆圣地雷山县,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世界上最古老民族、唯一世界性少数民族的地方苗族领导,我父亲余国茂坚决反对,并联合其他领导、干部和同志们向上面反映,强烈要求把这些中央厂矿保留在少数民族地区。

但是,最终胳膊拗不过大腿,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创的中央厂矿基本上都还是搬迁了!

为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发展、为地方考虑、为老百姓着想的我大公无私父亲,自从中央厂矿搬迁已经,生气了很长时间!

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我父亲,一段时间里,因为可惜这些曾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央厂矿,就经常性地在背地里、在家中狠狠骂那些决定中央厂矿从少数民族地区搬迁出去的领导。

但是,却唯独有对少数民族地区情有独钟的华联厂强烈抵制搬迁到贵阳市,硬生生的继续扎根在了少数民族地区,为国家国防建设继续做出了非凡成就的同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菲的奉献和超然的贡献!

华联厂顽强地继续扎根少数民族地区,让遗憾有余的我父亲,感到了一丝丝的欣慰。

我父亲为此曾经多次专程到华联厂,代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进行了探望和慰问。

曾几何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哪里有中央厂矿,哪里的经济发展就获得空前绝后的提升!

那些几十年前已经搬迁到贵阳市的中央厂矿,现在遗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央厂矿旧厂区,不仅建筑破烂、设备陈旧,而且因为中央厂矿搬迁,整个片区空空荡荡,看不到了人烟!

整条街无声无息,没有了一丝一毫的生机!

更不要说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这么海市辰楼的话题了!

因为父亲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央厂矿的情怀,让作为小儿子,长期陪伴在他老人家身边的我,深受感染,让我对这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央厂矿充满感情!

让我在中央厂矿对国家国防建设做出贡献表示敬佩的同时,也深深的感谢中央厂矿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方各面的建设和发展。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受国际紧张局势的影响,为加强战备,国家决定把东部沿海一线地区的工业,特别是军工工业向西南、西北等三线地区转移或复制,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在西南、西北地区展开,史称“三线建设”。

1965年1月23日,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根据“三线”建设规划,成立贵州地区基本建设筹建处,同年4月,正式命名为0八三筹备处。

在短短的5年间,在都匀、凯里和遵义相继有20多家军工企业和多家研究所落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所辖的083系统204、206、208、210等多家军工企业落户凯里地区。

大量高精尖的科技人员、老领导、技术工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条件优越的大江南北,携家带口来到少数民族地区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的大山之中安家落户。

国营851厂(华联无线电器材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国家国防需要应运而生。

华联厂,于1966年6月在罗汉山边破土动工,经过团结一致的厂领导和职工3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战,于1970年验收投产,成为电子工业部批准成立的开关,连接器专业生产厂。

华联厂当时主要生产国防需要的军用电子元器件,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上的许多电子产品就是851生产出来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走向,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特别是国外敌对势力安插在我们国家的汉奸的破坏,造成国家政策上的失误,军工企业开始就慢慢被扭曲地抛弃本职业务,转而走向了非本职工作的民用产品生产上去了。

851厂曾先后研制风扇、收录机机芯,但因各种原因产品的市场销路一直不是很好。

最终,851厂决定重走军工之路。

从2001年开始,该厂研制的产品成功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

就比如密封开关,可在零下180度的情况下正常使用。

往日的“国营华联厂”如今早已换成了“振华·华联”,全称为“中国振华·华联有限责任公司”,有了全新的办公场所,职工生活区也早已焕然一新,而老厂区则是另一番模样。

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曾经热火朝天的三线厂人去楼空,留下满目苍夷。一些高大的建筑物,只剩斑驳残破的砖墙破窗,任岁月侵蚀。

峡谷中极具特色的青砖楼房,墙面破旧,严重的有垮塌的痕迹。

车间的大烟囱依旧耸立入云,厂区里当年写的标语、表扬栏还依稀可见。

在当时恶劣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备战备荒的背景下,三线建设势在必行的开展,较大规模地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改善了三线地区工业落后的局面,对提高国家的国防力量意义重大,为后来进行西部大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原国营华联无线电器材厂)始建于1966年,是国家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凯里市创建的“三线建设”企业之一。

工厂位于凯里市东南方离市中心约2.5公里,当时被称为“野狗冲”的一条长2000多米、宽不足100米的狭长山谷中。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在这里艰苦创业。

在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厂址选择、“羊拉屎、瓜藤式”的厂房布局和“建得要快、一个炸弹炸不烂一个车间”建设原则所修建的简陋厂房里,建设者们为国家国防事业和重点工程作出了卓越、重要的贡献。

50多年来,振华集团·华联厂一直坚持扎根“三线建设”的原址,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发展成为了现代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振华·华联建厂以来的部分老厂房、老设备等都保存得较完好,它们已成为“三线建设”特殊历史的真实记忆,让每一位参与华联厂建设发展和壮大的华联人,回忆起自己和战友,在华联厂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找到归宿、产生共鸣,大家一同百感交集,感慨:

尘世间岁月无情催人老,

人间有爱华联最真最纯!

中央军工企业振华·华联厂特意保留下来的当年的建筑群和当年的旧设备,成为了完整体现“三线建设”光荣历史及“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三线精神的最直接、最生动的载体。

2021年7月,振华集团·华联厂的“三线建设”老厂房建筑群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第六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

振华华联“三线建设”老厂房建筑群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

建筑群有厂房30余栋共13000余平方米,同时还保留有防空洞、各种老设备、生产用品、宣传标语、历史文献等。

这些特定时期产生出来的历史文物,成为中华民族奋力赶超的精神见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备非凡的历史价值。

当前,在中国电子、中国振华的指导下,振华·华联厂对这些工业文化遗产进行了恢复原貌的修缮和必要的保护。

华联厂加强企业特色文化建设上,积极弘扬三线精神,奋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