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在公交亏损议题上,把老人扯进来

【本文来自《兰州新区将召开公交调价听证会:单人次亏损5.38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不建议在公交亏损议题上,把老人扯进来。

要扯,就只扯一句:希望并建议老年朋友,在上下班运输高峰期尽量暂不出门,以免拥挤带来身体伤害。

这是因为:

公交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日常而且稳定的交通系统,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正常运营的必须。

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老年人乘公交车,公交系统本就是应存在在那里的。

也就是说,老年人只是个搭便车人的人。不管老年人乘不乘这公交车,公交车的运营成本本来就是在那儿的,不能因能坐几十人的公交车上现在常见有老年人,就认为这成本跟老年人很有关、密切相关。实际上,没这些老年人,这成本还在那儿。

可能有人会说,那老年人乘车交点费,是否公交就可以少亏点?

诚然,如果老年人乘车交点费,公交的确可少亏点。但如果老年人乘公交车也要买票的话,老年人又有多少人还有出门转转的痛快劲呢?

这老年人因此滞在家里,这活动量会怎样?这心情心境畅快的可能性会怎样?

是不是会降甚至大降?如此,这老年人身体一不好,这医疗费是不是会升?

而这医疗费还是公共资金掏呀!这又何苦呢?又没省下钱,还搞得不少人身体不好,搞得不少人家因家中老人身体不佳、心情不够畅快而家庭气氛都受影响。

那么,让老年人乘车次数减一下,超限后交点费?

这貌似不错。但乘车次数定多少合适呢?

这又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一般情况下,超过规定次数后,老年人一般也就不倾向再往外跑了,即使有,这乘车比例也会大降了。如此,公交公司又能增收多少钱呢?

在老年人乘车这事上,由于其成本实际是基本寄于公交运营的固定成本,而非变动成本上的,让老年人免费还是不免费,对于公交运营的成本影响都不大。如此,这等搭便车的福利,还不如就痛痛快快地给予老年人!

而这种“搭便车”,可是经济学里那“搭便车”效应里为数不多的有正向效应的。难道对这正向效应,我们也不愿好好利用、发挥其良好效用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