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未曾“穷台”,而台湾正穷
雁默先生的文章早就看了,但一直到今天,终于有时间谈一谈我的看法。
雁默先生的文章里最大的误会是把网友们的民间战略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而且网友们的言论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是温和派,有的是激进派。
也先说结论,大陆未曾“穷台”,而台湾正穷,愈穷,台湾人愈会求解放。
首先,有关于“穷台”这一概念,雁默先生似乎有所误会。
大陆官方从未曾表述过“穷台”战略,“穷台”只是网友们的“战略”。但是网友们的战略又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网友们的“战略”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网友们通过网上、线下、身边、朋友的朋友等各种渠道综合提出的。很多人发现在台湾岛内经济形势长期停滞伴随着大陆经济发展三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不再用鼻孔看人,开始用脑袋思考,思考什么呢?思考大陆的道路、模式有什么先进性,台湾自己有什么不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大陆,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而他们给台湾的回馈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湾人的看法。这些变化让网友们心思活跃,认为让台湾和大陆的差距越来越小,由正到负将会更有力地促进台湾人认识大陆,心向大陆,促进祖国统一。由此产生了所谓“穷台”,按网络舆论来说,温和派认为大陆通过建立起台湾原本的优势产业将台湾的优势粉碎,降低台湾的GDP和人均收入,同时大陆的GDO和人均收入再上一个台阶,一增一减之下,彻底消除台湾对于大陆个体层面上的经济优势及心理优势。激进派就是效仿美国,搞制裁,直到把台湾经济搞得比伊朗还惨。这两派,温和派比激进派群众基础广泛得多。
但大陆官方并不将穷台作为战略方向,大陆官方对于台湾的政策是什么口径?从1979年开始到1982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再到2019年,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大的战略方向一直没变。那小的战术方式呢?
从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大陆对于台资、台商一直是优越的政策、周到的服务、温情的态度,各级台办对于台湾政商学各界更是极尽友好支能事,该办的办,不该办的也照办,从中央台办到各地台办纷纷被网友骂得狗血淋头。
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旗帜鲜明地将台湾同胞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区分开来,提出将推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从两岸开始交往至今,大陆一直保持着欢迎、开放的态度,如今每年有多少台青来陆工作,有多少学生申请大陆学校更不必提了。
若大陆真要“穷台”,也无关乎坚壁清野,更不仅仅是政治层面。
坚壁清野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指对付强敌入侵的一种方法,意味坚固堡垒,清扫田野,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应对日寇、伪军和国民党军队的扫荡,解放区群众将粮食、布匹、财物以及田地里尚未完全成熟的庄稼等物资转移到安全地方躲藏,人群则向深山中躲藏,以避开损失,同时让奉行“以战养战”策略的日寇和“兵过如剃”的伪军们无法获得给养。雁默先生将“坚壁清野”用于大陆对于台湾的行动,是将攻守之势倒转,将主动被动两方混淆。今日之大陆,对于台湾,早已不需行坚壁清野之举,而是敞开怀抱,招揽英才尽我之用。
所谓“禁止台灣民眾進入大陸,甚至把台商趕出大陸,兩岸就形同進入冷戰,兩岸冷戰”之说更是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让人不禁想连发三问:谁说的?谁说的?到底谁说的?
而这个在无中生有的前提下产生的台湾人民应对挑战的结论,更未免有些让人不敢苟同。我看评论里很多人一针见血,说得很犀利,此处不再赘述。从文章内容和网友反馈来看,雁默先生和大多数网友就台湾是如何度过困难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对于逝去历史事实的认识分歧大到令人费解。
台湾固然曾在“风雨”中生出信心,但是客观条件是60、70年代得到美援,利用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摇身一变,成为一张对华舆论战的好牌。那么今天,如果台湾的优势产业真的消失,它还有可能在“风雨”中生出信心吗?
