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场上的“明星导弹”,台岛千万别买:买了容易破产
台湾为何要买NASAMS防空系统?
近日,台防务部门主管邱国正表示,正在考虑向美国采购“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以提升台岛的防空能力。
其实台岛之所以想购买NASAMS,就是看中乌克兰公布该系统对俄罗斯导弹的100%拦截率。虽然这种导弹的拦截范围只有20公里左右,但台岛认为如果将其部署在台北地区,将会与现有的“天弓”和“爱国者”防空系统协同作战,可有效对抗解放军的战轰、无人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台岛能用得起这些先进防空系统吗?
不可否认的是,台岛确实是当今世界上防空网部署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已经构建起了由美制“爱国者”系统和自研的“天空”系列导弹组成的中远程防空网。虽然至今还没有经过任何实战检测,但据台方每年的军演“设定”看,其拦截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应该可以满足拦截解放军导弹的需求。毕竟台退役将领于北辰亲自给大家测算过:单枚“天弓”导弹的拦截率大概为70%,那么发射3发拦截率就能提高到210%了!
台岛自研的“天弓3”防空系统
乌军“爱国者3”拦截弹残骸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防空系统要想达到理想的拦截成功率,的确要对单个来袭目标发射2枚以上的导弹。台岛目前最高端的“爱国者3”每一枚拦截弹就高达400万美元,NASAMS防空系统的AIM-120导弹单枚也在百万美元以上。据说前不久乌克兰拦截来袭俄军导弹时,几分钟内就消耗了价值2亿美元的“爱国者3”拦截弹,而之后使用NASAMS执行拦截作战时,其弹药消耗更是海量。不知道台当局能否拦得起解放军的“导弹雨”?
台湾采购美制防空武器能确保安全吗?
即便台岛能够下决心采购更多的“爱国者3”或者“天弓”系列防空系统,并囤积大量拦截弹备用,也将面临采购周期长、易被解放军消耗的结果。虽然现在不知道台岛采购了多少枚“天弓”系列拦截弹,但其采购美制“爱国者3”拦截弹却有账可查。之前台岛在采购“爱国者3”时,就买了384枚拦截弹,后来又追加了300枚“爱国者-3”MSE拦截弹。且不说台岛这后续300枚导弹美国要拖几年才能交货,就算现在全部到货,台岛这600多枚“爱国者3”以2:1的拦截模式,充其量也只能打掉300个目标——多数可能还是诱饵。
2016年兰德公司对台岛防空作战的悲观预测
其实早在2016年,美国兰德公司在一份关于台岛防空作战成效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台岛即便以最大投资采购“天弓3”和“爱国者3”,也不过在耗费上千枚拦截弹后,换取区区2个18小时的机会窗口。而且根据目前乌克兰的防空经验看,其耗费大量西方国家援助的昂贵拦截弹后,击落的大多数是俄军的廉价无人机和诱饵弹。相信攻击手段更加丰富、电子战能力和无人机型号更全面的解放军,一定能让台岛拦到破产。
比如在今年6月,央视已经公布了我国“双尾蝎”大型无人机成功进行了3机编队的消息。据悉单架“双尾蝎”就可以携带16枚弹药,3架就能在一次行动中投放48枚弹药。而如果同时投放巨量雷达诱饵弹,台军防空系统的雷达很有可能变成“瞎子”。
因此,解放军完全可以依靠大量诱饵弹、反辐射导弹和廉价无人机组成“清扫大队”,率先对台岛防空网的雷达发起打击,以达到最大限度瘫痪其防空系统的目的,为后续的大量导弹打击和各种战斗机、轰炸机的行动开辟“安全走廊”。
本文由公众号「利刃号」(ID:lirenjunsh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