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秀成供状》看太平天国失败之原因

天京失守后,李秀成被俘,后被杀。李在看押期间写了《李秀成供状》传世。李是否写过供状?是否是曾国藩手下人捉刀之作,后人多疑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假使李秀成真的写有供状,再被曾国藩改得面目全非之后,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和体现出李秀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值得怀疑,特别是对李秀成乞求一命之说,实在令人难以相信。不过其中对太平天国末期历史事实的记载、重大事件的陈述,相信还是客观的,是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的。

江苏古籍刻印社出版的《中国近世秘史》载有《李秀成供状》,说是采自“官牍”,上有曾国藩所题之跋云:“以上皆李秀成在因笼中亲笔所写……其谀颂楚军者删之,闲言重复者删之、其宛转求生乞贷一命请招降江西湖北各贼以赎罪……均删之。其余文理不同,事实不符概不删改,以存其真云云……”(《中国近世秘史》197页)据此,可见曾对李状是动了大手术的。不过窥斑见豹,以此状揆之,却也可以对天国末期的重大历史事实有个简明的轮廓,从中不难发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末期,特别是韦昌辉、杨秀清被杀之后,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大伤元气,人才奇缺,能支撑局面的人只有李秀成和陈玉成两人而已。陈玉成在庐州城破逃至寿春,被苗佩林(当时一军阀,前反清,后降清。曾与太平军互通消息)反心捉获,送解清营而亡。(秘史李秀成供状172页)之后,就剩李秀成一人苦撑危局。那里有危险就到那里,仿佛救火消防员;令人想起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朱可夫元帅,所不同者朱可夫后面还有一个坚强明知的斯大林依为后盾;而李秀成身后只有一个动辄“朕是上帝圣旨天兄耶稣下凡,作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秘史180页)且“深居宫中,永不出宫”,开口“言天说地,并不以国为事”(秘史供状184页)的庸主;再加上太平天国的全部力量局促于皖、浙、苏部分地区,被清军全力以赴,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围剿,形成坐以待毙的局面,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以独善其事。此时之李秀成,就算以西蜀之诸葛孔明之智,以弱凌强,六出祁山屡伐魏国,变被动为主动,事亦不可再为之也;而李秀成此时,外有强敌重兵压境,环视伺候;内有下人杯葛,难以有为;加之被主子怀疑,行事如履薄冰,瞻前顾后;政不通于内,军难制于外,虽经秀成往来奔波,穷竭其力,也难挽救其败局。人才匮乏,是太平天国后期的致命弱点。而有人不用,更是太平天国所以致败的要害所在。天国后期在太平军内部除李秀成外,能当清军锋芒者几无他人;反观清军人才济济,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足以和李秀成一比高下者不乏其人。而太平军之所以内部无人者是因为洪秀全的昏庸所致:亲小人,远贤臣,导致众叛亲离, 无人可用。以此观之,太平天国之败首先在于力量不济,国力太弱,人才匮乏。李秀成供状对此段历史的记述,是条符合历史实事的。其身负一国之重任,而在如此险恶的处境中能鞠躬尽瘁,忍辱负重,沉着稳重,实属难得。李秀成不愧为太平天国最杰出的将才。若无李秀成,太平天国或许在韦昌辉、杨秀清后就打上休止符。因为有了李秀成,才使太平天国的历史命运又延长了一个时期。因此可以认为,是李秀成之死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彻底失败,而不是洪秀全。

太平天国的失败,洪秀全是始作俑者。从李之供状可以看出,太平军在占领南京之后,洪秀全便身居深官,渐失进取之心。首先在为政用人方面大失众望,特别是在天京事变之后,“合朝同举翼王总理政务,众人欢悦。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挟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两王结怨,被忌押制出京,今而远征未肯回者因此之由也”(《密史》李秀成供状秘史130页)。本来在天京事变之后,人心末定做为领袖人物首先应当安定人心,抚慰将士,招纳贤才,这是历代帝王建大事业成大事的必由之路。洪秀全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划圈子,自拒贤才,放着文武双全如石达开等人不用,而任用愚味蠢笨透顶的其长兄安王洪任发,次兄福王洪仁达,明摆着除了洪氏本族人受信任之外,其它人都不在受信任重用之例,结果因石达开与“一味固执认实天情”(供状语130页)的安福两王积怨加深,矛盾激化,使石达开难以容身,遂出走天京,带走本部十多万人马,使太平天国的力量遭受了又一次重大的损失。

