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有一句说的是对的,股民的贡献和他们的音量不对等

【本文来自《股民和股市作为整体,应该对国家经济政策产生更大影响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国家比过去更需要股市,因为经济发展的挑战空前,股市提振社会信心的角色无可替代。

1. 老胡说的,股市应对国家政策有更大影响,纯属对国家对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不了解。A股的定位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实体经济的”血包“,是融资工具,”血包“是没有资格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国家经济政策的思路是立足实体,”血包 “服务实体,职能单纯的是融资,融资额多就是A股监管的政绩,制度设计里也从来没有经济政策需要考虑股民意见这一环。

但是存在就是正确的吗?或者曾经正确就一直正确吗?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也没有永远成功的制度。环境变了,什么都要与时俱进。

老胡有一句说的是对的,股民的贡献和他们的音量不对等。中国经济奇迹主要靠国家规划和人民勤奋,但股市贡献也居功至伟,老外不敢投资的光伏被A股融资培育成今天的成就,半导体、高端制造、军工.... 无论哪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基本都受益于A股无比方便和大额的融资(设计就是干这个的)。相比之下,A股远比哪些房主不炒后还在盲目扩张的dfzf来的贡献大。

当然现实就是这样,A股的发声并没有这些地产党们大。不过这也无所谓,因为股民们要的并不多。

2. 股民现在要的是什么?要的不过是zf呵护市场信心的姿态和行动。

这可不是单单为了股民自己。信心从来就是股市最大的影响之一,事关的是整个经济和社会稳定大局。今天美股为什么强势,因为美帝金融霸权已经虚的不敢示弱。我们过去其实是实体经济非常强,所以即使A股是血包,但是实体经济的强天然带来的信心支撑着市场,年年巨额抽血A股也没倒(代价是万年3000点)。

问题是时代变了,现在房地产和传统产业大周期不利、人口预期逆转、新能源产能过剩等,经济基本面的信心不如过去了,这个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挑战。远期信心问题不大,因为有四个自信,一带一路和科技是方向,

短期来说信心还真是问题,一带一路和科技发展需要时间,短期一些高关注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甚至缺乏思路。

咱不敢说学美帝造数据勤打嘴炮扯虎皮做大旗,硬撑场面装大款,起码你要分清楚当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缺钱需要融资,还是社会缺乏信心缺乏消费欲望。如果还是周期兴起,融资需求很大,为啥银行信贷不振?所以啊,现在还盯着融资那三瓜两枣,除了给监管制造乏味的政绩,有什么意义,能比提振社会信心,相信未来会更好,相信国家,更有意义吗?

就不敢说要改变股市的定位(虽然我觉得历史发展,终将走到融资市定位向融资+回报并举的转变,否则股权财政怎么实现?中国经济真正成熟,血包变成红包的一天终究要到来,股民都说A股是骗局,却又始终抱着希望,本质就在这里,哪一天中国GDP真的超越美的登顶全球了,你A股还好意思继续3000点被人骂骗局吗?),起码现在这个阶段还只把A股当血包,就是墨守成规,教条主义了,其实现实也根本不支持,因为自然规律难违,历史发展阶段变了,人心也难违,领导们不信可以明天就让先正达华虹这些大家伙上市试一试嘛,自己没点谱为啥一直拖着呢?

3. 提振信心最快捷的方式是啥:当然是祖国统一,戳破美帝纸老虎的真面目。当然这大概属于美好的幻想,鉴于即使A股很煎熬,即使实体经济有很大挑战,即使美帝又在吹泡泡拉开纸面GDP差距来忽悠人,但是实体层面我们还是比美帝发展更快,实体经济的时间依然在我们这边,然后领导人又有足够的定力,所以市场可能会在泥潭里挣扎很久,直到我们明确登顶的那一天。

   而在这个黎明前的破晓时刻,重要的当然不是什么又圈了多少钱,造了多少富,而是我们全民必胜的信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