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公交车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当今财政困窘下的一个小缩影而已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24999”推荐,来自《保定公交车减少到只剩333辆,如何支撑市民出行?央媒探访》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芥末兰花豆
从公交公司角度来看,属于民生行业,盈利能力差:
1.车票定价便宜,还有老年卡那些政策,加上上座率又低,每趟车出去跑估计都赚不回油钱,加上疫情三年影响也很大。
2.人员负担重,还有一些还需要承担退休人员的支出。
3.之前很多车辆不是全款买的,上面有融资租赁或者贷款,现在还本付息压力太大,想躺平都不能。
基于上述原因,这个行业之前一般都依赖政府补贴,但财政情况又不是很乐观,补贴不到位时有发生,所以很多地方都出现公交公司停运了。大家不妨想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1.公交公司的车哪去了?司机跟售票员哪去了?多久没有发工资或者只拿到最低工资了?
2.银行或者其他机构的融资是不是正常在换,有没有金融诉讼?
3.停运之后,靠民意能不能吧线路恢复过来?怎么去化解收入债务的问题?
最后说句大不韪的话,从公交公司管中窥豹,社会民生属性的行业像水务、公立医院、环保市政,这些有一天会不会也就直接停摆了!
保定公交车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当今财政困窘下的一个小缩影而已。
过优质生活,并且是少花钱、甚至是不花钱那种的优质生活,是每个人心念念的事情。
前几年经济形势比较好,土地财政大行其道。各级政府手里有钱,没有钱也敢放开胆子去借贷。
于是马路越修越宽,公园越建越漂亮,公交车越来越豪华,给老百姓的各种补贴也越来越多,老人坐公交不要钱,小孩上学不要钱......这些公共项目都是地方政府花钱的大头。
事情都是好事,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但有些钱其实就没有必要花。比方说,那个河道干挂石面的,其实完全可以用水泥什么的解决,可以省下很多钱。政府采购大手大脚,也多花了很多钱。
再比如,以前单位的卫生、保安之类的都是职工们自己搞,既省钱,又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政府搞起了服务采购,把后勤这方面发包给物业公司,百十号人的单位里,搞保洁的能有十个,保安能有四五个,还有一个管事的经理。这样凭空每年多出几十万的开支。
这都是要从财政中支付的。一个县级单位各部门加起来,一年下来,光是物业管理这方面的开支就要超过一千万。
这些只是政府乱花钱的一个非常小的一个点,比这大、多的事情有的是。
花钱省事,花钱省心,花钱幸福。可是当没钱的时候,要戒掉这些,就会很难很难的。
这些事情如果不能早日引起重视,得到解决,早晚会出大乱子。有钱的时候,什么都好;没钱了,各种矛盾就会暴露出来,迟早会激化成各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