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任外交部长:从北大荒知青到外长的锐意人生

据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经表决,决定免去秦刚兼任的外交部部长职务,任命王毅为外交部部长。

而在今天外交部网站发布王毅部长致辞:

欢迎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我谨代表中国外交部全体同事向您致以诚挚敬意和衷心祝福。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发展进步事业不断做出新贡献,书写新篇章。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全力保障中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胸怀天下、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中国外交部网站愿继续成为海内外朋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外交的一扇窗户。欢迎您时常来这里走走看看,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500

500

中国有一个外交官,被称为最牛的外交官,他就是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的王毅,在王毅的带领下,中国的外交形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开启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篇章。

  500

王毅外长那些霸气回怼:

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在中国的主持下,中、美、俄、朝、韩、日六方就朝鲜半岛的核问题达成了共同声明,同时达成的声明还有半岛无核化路线图。

那些声明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因为那是符合时代进步潮流的事情,这个决定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外交部长王毅的这个道理,不止在国际舞台上有指导意义,还提醒那些以为半岛局势发生变化,声明已经过时而蠢蠢欲动的人,声明永不过时。

在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也有很大的警醒价值,正确的一边是永不过时的。

2018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王毅受邀回答中外记者就中国政策和外交关系的提问。

  500

期间,王毅部长金句频出的告诉我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前行的道路,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哪怕曙光已经显露在隧道的尽头,前行的路依然会有波折。

有关“关于美中贸易战,中国是否愿意为了反击,采取一切工具。

美方已经表示,为了防止国际竞争被中国破坏,美方愿意采取一切工具来阻止。”

这一提问,外交部长王毅重申了中方对美的政策并表示“中美可以有竞争,不必做对手,更需要当伙伴。”

展现了中国大气霸气又不盛气凌人的大国风采,中国走的是与西方霸权主义完全相反的发展道路,中国坚持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2019年10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伯尔尼同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卡西斯共同会见记者时,被问及对美国政客无端指责中国的看法的时候,连用五个“从不”进行强势回击。

  500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用:“中国从不穷兵黩武,中国从不唯我独尊,中国从不违约退群,中国从不以大欺小,中国不怨天尤人。”

向提问记者表示中国的国际立场和外交态度,强势回击了把各种污名栽在中国头上的一些美国政客一直以来无中生有对中国的污蔑。

这就是中国现在的外交,态度诚恳,霸气侧漏,一改以往形象。

500

01

从北京知青,到外语学院学霸;从外交部笔杆子,到承担“破冰”重任的全权大使;从沟通两岸的国台办主任,到代表国家发声的外交部长……

这份传奇经历的主人公正是王毅,让人双手点赞的共和国现任外交部部长。

有“粉丝”曾说,王毅天生长得就像做外交部长的样子,如果你了解他的成长历程,也许对这句话便不难理解。

500

王毅生于1953年,北京人,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了8年知青,1977年参加高考,在1978年入学第二外国语学院。

在建设兵团的艰苦岁月里,他依旧未放弃对知识的学习,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都与煤油灯为伴,伏案苦读。

他读外语书,读文史,这都对他以后的提升和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00

这一年,他已经25岁,而当时外语学院招生,对考生年龄做出的限制是: 不能超过25岁,王毅差一点就与“外院”失之交臂。

在大学,王毅当了四年班长,被评价为善于思考,“笔头尤好”。

作为一个年龄相对较大的学生,如何弥补自己的语言学习上先天不足,不要在学习上拖整个班级的后腿,是王毅要面对的首要课题。

王毅认为“年龄大本来是学外语的劣势,但当你能够更理智、更自觉、更创造性地学习时,劣势则变成了优势。”

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不断的探索和领悟,王毅在专业学习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学毕业时他的功课几乎门门第一,学习成绩位列全年级第一。

王毅的毕业论文亦得到了师长的高度评价,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可谓是学霸中的战斗机。

光是毕业论文,王毅就交了两篇,一篇拿日语和中国朦胧诗做比较,一篇拿中国历史和日本历史做比较,同班同学回忆称: “答辩老师都没办法对他的这两篇文章进行评判。”这是在夸他。

500

在同学们看来,踏实勤奋、认真谨慎的王毅适合做一名学者,搞研究。

但1982年大学毕业后,王毅却与外交部结缘,进入亚洲司工作。

在王毅突出的个人能力中, “好文笔”是大家公认的。

他对文学、历史情有独钟,早在北大荒当知青时,王毅就利用业余时间读了不少文史等方面的书,还在黑龙江的各大报刊上发表了一些作品。

时隔30多年,王毅的同学虽已记不清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但他们却清楚地记得,王毅高考时的语文成绩是班里的最高分。

王毅的这个特长和文字水平在外交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上世纪80年代,当时王毅还是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的一个科员。

其间,有一份报送中央领导的相关材料是由王毅起草的。看似一篇官样文章,却被王毅写出了名堂。

一般情况下,据说外交部送到这位领导手里的稿子,返回来时总会被他修改得“一片红”。

但王毅起草的这篇稿子,返回来时,领导只修改了两处。

这很少见。据知情者透露,这位中央领导还在这篇稿子上批示:“此稿写得很好!”

