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兰沟洼蓄滞洪区的声音:谢你“关心”,我们不需要!
要不是这场洪灾,我还真不知道我们这个地方叫“兰沟洼蓄滞洪区”。
在7月31日晚上23点启动兰沟洼蓄滞洪区以前,真正处在蓄滞洪区(右堤)的老百姓早就被动员起来,搬走撤离了。我村因为地处左堤,还没那么危险,1号凌晨,修堤的子弟兵已经从北边的几个村子沿着蓄滞洪区的左堤连夜一路修到我们村了,一锨一锨的铲土、装袋,再两个人使劲儿抬到堤上垒起来。也没见他们吃饭,也没见他们穿雨衣,到1号下午整个堤就加高了一米多。他们整理队伍时,正好在我家这道街上,也不进老百姓家门,就在街边高处一字排开坐了一下,叠好雨衣放进背包,脖子上挂好水壶,再穿上迷彩服,还把垃圾扔到了不远处的垃圾桶里,就在积水的小坑里洗了洗手。然后马上整理队伍,走了。
到了1号晚上,村党委通知全体村民必须在2号早上6点前撤离。1号晚上还下着暴雨啊,通知下达才两个小时,全村基本都撤光了,投亲靠友,去固安的,去高碑店的,去保定的,都“远走高飞”了。我妈把怕淹的东西放在柜子顶上,只收拾了点儿生活用品,“义无反顾”地等着我弟弟来接她。就说了一句:“来接了,这心里就踏实了。”什么房子啊、电器啊、鸡啊、电动三轮车啊,连一句话也没给它们留。临走前还把鸡放出来了。到今天,村子一点也没淹,但大家还没回去。
这就是兰沟洼蓄滞洪区的真实情况。
老百姓对撤走有怨言吗?行动胜于雄辩,反正村里通知让马上走,就立马走,2个小时走光光。
今天看到b站一个视频,《关注洪灾的事,我却在海外网站看到一些不想看到的内容》 https://b23.tv/K0dtGpl,才知道这世界如此“关心”我们!散播谣言的,大搞煽情扰乱民心的,跟地鼠一样,打一个钻一个!茨村大堤要决堤的时候,村民自发组织护堤,网上有不怀好意挑拨情绪的,说什么固安安全了是因为水都往西边涿州的村里泄了,还有更坏的,说什么农管城管专家现在去哪儿了?看一下ip,说这话的都不是河北ip,是不是中国人估计还得另说。
现在涿州城区有序恢复,兰沟洼蓄滞洪区的村里还没有让老百姓回村。大家都还在高碑店、定兴的安置点。各地政府部门都发了公告,让大家放心,灾后依法补偿。您听听高碑店新城镇的党委是这么说的:
这就是实在人办实在事儿,不玩儿虚的,一条一条给老百姓说清楚,取得理解。其实老乡们虽然都回家心切,但是也都明白事理,总得排查危房吧,消杀啊,万一再闹个瘟疫那就真搭上命了。
党委书记说得挺好,乡音乡情,但是好像没达到宣传效果,因为没流量,才82个转发,这就是老乡亲们自己拍的视频,绝对真实,没有噱头,不含一点商业推广。
我对这位书记的做法,有以下看法:
注意,里面有两句话是这么说的,一句是“别拍了,别拍了”,一句是“你们也宣传宣传”,他的主政思路是:事儿,我们确实干了,宣传不宣传吧,不打紧,因为我们都在一线忙,真没时间。
我觉得,这严重缺乏宣传意识。宣传不是虚情假意,不是混淆是非,宣传是沟通,沟通党政民情民意,上传下达通畅无阻,互相理解,共克时艰。政府宣传部门、当地电视台其实也都在一线报道,但是没人看哪!老百姓看得最多的这些自媒体平台,这些对洪水的实时报道,基本都是村民们自发拍摄的。
我觉得,这就暴露出宣传部门没有走群众路线,舆论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宣传部门只顾对上,很少对下,就容易脱离群众。没有起到对民间自媒体的导向作用,也不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来做宣传,这就会被各种“反动势力”钻了空子,搞了破坏。
比如《中国慈善家杂志》这篇,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3_08_07_704231.shtml一看题目就知道,老百姓被利用了。老百姓可能是说了这样的话,但这更多的是出于天灾心痛,而不是被媒体大肆渲染的毫无生路,什么叫“家没了”?人在才叫家;什么叫“一辈子白干”,报道里的大娘64岁,她可能在地里干了半辈子活儿,63年大洪水她才一岁,她父母辈不也干过来了,她这才过了半辈子,还有儿子孙子,汶川大地震后的人们不也脱贫奔小康了?“咋生活”,政府不会不管,这是中国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是你用个“未来”这个词,一看就是记者贴的,再说,我们这儿的方言基本不说“咋”,也不说“生活”,那叫“过”。
就问你,是不是《悲情城市》看多了,看哪都悲情?的确,慈善家的眼里,看见的可不就是“吞噬”、“席卷”、“损失惨重”、“诸多难题”,要不他怎么大发善心呢!对不住了,这样的报道,我们滞洪区的老百姓不需要!你也别来代什么言!
还有观网上视觉志的文章《呼救的涿州,背后的故事曝光了》https://user.guancha.cn/wap/content?id=1057813,题目就是一副看热闹的大爷样儿,怎么着,我们是“铁蹄下的歌女”?还是“小白菜”?内容报道的是民间救援队的故事,很感人,但你对人民子弟兵的救援怎么只字未提?因为这就是一个没在一线,只靠刷几个视频就攒了文章的主儿!别怪我小瞧,当然你比慈善家有格调多了。
我就想,如果平时政府宣传部对本地民间自媒体有管理,培养甚至扶持非商业的一些自媒体,麾下有几个自媒体大v,新城党委这个视频发上去效果会增大很多。
对当地自媒体的管理,还真是难事,关键事。
比如我们区,政府自己办的公众号视频号,都是发给体制内的职工看的,也很少有人看。更新跟不上,形式太高大上。所以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就没有宣传的喇叭了。
我有一个思路,也请大家集思广益: 一个村设立一个自媒体点,平时他们自己经营,分享些日常生活,但是定期由镇里的宣传部门进行意识形态指导,就一个要求,关键时刻两个做到:做到实事求是,拍真实的老百姓的诉求,又要做到对视频易引发“反动势力”的蠢蠢欲动提高警惕,与党委政府保持一条战线,不给那些人以可乘之机,以为我们老百姓糊涂呢!
借用观网涿州老乡的文章《亲历涿州洪涝灾害的一周》亲历涿州洪涝灾害的一周评论 8 生活,“面对困难我们都没有躺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永远是这个英雄的民族最大的底色”。我想说,这个英雄的民族,老百姓是全世界最好的老百姓,人民子弟兵是全世界最让老百姓放心的兵,家国家国,只在世界的东方大国,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大概也只有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