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没有走向现代化,我们到底该如何思考和探究
【本文来自《宋代以后,中国走进了历史的死胡同》评论区,标题为自己修改】
中国能现代化,现在我们有实在的事实作出结论。而如果说宋代或其他什么古代朝代不能现代化,那么最该做的是找出那个时代和现在的根本区别。
这个区别很清楚,因为这已经是充分实践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些最关键的因素古代可没有。
但这样作结论显然不合适。其一,显然我们不能要求古代有现代才有的东西;其二,西方崛起和现代化,也没有这些因素参与。
不过,进一步思考就知道,这样作结论行不通的根源在于我们把眼光聚集在了太具体的东西上了,如果我们不关注具体的东西,而寻求更抽象的一般性,即寻找西方历史上和我们现在能现代化的共同之处,那就能得出行得通的结论。
西方,是世界上唯一把从古代到现代的认识发展历程完全独立走过的文明,而其他任何文明,包括我们在内,都是缺少这段认识的独立发展历史的,只是在现代阶段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西方认识发展的成果(有的甚至还没有或没完全接受)。西方实践上的现代化,是以认识发展领先为基础和前提的。也就是说,没有先进的认识,就没有对应的成功实践。
而在我们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同样是认识,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更基础的东西,我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救国实践全部失败,只有接受之后才走向成功。而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认识成果的一种,中国革命的实践,也是在证实“没有先进的认识,就没有对应的成功实践”这个道理。
统一一致的结论有了,回过头看我们古代也就清楚了:西方人接受了古希腊思想的认识突破并继续发展,他们才有现代化,我们自己既不自主产生突破,也不接受外来突破的成果传入(直到鸦片战争),因此我们没有现代化可能。认识的突破和发展是实践巨变的根本原因,其他的,战争刺激、地理大发现、侵略扩张收益等等,都是具体外因条件,内因决定现代化的有和无,外因决定其过程的快和慢。
而本文所说的古代“近代化没出路”,就是把眼光局限在具体实践中,而不肯转变思维从认识突破和发展上入手看问题的错误所导致——出路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祖先顽固坚持具体实践思维的错误才是阻碍现代化的根本原因。而且,这个错误自古以来就有,鲧治水直接实践而不思考,孔子的一系列经世致用主张,都是具体表现,这不能归罪于任何一个具体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