500

02

在外交部工作期间,王毅在南开大学获得了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又在外交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还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乔治敦大学学习。

在外交部,一些老干部对王毅的印象是: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能吸收借鉴学界的新理论、新观点,勇于承担责任并善于与媒体沟通。

从美国回来后,王毅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自此进入部领导行列。

2001年,王毅出任外交部副部长, 从科员到副部长,他只用了19年的时间,所经历的每个职位几乎都创下了“外交部该职位最年轻的纪录”。

500

在知天命的年纪,王毅迎来了一次关键任命。

2004年8月,中国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政治局九名常委悉数出席,当时上一任驻日大使武大伟已经归国,而有心人从新闻画面里发现,刚被免去外交部副部长职务的王毅坐在台下。

随即,外交部证实:王毅出使日本。

《中国新闻周刊》当时报道称,51岁的王毅被寄希望于发挥已故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的作用。

在日本,王毅留下最有名的名言是:“大使就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人。”

当时日本《关西华文时报》给王毅转来一封求助信,一位身患血癌的中国打工者在日濒临绝境,急需回国治疗。

随后,使馆和日方协商,特事特办,在病房里为病人办理了回国手续,第二天晚上就安排这名男子回了国。

500

卸任驻日大使的王毅回国后,被任命为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兼党委书记。

王毅以新身份的首次露面颇具“动感”——带领外交部干部职工在大院做运动。

《黄山日报》也曾报道过他带领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官攀登黄山的故事。报道还透露说,王毅的新婚蜜月也是在黄山度过。

从外交部副部长岗位转任国台办主任后,近五年时间里,两岸关系平稳。

中国台湾网记录了王毅对台湾记者说的离任感言,他既为任期内两岸“风平浪静”感到“欣慰”,也提到了“遗憾”:“一直没有机会到台湾去走走看看。”

500

03

作为外交部长,王毅自然会受到外国记者的质疑与“刁难”,但他总能将难题化解,并且霸气“金句”不断。

王毅的粉丝很多是“90后”甚至“00后”。

他们原本是人们印象中“离政治最远、最不爱谈论国事的人”。 

人们不禁要问,外交和外长为什么成了他们关注的对象?

500

王毅曾在记者会上回答在南海岛礁填海造陆问题的时候说道:

“我们不会像有的国家一样去别人家里搞违章建筑,也不希望在自己家里被人指手画脚”,在“违章建筑”四个字的时候做了一个打引号的手势。

一组动图圈粉无数!

500

更有泰国外交部长“如果我是个女人我会爱上他”的劲爆发言。

500

我们王外长的魅力就是这样无法阻挡。

除了工作之外,王毅的业余爱好也非常广泛。他喜欢书法,毛笔字写得非常好;他喜欢运动,热爱体育事业。王毅自己曾透露个小秘密——经常打网球。

500

2015年3月30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瑞士洛桑绕日内瓦湖慢跑。

一名曾跟随王毅出访的记者说: “为保持能量满格,王毅每天坚持跑步,出差也不例外。”

还记2018年,北京一位跑友@Mukhtar 在北京阳台山偶遇了外交部长王毅,“与小伙伴三峰越野,在阳台山顶偶遇外交部部长王毅,没有戒严和保镖,随便拍照,感觉是外交部团建”。

500

500

那天北京风很大,尤其山上。从跑者晒出的照片可以看出,王毅身着冲锋衣、冲锋裤,手里拿着登山杖,很是专业。

有现场的跑友透露,王毅在和跑者们交谈的时候,还表示, 年轻人就是要多运动,多走出去看看。

硬核又亲切的王毅外长,一个才华横溢、热爱生活的男人,从年轻到如今都是年轻人学习的典范,是我们的标杆!

从他强硬的态度中,从他大气的言谈举止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国,一个越来越强大的中国!

人的优雅无法装扮出来,那是阅尽人生后的坦然,是饱含沧桑的睿智,是无数沉浮后的淡泊。

王毅再一次惊艳了世界!

关于声明:本文参考:综合自新华社、中新社、外交部官网、《环球人物》等,并来源于文化人才在线(ID:eastcollege),以及网上资料图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