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论坛:让“不喜张扬”中国人的声音被世界听见

7月3日,作为2023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重要环节,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篇章暨太和文明论坛人文交流分论坛成功举行。论坛就开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篇章时代命题,围绕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等议题展开探讨。

500“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篇章暨太和文明论坛人文交流分论坛

中国故事是以

实际行动树立起信心的故事

△顾伯平发言

太和智库首席文化学者,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顾伯平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快速提升国际话语力与文化自信的良好契机。中国要重视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不断创新与充实对外传播形式与内容,加强国家政府、社会、个人不同层面交流。在文化自信上,中国一方面要加强对内宣导,努力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人文交流,让各国人民意识到文化之间没有高低。

顾伯平认为,文化自信和国际话语力是“一体两面”,应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实现这两方面的快速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带来大量和其他国家交流的机会,可以通过基础建设、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多个方面展现中国的丰富多彩,以此打破西方对中国的负面形象,让其他国家全面认识中国。我们要借“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历史机遇,把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梦想以及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传播到全世界。

△艾那·唐根发言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Asia Narratives主席艾那·唐根表示,中国故事是以实际行动树立起信心的故事。美国知名公关公司爱德曼发布的信任度调查显示,95%的中国民众对政府非常满意;国际民调机构益普索调研表明有91%的中国民众表示自己“非常或很幸福”。这样的民众满意度在全球任何一个人口大国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人民对国家未来发展持有自信积极的态度,这种自信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我们应该鼓励大家把中国人的故事直接传播出去。

艾那·唐根指出,全世界发展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西方媒体每天都在报道关于中国的负面新闻,这并不是事实,背后作祟的是他们对中国发展的恐惧感,这种错误认知会传递到民间交流中。人文交流应该更深入、更基于理解,了解到彼此生活的脉动和节奏,了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人民拥有着最大的力量,如果我们可以触动到这些人群,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来实现变化。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

从根本上化解“文明冲突”

△常启德视频发言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指出,十年间,我们见证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日益深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深化互联互通、促进跨文化对话为目标激发出全新的潜力。

常启德表示,今天的论坛运用纪录片这一媒介阐述了跨文化交流对话和增强互联互通的重要性。通过纪录片我们可以捕捉多元观点,并通过互联网加以分享,将其传递至世界各个角落。我们非常欢迎此类活动,联合国驻华系统愿意随时支持所有利益攸关方,共同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时代优势来加强跨文化对话。

△丁一凡发言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前常务副所长丁一凡表示,一国社会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度与该国经济发展情况直接相关,经济发展使得人们对各种文明有更多的包容感。经济发展和文明包容是并行不悖的,甚至是互相促进的,只有经济发展繁荣了,人们才会对不同的文明、不同的信仰有更多的包容感。“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加强跨文明对话,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文明冲突”。

丁一凡认为,当今社会,文明冲突和对抗仍然是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的同时,如果不加强文明对话,任何一个小矛盾都会变得无限放大。“一带一路”倡议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有帮助的。

让“不喜张扬”中国人的声音

被世界听见

△黄海波发言

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黄海波表示,中国媒体应该在第一时间发出对国际事件和局势的独自解读,掌握国际话语权和增强传播辐射力。要在技术引领下,寻求超出原有层面的表达方式,加强传播的全民属性和社交属性。

黄海波建议,要用适合年轻人的方式来传播内容,从科技入手,从玩法入手,刷新中国的存在感,让“喜欢做实事,不喜欢张扬”的中国人的声音被世界听见,让新颖的传播形式和多样的传播渠道为内容保驾护航。以中国人的眼光来解读世界,同时结合西方的表述语言,把人性化、共情化、幽默化的特点纳入媒体表达中。

△翁诗杰发言

作为海外第二代土生土长的外籍华人,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指出,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地区迫切需要深入浅出的叙事图解,同时需要更接地气,要结合所在国或者东道国的国情民情。中国需要挖掘更多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有关“一带一路”的故事,从而更有效地行使话语力,以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翁诗杰表示,中国故事要牵动当地人心才能引起共鸣。30年前中国大陆的电视剧在马来西亚没有什么市场,但今天中国的社交媒体发达,抖音短剧、电视剧等影视作品让马来西亚年轻民众非常喜爱,这是值得借鉴的。

△论坛现场

太和智库首席文化学者,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顾伯平表示,在互联网尤其发达、传播信息迭代速度加快的时代,需要尽可能吸引年轻人进行创新传播,把高层次抽象的文化概念、价值观转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通过细化叙事,感染更多的世界民众,以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  

500△宋晓枫总结发言

太和智库总编辑、论坛主持人宋晓枫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话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都是人类文明演进中的历史注脚,其能够取得何种成效、能否产生惠及全人类的成果,将有赖于不同国家与民族的认同与积极参与。这是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与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更是人类社会在不同文明互鉴中融合发展的过程。

△论坛主要嘉宾合影

“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新篇章暨太和文明论坛人文交流分论坛是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专题论坛之一,由中国外文局、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福建省广播电视局、泉州市人民政府、太和智库联合主办。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