即是在天国后期,国势处于危亡之际,洪秀全对独撑危局的李秀成、陈玉成却一不信任、二不重用。他所信任的人,排在前面的“第一是幼西王萧有和(萧朝贵之子,洪的外甥);第二是王长兄洪任发,次兄洪任达;第三是干王洪仁干;第四是驸马,第五是英王陈玉成,第六方是秀成也。”(供状151页,秘史)而洪秀全信任的人中,排在前面的那四个人全是没有用的废物,只有李秀成和陈玉成才是太平天国的栋梁之才,却得不到洪秀全的信任。是洪秀全一人的昏庸,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谅洪秀全若仅靠一家之力怎能图成大事?当初金田举义之时共举义旗奠定基业的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等众多英雄那一个是洪的本家本族?如给洪秀全上书的奇才钱江,洪秀全没有重用,仅给了个小官,钱江不满反投清军效力。对此《中国近史秘史》的编者叹道:“洪氏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至乃可惜耳……呜呼自南王冯云山之死而洪军帷幄既无人矣。使得东平(钱)以承其乏,天下事正末可知也。乃竖子不足与谋,仅援以区区司马之职。”(秘史471页)             洪秀全除了在用人方面让人不可思义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完全沉迷于宗教,并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据李秀成供状载,天京遭围攻时粮食稀缺,李秀成请旨洪秀全应对之法--“合城无食,男妇死者其众,免求降职,应何筹谋?”洪竟降旨云:“合城俱食甜露,可以养生”(秘史185页)所谓“甜露”乃各种植物,有能吃者,有不能吃者,既使能吃者也仅仅充饥一时之用况一城之中,又不见草原、山野能有多少植物供食用?在天京屏障皖省受清军围攻,势将陷落之际,洪竟责秀成:“尔怕死,朕真命主,不用兵而定太平一统”(秘史诗161页)真是兴口开河,胡言乱语。难道从金田村到南京是上帝帮助打下的么?到此危急存亡关头,还如此自欺欺人,让人怀疑这时的洪秀全大脑是否正常?否则身为一国之主,是断不能开这种玩笑的。这种玩笑也是开不起的,是要付出亡国亡命的代价的。在天京遭围困,粮道已绝,人心不固之时,李秀成将此情况奏与洪秀全,洪又责李:“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万国独一真主,——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妖者……”这那里是什么“圣旨”简直是疯言疯语,国家面临覆灭的巨大危险,并且到了朝不保金夕的紧急时刻,还有这样的圣旨出来,不是疯子是什么?叫部下如何遵循?如何执行?又如何昭示臣民?在李供状所载洪秀全言论中,诸如此类的言语有多处,而且均是在李与之启奏军国大事之际,天京被围攻之危急时刻所言,其对宗教之迷信确已到了走火入魔之地步。作为一方之主,陷入如此之宗教幻境之中而不能自拨,试问其国还有何望?

纵观《李自成供状》洋洋几万言,其对太平天国的兴衰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从中我对太平天国失败的过程感受最深,尤其是对于李秀成不计令人得失,忍辱负重,苦撑危局的不懈精神,油然而生钦佩之情。李秀成就人品、才干及至所成事业来说,都是中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完全可以忝列于曾国藩、左案裳等清朝所谓中兴名将的人才之列。特别是在他的指挥下屡败清政府雇用的“洋枪队”,使洋人闻李秀成之名而不战自溃,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一扫鸦片战争中国人受洋人辱污的乌云,读来令人回肠荡气,不禁为之叫好。相比之下,借洋人之力来杀同胞的李鸿章、曾国藩之流比起李秀成来其人品相差远矣。尽管太平天国失败了,对洪秀全来说是个悲剧。但正是在这个悲剧中我们有机会看到了中国十九世纪中后期出现的一位杰出人物李秀成的风彩。我们在感叹悲剧的同时,也为李秀成感受到婉惜,其大才大智不得其时也,无奈却投身于洪秀全,真真是明珠暗投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