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回顾下15年股灾的情况

【本文来自《老胡有一句说的是对的,股民的贡献和他们的音量不对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天天无双
  • 2. 股民现在要的是什么?要的不过是zf呵护市场信心的姿态和行动。

    -----你这句话就是错的~如果呵护得过于明显,庄家就会把ZF的一切行为扭曲解释为支持,引发一轮一轮的韭菜进场,造出一波一波的牛市,最终破裂。10年前的股灾不就是这样形成的吗?ZF想慢牛,庄家要的是赚快钱,早跑早落袋为安。

    所以,股灾后的经验就是,ZF不要过于给人造成希望出现牛市的强烈意愿,默默在旁边监管就行了,涨跌由人。其实这10年股市可谓平稳发展,大家都算满意。仅有曾经赚过暴利的散户或庄家不太满意而已。

首先,你混淆了呵护市场信心和造成希望出现牛市的强烈意愿,这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呵护市场信心的诉求远低于什么牛市强烈愿望,天差地别。

其次,我再来回顾下15年股灾的情况,当时确实舆论有认为国家希望通过股市发展带动实体经济,实现途径是加杠杆融资牛,但当时监管缺乏经验,上涨阶段没有及时干预导致涨太快,下跌阶段对于下跌动力缺乏认识(先是股期双杀,后是杀融资盘,股灾应对缺乏力度和预见性,开始力度不够,后来又没预见到恐慌扩散带来的融资盘风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在我的世界观里,没有什么足够对弈国家的庄家在A股,甚至在中国。很多问题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的监管缺乏认知、缺乏经验,无论是15年融资牛+股灾,16年的熔断,都是如此。我作为亲历者,当时基本能够预判市场走向,但始终对监管期待过高,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那个能力。所以在中国不要谈什么庄家,很多问题是确实有国情特点作为土壤,但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决定了什么样的格局。如果你觉得是因为庄家要赚快钱导致了很多问题,那只能证明制度设计存在遗漏,管理者能力不够,而不是所谓庄家多牛。

当然监管虽然月入只有万把,纯纯低收入的苦逼体制内,但是毕竟都是国考的精英,学习是很快的。现在坚持的思路也是你第二段说的,把自己摘开,发行的锅甩给交易所,自己只监管,所谓zcz。过去几年算稳定,但只有活跃投机者比较满意,长期持有者从概率来说大概率不满意, 毕竟3000点在这,毕竟每年抽几千亿资金出去,放几万亿筹码进来,专注投机才能生存。

但是过去几年有个什么?

 起码有两点,一是房主不炒后地产党依旧强行给自己续了几年命,二是过去几年是国内新能源新兴产业发展高峰,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也是伟大成就。

现在这两点都开始反噬,地产强行续命拉长了传统产业周期,加重了人口问题,导致现在地产周期和传统产业困难很大,这是大周期的问题,周期越大影响也越大。新兴产业由于自然周期加上国人太卷A股圈钱太容易扩张太快,现在也是有点产能过剩,并且受制于外需。所以新旧经济周期有所反向共振,这是当下市场信心最大的挑战。

现实选择:

苦熬,等待实体周期转好,或者大刀阔斧的改革,加速周期,又或者对市场本身进行思考和改革,通过制度改革提升企业估值和市场信心,为苦熬或改革提供社会信心与支持。

btw,经济周期下落期,社会需求是不足的,包括投资,所以理论上哪来那么多融资需求?否则为啥银行钱贷不出去,这本身就是和周期矛盾的。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