根据和台湾交往的经验判断,伴随着台湾人对大陆微个体经济优势的不断消失的是他们的心理优势,而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提高带来的是向心力的提高,是对外部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地区人力、资本等的吸引。从这个角度来说,“穷台”战略很有可行性。
但是,大陆从未想过“穷台”,台湾这十多年来经济形势不佳,可谓“台穷”,不是大陆的锅,大陆不背。
这锅是台湾人自己的,别人谁也抢不走。
说到变数,最大的变数不是“西方各國会不會因為中國變成超強,而連經貿上都加入圍堵台灣的陣容”,因为这不是变数,这是个定数,答案就是不会。可能有网友真的这么想,但是这么想的人很少的,大部分不会有人把这个当真。雁默先生可能见了网上言论,以为声音大的就是绝对多数,其实不然。最大的变数是台湾还能被“撑”多久?
大陆没实行“穷台”政策,而台湾已然快穷了。穷台虽不是目的,但已经有了效果。那么,在“台穷”进行时里,台湾有没有“人穷志不穷”?台湾人有没有减少分歧走向合一,共同对抗大陆?
答案都是没有,没有。
雁默先生一直拿朝鲜和美国对比台湾与大陆,不知是装糊涂还是真不明白。中国曾经抗美援朝,美国会不会抗中国大陆援台?朝鲜以韩国为质,台湾以谁为质?朝鲜是个集权国家,上下同心,台湾可是个民主国家哦。美国距朝鲜是洲际导弹的射程,可利用的是航母和日本、台湾、韩国、关岛基地的力量,大陆距台湾几何?而且从实际真实战力来说,台湾好像也没多少资格看不起朝鲜吧。
雁默先生担心大陆用“温水煮青蛙”来“穷台”,青蛙没煮熟,水先凉了。这点担忧说明雁默先生对于大陆的形势看得还不明朗,对于大陆制度、道路、文化上的先进性还没有足够认识,大陆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运气,靠的是努力和实力。有了机会,我们会抓住机会;没有机会,我们会创造机会。
台湾之穷,根本原因是内因,是自己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固守现有优势产业,在世界新一轮经济大潮中越拉越远。台湾人如果认为自己穷是大陆造成的,不反思自己,那永远也不会有进步。
雁默先生还从品德性格角度试图证明台湾人不会认输,但是这一点被网友们批评得最厉害。两岸中国人本来同根同族,可是人的品性素养,除了先天造就,也要看后天养成。我原来也相信台湾同胞大多都像大陆人民一样勤劳、智慧、勇敢,可是“服贸”协定中很多台湾人的表现,以及通过各种途径看到台湾人的文章评论,让人非常失望。感觉很多台湾同胞正如网友们所评论的那样:心中无大局,世界唯美日,大陆永落后,其他我不听。很多台湾人和大陆人都认为“中华文化在台湾”,我倒认为不止精粹留存,糟粕也尚在。看到蔡英文同时接受佛、道、基督三家同时祝福,所有的大陆人应该都能体会到两岸在思想文化上的云泥之别。
当今世界资讯何其发达,台湾隔三差五就提供“世芳扯铃”、“古今台外”这样的段子以飨众人,大家对于台湾的社会生态也就可以想见了。所以,雁默先生这一条,实在没有说服力。
执政党不会是等着“敌人求解放”的方针,也绝不会对将“穷台”视为唯一战略,人家本来也没打算“穷台”呀,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这明明是“富台”呀。照雁默先生的逻辑,大陆的政策恰如其分。如雁默先生所言,“台灣問題的複雜度超過一般人的想像,它攸關著中國未來的發展是多了擋路的石子,還是掃除了障礙,所以必須要用智慧解決,要有戰略定力,要步步為營。揠苗助長,是失敗機率最高的手段”,因此希望雁默先生可以看一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就会认识到大陆对于台湾同胞的友好,也就可以放下对台湾问题急于求成的担忧。
对台湾问题最着急的是和我一样的普通网友们,每天帮中南海瞎操心,为什么?因为我们深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绝不允许分裂祖国的行为出现,而解决台湾问题急不得,大家等得已经不耐烦了,岛上的小丑们隔三差五还惹他们生气,因此他们在网络言论中可能有所偏颇。
说一千道一万,对台问题,无论何时大陆都在最大限度内掌握主动权,而每一刻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我们都有更多的主动权。然而,和大多数台湾人一样,雁默先生似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希望雁默先生能够看清世界潮流大势,认清大陆的优势,早日看透,一身轻松。
雁默先生的文章里最大的误会是把网友们的民间战略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而且网友们的言论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是温和派,有的是激进派。
