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用不发展换来的不出事,最后的红利,也不是北京老百姓在享受
【本文来自《杭州市富阳区短时强降雨 已有5人死亡、3人失联》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平常
这次北京最大降雨处也是山区啊。
还有,北京“7·21”特大暴雨是历史罕见,局部降雨量接近500年一遇。最大降雨量是房山区河北镇为460毫米,都快半米了,一人没死,城里到是死了一个,城区最大降雨点石景山模式口328毫米。
没出大事的最大的原因是暴雨发生前六次连续预警,有备无患不是随便说说的。
网红城市,如果学北京,温度高了也预警,下大雨也预警,刮风也预警,恐怕消费直接暴跌。根本就没人来了。
另外,现在是发展经济成为‘当务之急’了。控制风险因素花费的管理成本太大,大量人力物力都花费在维护公平,人命,不出事上。现在北京这种宁可不发展,也不能出事的管理原则,已经渐渐成为全国的负面教材。北京自己也吃亏。
更残酷的是,北京用不发展换来的不出事,最后的红利,也不是北京老百姓享受。包括北京本地人和北京讨生活的外地人,都为了别人‘不出事’脸上增光,自己净付出。
也就是,发展第一,安全第二,当官的虽然逃脱一些责任,但老百姓也能得到喘息。安全第一,发展不重要,最后荣光,只能变成当官的kpi。
南方社会对这点,比北方人敏感的多。更深层的说,这与唐中后期,北方社会变成战争前线有直接关系。
北方成为胡汉交战的前沿,南方成为大后方,北方人阶层上升的主要渠道,是参军打仗,立功封侯。
南方人的出路是种地,经商,读书考科举。
军事思维,让北方人更注重服从上级获利。商业思维,让南方人更注重利益边界和自己的权利。
北方人的思维特点,只要听话,服从,完成了上级或者国家定的目标,就应该拿到自己的利益。
南方人的思维特点,国家和社会义务不能影响市井社会对利益边界。不影响我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对国家进行一定付出可以。但把市井社会的利益牺牲掉绝对不行。
把这些东西看清楚,就明白了,安全第一,北京一定是最倒霉的。怎么可能当正面来宣传?
这条暗线,在各级地方政府系统里基本都是共识。包括城建规划,产业布局,商业经营,城市管理,北京是被安全第一,牺牲发展保安全给损害了。只不过大家不能明着骂北京模式,只能用‘河北被北京吸血’这种说法,来抗议。
北京从49年开始就是新中国首都,河北一直是高速发展的地方。北京前四十年没有吸血,为什么最近十年开始炒作北京吸血河北?因为最近十年,牺牲发展保安全的那一套,也在首都眼皮子底下的河北开始执行了。不能明着说北京那一套不好,只能通过这样来反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