也先说结论,大陆未曾“穷台”,而台湾正穷,愈穷,台湾人愈会求解放。
首先,有关于“穷台”这一概念,雁默先生似乎有所误会。
大陆官方从未曾表述过“穷台”战略,“穷台”只是网友们的“战略”。但是网友们的战略又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网友们的“战略”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网友们通过网上、线下、身边、朋友的朋友等各种渠道综合提出的。很多人发现在台湾岛内经济形势长期停滞伴随着大陆经济发展三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不再用鼻孔看人,开始用脑袋思考,思考什么呢?思考大陆的道路、模式有什么先进性,台湾自己有什么不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大陆,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而他们给台湾的回馈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湾人的看法。这些变化让网友们心思活跃,认为让台湾和大陆的差距越来越小,由正到负将会更有力地促进台湾人认识大陆,心向大陆,促进祖国统一。由此产生了所谓“穷台”,按网络舆论来说,温和派认为大陆通过建立起台湾原本的优势产业将台湾的优势粉碎,降低台湾的GDP和人均收入,同时大陆的GDO和人均收入再上一个台阶,一增一减之下,彻底消除台湾对于大陆个体层面上的经济优势及心理优势。激进派就是效仿美国,搞制裁,直到把台湾经济搞得比伊朗还惨。这两派,温和派比激进派群众基础广泛得多。
但大陆官方并不将穷台作为战略方向,大陆官方对于台湾的政策是什么口径?从1979年开始到1982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再到2019年,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大的战略方向一直没变。那小的战术方式呢?
从两岸实现“三通”以来,大陆对于台资、台商一直是优越的政策、周到的服务、温情的态度,各级台办对于台湾政商学各界更是极尽友好支能事,该办的办,不该办的也照办,从中央台办到各地台办纷纷被网友骂得狗血淋头。
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旗帜鲜明地将台湾同胞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区分开来,提出将推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从两岸开始交往至今,大陆一直保持着欢迎、开放的态度,如今每年有多少台青来陆工作,有多少学生申请大陆学校更不必提了。
若大陆真要“穷台”,也无关乎坚壁清野,更不仅仅是政治层面。
坚壁清野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指对付强敌入侵的一种方法,意味坚固堡垒,清扫田野,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应对日寇、伪军和国民党军队的扫荡,解放区群众将粮食、布匹、财物以及田地里尚未完全成熟的庄稼等物资转移到安全地方躲藏,人群则向深山中躲藏,以避开损失,同时让奉行“以战养战”策略的日寇和“兵过如剃”的伪军们无法获得给养。雁默先生将“坚壁清野”用于大陆对于台湾的行动,是将攻守之势倒转,将主动被动两方混淆。今日之大陆,对于台湾,早已不需行坚壁清野之举,而是敞开怀抱,招揽英才尽我之用。
所谓“禁止台灣民眾進入大陸,甚至把台商趕出大陸,兩岸就形同進入冷戰,兩岸冷戰”之说更是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让人不禁想连发三问:谁说的?谁说的?到底谁说的?
而这个在无中生有的前提下产生的台湾人民应对挑战的结论,更未免有些让人不敢苟同。我看评论里很多人一针见血,说得很犀利,此处不再赘述。从文章内容和网友反馈来看,雁默先生和大多数网友就台湾是如何度过困难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对于逝去历史事实的认识分歧大到令人费解。
台湾固然曾在“风雨”中生出信心,但是客观条件是60、70年代得到美援,利用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摇身一变,成为一张对华舆论战的好牌。那么今天,如果台湾的优势产业真的消失,它还有可能在“风雨”中生出信心吗?
根据和台湾交往的经验判断,伴随着台湾人对大陆微个体经济优势的不断消失的是他们的心理优势,而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提高带来的是向心力的提高,是对外部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地区人力、资本等的吸引。从这个角度来说,“穷台”战略很有可行性。
但是,大陆从未想过“穷台”,台湾这十多年来经济形势不佳,可谓“台穷”,不是大陆的锅,大陆不背。
这锅是台湾人自己的,别人谁也抢不走。
说到变数,最大的变数不是“西方各國会不會因為中國變成超強,而連經貿上都加入圍堵台灣的陣容”,因为这不是变数,这是个定数,答案就是不会。可能有网友真的这么想,但是这么想的人很少的,大部分不会有人把这个当真。雁默先生可能见了网上言论,以为声音大的就是绝对多数,其实不然。最大的变数是台湾还能被“撑”多久?
大陆没实行“穷台”政策,而台湾已然快穷了。穷台虽不是目的,但已经有了效果。那么,在“台穷”进行时里,台湾有没有“人穷志不穷”?台湾人有没有减少分歧走向合一,共同对抗大陆?
答案都是没有,没有。
雁默先生一直拿朝鲜和美国对比台湾与大陆,不知是装糊涂还是真不明白。中国曾经抗美援朝,美国会不会抗中国大陆援台?朝鲜以韩国为质,台湾以谁为质?朝鲜是个集权国家,上下同心,台湾可是个民主国家哦。美国距朝鲜是洲际导弹的射程,可利用的是航母和日本、台湾、韩国、关岛基地的力量,大陆距台湾几何?而且从实际真实战力来说,台湾好像也没多少资格看不起朝鲜吧。
雁默先生担心大陆用“温水煮青蛙”来“穷台”,青蛙没煮熟,水先凉了。这点担忧说明雁默先生对于大陆的形势看得还不明朗,对于大陆制度、道路、文化上的先进性还没有足够认识,大陆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运气,靠的是努力和实力。有了机会,我们会抓住机会;没有机会,我们会创造机会。
台湾之穷,根本原因是内因,是自己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固守现有优势产业,在世界新一轮经济大潮中越拉越远。台湾人如果认为自己穷是大陆造成的,不反思自己,那永远也不会有进步。
雁默先生还从品德性格角度试图证明台湾人不会认输,但是这一点被网友们批评得最厉害。两岸中国人本来同根同族,可是人的品性素养,除了先天造就,也要看后天养成。我原来也相信台湾同胞大多都像大陆人民一样勤劳、智慧、勇敢,可是“服贸”协定中很多台湾人的表现,以及通过各种途径看到台湾人的文章评论,让人非常失望。感觉很多台湾同胞正如网友们所评论的那样:心中无大局,世界唯美日,大陆永落后,其他我不听。很多台湾人和大陆人都认为“中华文化在台湾”,我倒认为不止精粹留存,糟粕也尚在。看到蔡英文同时接受佛、道、基督三家同时祝福,所有的大陆人应该都能体会到两岸在思想文化上的云泥之别。
当今世界资讯何其发达,台湾隔三差五就提供“世芳扯铃”、“古今台外”这样的段子以飨众人,大家对于台湾的社会生态也就可以想见了。所以,雁默先生这一条,实在没有说服力。
执政党不会是等着“敌人求解放”的方针,也绝不会对将“穷台”视为唯一战略,人家本来也没打算“穷台”呀,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这明明是“富台”呀。照雁默先生的逻辑,大陆的政策恰如其分。如雁默先生所言,“台灣問題的複雜度超過一般人的想像,它攸關著中國未來的發展是多了擋路的石子,還是掃除了障礙,所以必須要用智慧解決,要有戰略定力,要步步為營。揠苗助長,是失敗機率最高的手段”,因此希望雁默先生可以看一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就会认识到大陆对于台湾同胞的友好,也就可以放下对台湾问题急于求成的担忧。
对台湾问题最着急的是和我一样的普通网友们,每天帮中南海瞎操心,为什么?因为我们深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绝不允许分裂祖国的行为出现,而解决台湾问题急不得,大家等得已经不耐烦了,岛上的小丑们隔三差五还惹他们生气,因此他们在网络言论中可能有所偏颇。
说一千道一万,对台问题,无论何时大陆都在最大限度内掌握主动权,而每一刻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我们都有更多的主动权。然而,和大多数台湾人一样,雁默先生似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希望雁默先生能够看清世界潮流大势,认清大陆的优势,早日看透,一身轻松。